- 收藏
- 加入书签
城市轨道交通节假日期间大客流行车组织思考与实践
摘要:在元旦、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春节等国家法定节假日期间,旅游、休闲、购物、返乡等类型乘客激增,地铁客流普遍大幅上升,对车站、机场等交通枢纽或中心商业区、景区的车站影响较大。受季节、文化传统等因素影响,不同节假日客运量波动明显,需根据各个节假日的客流分布特点制定包含行车组织、客运组织与服务、设施设备运行与维护、车站与车辆基地管理、运行与维护、安全管理等工作在内的节假日大客流运输组织方案。
在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成网条件下,网络结构复杂化、客流特性差异化、行车组织方式需求多样化都将发生显著变化。其中,节假日出行量增加、以大型文化体育活动、会展、商业促销活动等为代表的大型活动、线路间运输能力不匹配等各种因素都会引起大规模客流的突然集聚与消散,科学、合理地做好行车组织安排是调度部门工作的重点。
1.节假日期间客流特点
1.1节前一天
节假日前一天午后12:00~19:00路网进站客流同比其他工作日增量明显,乘客下班时间提前。
以南京地铁1号线为例,2021年国庆节前一日9月30日(周五)较9月29日全天各时段全线进站均有所增加,其中,自12点开始增量达到5756人,16点至17点这个时段增量达到最大值12707人。
1.2节日期间
法定各节假日中,乘客出行目的由通勤通学为主向休闲旅游为主转变,出行目的地具有向商业区、旅游景点聚集的特点。清明、五一期间日客运量较大,春节期间最小,清明节日均客运量波动最大,劳动节日均客流量波动最小;周末、7、8月旅游旺季客运量最大,1、2月最小;客流高峰进站量大,且高峰持续时间长;位于商业景区范围内的车站进站客流显著上升。
1.3春节期间
法定节日中,春节与国庆节同为7日,但由于春节时段存在大量在城市工作或生活的人员返乡情况,地铁客流量会随市内总人数的减少而降低,故春节期间为城市轨道交通日客运量低谷。
以南京地铁2019年春运期线网客运量为例,腊月二十六受节前离宁高峰影响,各高校邻近站点以及南京站、南京南站及禄口机场站等公铁航衔接站点迎来客流高峰,除夕当天客运量预计仅为平日的30%,春节长假期间客运量与周末运量规模相当,初五、初六为节后返程阶段,客流将回升至平日的50%左右,初十前后逐步转入正常客流状态。
2.行车组织安排
2.1根据各个节假日的客运量波动特点和近期客流特征及发展趋势,结合节假日天气预报信息,在合理预测节假日客流需求条件下,合理安排高峰及平峰期的行车间隔。
节前一天,需编制节前特殊时刻表,客流出行高峰时段较工作日增加上线列车,进一步缩小行车间隔;节日期间,结合节假日各时间段客流分布特征,制定节日期间各日行车计划,编制节日期间特殊时刻表,实现运能运力匹配;春节期间,春运前后,腊月廿六、正月初六两天,组织1号线延时运营,保障返乡及归城乘客出行安全;春节期间,正月初一至正月初六,编制春节期间特殊时刻表,较工作日相比减少运力,增大行车间隔。
2.2在满足系统运输能力的前提下,列车交路设置体现节省车辆运用的理念。
2.3调度室调度人员在把握历史节假日及节前客流特征基础上,密切关注线路客流变化情况,适时采用灵活行车调度策略,即在节前一天的午后以及节假日期间,根据现场即时客流需求,适时适量地组织备用车加开。
2.4根据线路客流需求特点,调度室调度人员采取合适的行车组织策略。对于进出站客流存在潮汐现象的车站,适时组织早晚高峰单向高密度行车;节假日期间,重要商圈和旅游景点所在区段的车站客流量大,当这些重点车站采取只出不进的限流措施时,行车方面配合采取跳站策略。
3.客运组织安排
3.1节日期间,票务部门提供分时段客流数据,调度室视客流情况及时做好运营信息报送。
