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班本创生课程推进幼儿项目化学习的自主探究
【摘要】:近年来,通过班本课程提高幼儿项目化学习的自主能力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本文以小班课程故事“哇,石榴”为例,对于幼儿园班本“创生思维”影响下,对于班本课程中提升幼儿项目化学习的自主能力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通过从幼儿兴趣出发,给幼儿营造良好的探究氛围、为幼儿探究活动提供材料保证、采用多元的教学手段,辅助幼儿进行探究等措施来进行班本课程的实施。良好的班本课程的推行,对幼儿教育改革、课程创生等各方面的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能够有效的提升幼儿项目化学习的自主能力。
【关键词】:课程 创生 幼儿 项目化 自主
通过幼儿园班本课程提升幼儿项目化学习的自主能力教学的推行的现状和优化策略的研究,对于幼儿园教育的有效改革内容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开设幼儿园班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要让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兴趣,使得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实现提升,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开展班本课程提升幼儿项目化学习的自主能力的教学,才能更好地提高幼师、幼儿等各方面的能力。
一、增强课程创生意识
实践课程范式的代表人物施瓦布曾提出“教师即课程”(The teacher is the Curriculum),即“教师不是孤立于课程之外,而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课程的创生者、课程的主体”。也意味着教师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是课程开发的主体和课程创生的实践者。教师作为课程开发的主体,应能利用自身的专业敏感性捕捉幼儿的兴趣点,开发贴近幼儿经验水平的课程;作为教育现场最直接的感受者,教师能获得对课程实施效果最真实的感受。
二、提高课程创生能力
幼儿园教师课程创生能力是指教师具有的基于课幼儿发展程知识与技能的,直接影响教学活动的开展及其园教师没实施效果的能动力量,主要包括课程目标设计能力(课程目标取向平衡能力和课程目标组织能力)、课程内容设计能力(课程内容取向选择能力和课程内容组织能力)、课程实施能力(课程实施取向协调能力和课程实施组织能力)以及课程评价能力(课程评价取向确定能力和课程评价组织能力)(1)对教师进行访谈、(2)对课程开展进行观察、(3)课程开展困难的原因分析、(4)针对问题提出策略等四个方面
除此之外是改善课程资源利用。教师在班本课程创生的过程中资源利用率不高。新《纲要》在总则里提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班本课程涉及到班组中特定的人、事、物,即教师、幼儿、家长和环境等多种生态因素。
三、基于班本“创生思维”推进幼儿项目化学习的幼儿项目化学习的自主能力提升的活动开展。
(一)从幼儿兴趣出发,给幼儿营造良好的探究氛围
幼儿天性爱玩,教师作为班本课程开展过程中的一员,应该及时捕捉幼儿的兴趣点,进行相应的与幼儿的游戏竞赛、活动比拼等,通过利用游戏的娱乐性增加幼儿班本课程中的参与性,在活动中调动幼儿的兴趣,营造良好的探究氛围。教师亲身感受与幼儿的交往活动,同时,作为教师我们也应该及时观察幼儿在探究问题的表现情况和进行思考与调整,转换角色,积极发挥引导幼儿提升探究能力的作用。
(二)为幼儿探究活动提供材料保证
想要为幼儿探究活动提供材料保证,一方面需要幼儿园在尊重教师课程设计的前提下进行选择,另一方面需要教师发挥积极主动性,不要形成懒于整合课程资源的惰性思想,缺乏对课程资源各要素的选择和相互联系的考虑。将在班本课程开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经验积极与同事进行交流与探讨,吸收他人的建议和经验,转变传统的材料资源使用的观念如:简单拼凑、随机应付等,对于幼儿探究活动的教学资源的利用效果进行积极地自我反思,从而保证课程材料使用,实现旧物新用的目的,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实践智慧。
(三)采用多元的教学手段,辅助幼儿进行探究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普及,幼儿教师也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来推广自己的教学思路,通通过设置家长之间的比赛,鼓励家长对幼儿进行拍照、录像等多种记录途径记录幼儿自主探究活动的全过程,同时对其中的关键信息进行有效的分析。幼儿园提供多样化的观察记录设备,如手机、摄像机、录音笔等,确保幼儿关键细节能够有效被捕捉到,通过集中性的活动视频回放来提高幼儿的参与度,利用贴纸制励体系来提高幼儿在活动中参与的积极性,
(四)对班本课程进行合理的评价
评价更加要倾向于全面的评价,主体多元化、形式多样化是目前班本课程评价提倡的宗旨,对班本课程做出合理的评价是活动展开的重要意义,能够让孩子们从中获益。在班本课程评价中,通过对老师与幼儿不同的发起的活动的次数与所占行为的比重为主要评价指标来提升专业理论,探索实践应用的效果,创新性评价,是在承认教学模式差异的前提下,对幼儿学习的个性化进行挖掘,并且推出适合幼儿发展的教学方法,不管评价的方式怎样变化,其评价最终目标不变,要通过合理的评价来激发老师教学的热情,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不能只顾形式,忽视了实际的活动内容,忽视幼儿在课程中实际能力提升的目的。
(五)深度挖掘家庭资源
材料的收集都必须要调动幼儿园、家庭以及社会等多方面的支持,应该充分调动幼儿与家长的参与,而不是单纯的增加教师的负担。发动家长参与材料的收集和制作,将是增强家园合作的有效措施,通过借助对材料使用、收集等的沟通,加强家园之间的交流,改善两者之间的关系,同时在要请家长参与的过程中,可以使得家长具体了解实际的教学内容,感受幼儿在整个班本课程开展过程中各方面的成长,加强亲子交流,在收集教学资源的同时,加强幼儿与家长的互动,沟通彼此的感情,在家长帮助下提升幼儿自主探究的能力。
对于幼儿园班本课程幼儿项目化学习的自主能力提升的研究,是在我国各学者研究基础上展开的,以幼儿园班本课程创生为理论基础,对教师在幼儿园的课程创生提升幼儿幼儿项目化学习的自主能力的活动中的问题、策略开展观察并研究。希望通过相关的指导推进分析,能够为幼儿园班本课程提升幼儿幼儿项目化学习的自主能力的开展和推广提供相关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南京实验幼儿园编,幼儿园综合教育主题是实施方案,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
[2]赵寄石主编,幼儿园课程指导丛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3]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168-198
[4]叶澜,新世纪教师专业素养初探[A],教育研究和实验[J],19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