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建筑造型设计的文化表达与身份认同:以特定地域或文化背景为案例研究

云空媒体号
基准方中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湖南长沙 410023

摘要:建筑作为一种文化表达形式,不仅仅是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更代表了一种独特的文化价值观和身份认同。在我国,南北方建筑在设计风格、材料选择、结构形式等方面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南北方建筑的差异不仅仅体现在建筑外观上,更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地理环境以及历史文化背景。同时南北方建筑风格的差异也反映了人们对于身份认同的追求。本文从南北方建筑造型设计之间的区别出发,对南北方建筑造型设计的文化表达和身份认同之间的差异展开研究。

关键词:建筑造型设计;文化表达;身份认同

引言

建筑不仅仅是一种居住和生存空间的构筑物,更是一种文化表达和身份认同的载体。在我国这样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多元文化的国家,南北方建筑在造型设计上展现出显著的差异。这种差异不仅反映了地域气候和环境条件的不同,更深刻地体现了南北方人民对于自身文化特色和身份认同的追求。南北方建筑造型设计的差异不仅仅是建筑外观上的差异,更是对于地域特色和文化传承的独特表达。通过对南北方建筑造型设计的研究和理解,我们可以更深入地认识我国丰富多样的文化,感受南北方人民对于自身身份认同的自豪和独特的文化表达。

一、建筑造型设计的文化表达

1.1南方建筑

首先,南方建筑的形式常以宅院和园林为主。宅院是南方人民生活的核心,不仅是居住空间,更是社会交往的场所。宅院通常由多个建筑物和庭院组成,围合成一个整体,形成了独特的空间结构。这种形式强调了家庭的重要性和圈子意识,反映了南方人民对于温暖、亲密和团结的向往和追求。其次,南方建筑的空间布局注重对自然环境的融合。南方地区气候湿润,建筑师通过巧妙的布局和设计,使得建筑物与周围的自然景观相互呼应。例如,建筑物常常面向庭院或花园,营造出一个安静、宜人的生活环境。此外,南方建筑还注重采光和通风,使得室内空间明亮而舒适。此外,南方建筑的装饰元素丰富多样,形式独特。南方建筑常使用木材、砖石、琉璃等材料进行装饰,以及雕刻、彩绘、剪纸等工艺,给建筑增添了浓厚的艺术氛围。例如,屋脊上的吉祥兽、花窗上的精美图案,都展现了南方人民对于美的追求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1.2北方建筑

首先,北方建筑的形式常以城市建筑和宫殿建筑为主。城市建筑如城墙、城楼和城门,代表了北方地区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宫殿建筑则是皇家权力的象征,体现了北方人民对于中央集权和统治秩序的追求。这种形式强调了北方地区历史沉淀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性。其次,北方建筑的空间布局注重庄严和尊重。宫殿和寺庙一般采用前后相连的轴线布局,呈现出严谨而庄重的姿态。同时,建筑物通常面向南方,迎接阳光的照射,营造出一种温暖而庄严的氛围。北方人民注重礼仪和尊重,这种空间布局体现了他们对于传统价值观和社会秩序的注重。此外,北方建筑的装饰元素以砖雕、木雕和琉璃等工艺为主。建筑物常采用红色砖石作为主要材料,结合精美的雕刻和彩绘,营造出华丽而富丽堂皇的效果。建筑物上常见的龙、凤、狮子等神兽雕像,代表着权力、财富和威严,展现了北方人民对于尊贵和权威的追求。

以北京故宫为例,位于北方的北京故宫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当地寒冷的气候条件。建筑采用了厚实的墙壁和高大的屋顶来保温,并且在特定位置设置了火炉和火盆来供暖,以应对寒冷的冬季。北方建筑追求简约而实用的风格,注重功能性和实用性。北京故宫的建筑设计中遵循了这一理念,注重建筑的布局和使用流线,以适应日常生活和皇室仪式的需要。