3.2客运部门提前对节假日运输组织方案进行细化,并组织各站做好节日期间大客流相关行车、应急、票务相关备品的准备工作。
节日保障期间,客运部根据各阶段客流特点做好相关保障工作;加强重点车站的客流疏导,合理安排引导人员,并根据现场客流情况做好相的票务组织工作,提高站内客流的疏导效率;大客流疏导期间,各站加强站厅、站台巡视,严格控制好站台候车秩序。
3.3调度部门与客运部门做好互控联动,现场客流增加时,双方加强沟通,及时启动相处置措施。调度部门灵活调配使用备用车,根据现场情况及时加开列车疏导突发大客流,并做好相关的信息通报。
4.运输保障重点
4.1安全部门牵头组织做好节前安全检查,督促各单位安全措施落实情况加强执法力度,做好节日期间的安全保卫工作。
4.2客运部门牵头做好节日期间乘客咨询的解答工作负责节日期间全线现场客运服务及客流组织。
4.3票务部门负责节日期间客流数据的统计报送工作。
4.4调度部门负责制定节假日运输组织专项方案,做好运输组织协调及行车调度指挥工作,保障结束后做好相关分析总结。
4.5车辆部门加强车辆技术和安全检查,确保电客车上线数量和状态良好,做好检修人员在线添乘保障工作。
4.6乘务部门做好各线列车司机安排,保障列车驾驶安全。
4.7工建、车辆、维修部等负责对各自管辖范围的设施设备进行巡检保障。
5.应急处置方案
5.1调度部门根据各个节点的客运量波动特点和近期客流特征及发展趋势,结合天气预报信息,在合理预测节假日客流需求条件下制定行车组织专项方案,合理安排运能。调度部门做好客流监控和应急预想,及时根据客流情况进行相关运营调整,确保行车秩序稳定。
5.2乘务部门做好运用车及备用车司机安排,各次列车司机提前检车,做好提前上线服务的准备。
5.3车辆部门合理安排车辆修程,保证运营供车;列车上线前,提前安排人员对车辆状态进行普查,加强运营期间的线路布点巡检,加强正线保障力度,确保上线运用车辆的状态稳定。
5.4在正常运营期间,客运部门车站工作人员负责现场客流的监控,有客流突然暴增的情况时,迅速采取措施,及时进行信息报送,有效开展大客流组织及疏散,确保正常的运营秩序。
5.5调度部门与客运部门做好互控联动,现场客流增加时,双方加强沟通,及时启动相处置措施。调度部门灵活调配使用备用车,根据现场情况及时加开列车疏导突发大客流,并做好相关的信息通报。
6.典型案例分析
2019年元宵节期间,2月18日、19日(正月十四至正月十五)为秦淮灯会客流高峰时段,南京地铁通过延长晚高峰持续时间、增加备用车等方式提升1、3号线运力配备,做好灯展核心区域相关车站的客流疏运,两日线网总计开行列车6698列次,较平日增加81列次,按灯会指挥部要求越站170列次。
2月18日(正月十四)受持续降雨影响,全线客运量300万乘次,其中赏灯客流较为平稳,三山街、武定门、夫子庙共计进站64890人次,按照灯会指挥部和公安部门的临时要求,张府园站、三山街站、中华门站、大行宫站、常府街站、夫子庙站、武定门站、雨花门站等关键站点加强车站人工引导,确保乘客进出站安全有序。2月19日(正月十五)元宵节当天,阴雨连绵市民赏灯热情依旧高涨,三山街、武定门、夫子庙共计进站88571人次,较前一日增加23680人次,根据灯会安保工作要求,三山街站、夫子庙站和武定广站均在17:30-20:00期间实施列车跳停。
运营公司还通过新闻媒体、官方微博站内外标识标贴、车站和列车广播电台和列车电视滚动字幕等途径,提前向乘客发布跳停信息,提醒乘客做好出行安排。跳停时段及前后,增加三山街站、夫子庙站武定门站等灯展核心区域以及邻近站点保障人员,与公安、武警共同做好出入口、站厅、站台三级客流控制,保障了元宵节观灯客流的安全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