二、建筑造型设计的身份认同

2.1南方建筑

首先,南方建筑的身份认同与地域特征密切相关。南方地区气候湿润、温暖,因此南方建筑更加注重透气性和适应湿润环境的能力。典型的南方建筑采用多檐瓦屋顶,使得建筑能够更好地排水,防止积水和漏雨。这种地域特征的体现,让南方建筑具有独特的外观特色,人们通过这种特殊的建筑形式来认同自己所属的南方文化身份。其次,南方建筑的身份认同与建筑形式和风格紧密相连。南方建筑常见的形式包括园林、水乡村落和建筑群。园林是南方建筑的典型代表,它融合了建筑、园艺和人文景观元素,注重营造自然、和谐的环境。水乡村落则以水系为特色,通过河道和水池的布局,营造出独特的水乡韵味和生活方式。这些建筑形式和风格代表了南方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生活方式,彰显了南方人民对自然和社区的认同。此外,南方建筑的身份认同与风水理念紧密相关。南方人民普遍相信风水学说,认为建筑的位置和布局会对居住者的运势和幸福感产生影响。因此,他们在建筑设计中注重选择吉利的地形、方位和建筑布局。例如,南方建筑常常将主要房间设置在南方,以迎接阳光和自然能量的输入。这种风水理念的体现,让南方人民对于传统文化和身份认同产生深厚的共鸣。

江南水乡的建筑设计与独特的地理环境紧密相连。南方地区水多、雨季长,因此建筑常采用水上或临水的布局,与水景相融合。这种与水乡相适应的建筑风格构筑了江南人对自己地域身份的认同感。同时还注重传统文化的保留和传承。建筑的形式、结构以及装饰细节等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体现了南方地区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传统。对传统文化的崇尚和保留,体现了江南人对自身文化身份的重视。

2.2北方建筑

首先,北方建筑的身份认同与地域特征密切相关。北方地区气候寒冷、干燥,因此北方建筑更加注重保温性和抗寒能力。典型的北方建筑采用屋顶上覆盖厚实的瓦片或者青瓦,以保证室内温度不易散失。这种地域特征的体现,让北方建筑具有独特的外观特色,人们通过这种特殊的建筑形式来认同自己所属的北方文化身份。其次,北方建筑的身份认同与建筑形式和风格紧密相连。北方建筑常见的形式包括四合院、城楼和寺庙等。四合院是北方建筑的典型代表,它以连续的四边形建筑围合而成,形成一个庭院式的住宅结构。城楼则是象征北方城市文化的重要建筑,在历史上扮演着重要的军事和行政功能。寺庙作为宗教信仰的场所,体现了北方人民对于宗教和精神追求的认同。这些建筑形式和风格代表了北方地区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特点,彰显了北方人民对自身传统和身份的认同。此外,北方建筑的身份认同与功能需求紧密相关。北方地区气候严寒,因此建筑需要具备保温隔热、抗风防雪等功能。北方建筑常常采用厚重的墙体和坚固的结构来应对气候的考验。

北京故宫作为明清时期中国皇家宫殿的代表,其建筑造型设计体现了北方地区皇家权威和统治者身份认同的表达。宫殿建筑采用了严谨的对称布局,宏伟的规模和雄伟的外观,凸显了皇帝作为统治者的威严和尊贵。北京故宫的建筑布局注重对称和平衡,体现了北方建筑中追求秩序和谐的审美观念。布局以中轴线为主,分为内外两重宫殿,形成层次分明的空间结构。这种严谨的布局反映了北方人对秩序和规矩的重视,以及对建筑整体和谐的追求。

三、结束语

南北方建筑造型设计的差异不仅仅是建筑外观上的差异,更是对于地域特色和文化传承的独特表达。通过对南北方建筑造型设计的研究和理解,我们可以更深入地认识中国丰富多样的文化,感受南北方人民对于自身身份认同的自豪和独特的文化表达。这种差异也反映了中国文化的多元性和历史的延续,值得我们珍视和传承。

参考文献:

[1]郑丹.基于空间叙事的地域文化建筑空间营造策略研究[D].湖南:湖南大学,2020.

[2]于乔雪.对我国城市文化和传统地域建筑的思考--以西安地域文化建筑为例[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4):184-184.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