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核心素养导向下低年级阅读教学中语文思维课堂的落实

新中媒体号
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区实验小学 362011

摘要:核心素养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和综合素质,要求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合作学习能力,这与语文思维课堂的目标高度契合。通过将核心素养理念与语文思维课堂的教学相结合,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语文素养全面发展。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小学阅读教学中的语文思维课堂的落实面临一些挑战。因此,如何有效地落实核心素养导向下的低年级阅读教学中的语文思维课堂,成为当前语文教育亟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思维能力培养;语文思维;小学阅读

相信很多老师都改过这样的造句,弯弯的月亮像小船,一年级的学生写话水平在中高段依然大有人在。如果你问孩子:“读课外书有什么好处呢?”很多孩子说:“可以增长知识,可以考好试。”到了六年级呢?孩子依然还是如此回答:“可以增长知识,可以考好试。”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这些孩子的语文思维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可能基本上都在同一个水平上,基本上没有得到提升。在过去的课标中,提及关于思维能力的内容是零星的,且没有具体的实施建议。如今,新课标明确提出“发展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并将“思维能力”列为语文课程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足见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思维、提升思维品质的重要程度,应该得到老师们的重视。

新课标对“思维能力”的内涵作了具体阐述:“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联想想象、分析比较、归纳判断等认知表现,主要包括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思维具有一定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批判性。有好奇心、求知欲,崇尚真知,勇于探索创新,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

这一段当中分别具体的写出了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认知表现、思维的类型和品质,学习教育心理学,我们都知道小学生的思维经过一年级到六年级是不断发展的,从最开始的直觉思维、形象思维为主,到中高段,逻辑、辩证、创造思维比重不断增加,对学生高阶思维的培养要求更加明确,在教材中也以不同的形式出现。

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出现关于“车”的思维导图,培养学生有联想的思维,四年级下册习作:写想象作文,同样通过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展开想象,让联想开花;四年级上册《蟋蟀的住宅》,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猫》、《母鸡》、《白鹅》,分别从表达上的异同训练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本次线上复习阶段,我制定的复习计划中,围绕单元语文要素让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梳理单元学习重难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高。

统编版教材中,对学生思维能力训练的内容组织形式多样。作为走在前沿的一线教师,如果对教材把握不到位,可能都会出现教得太浅或过深的情况,那么该怎样把握真个度?

新课标明确了指导性,对“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做了具体的指导。这些思维方法散布课程目标和以学习任务群组织和呈现的课程内容,比如:

1.“初步掌握比较、分析、概括、推理等思维方法辨证地思考问题。”

2.“体会猜想、验证、推理等思维方法。”

3.“阅读哲人故事、寓言故事、成语故事等,感受其中的智慧,学习其中的思维方法。”

2022 年版课标明确指出:“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语言发展的过程也是思维发展的过程,者相互促进。”可见,语文教学中的思维是一种语言水平上的思维。这时的思维以语言为凭借,以语言为转移,以语言为指标。北师大教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组核心成员吴欣歆老师在曾在新课标解读中说过“思维和语言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学生在语言运用的过程当中会关注到语言的思维表现,语言里边的思维逻辑,通过思维和语言的互动关系,应该说语言运用和思维能力是共生共长的。“可见,思维能力的落脚点还可以在语言的运用上。

王崧舟老师上了一节六年级的课《表里的生物》,他把这节课归入到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中,以学习主题和情境任务驱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我自己备四下第一单元时,刚好也在学习关于思维能力的这个点,关注到关于想象这一思维能力从低段到高段是螺旋式上升的,四上第一单元的语文要素就是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四下是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在备第一课《四时田园杂兴》、《宿新市徐公店》中,我设计两个学习任务抓住关键词,想象画面:让我们穿越到800多年前的南宋,跟着诗人信步乡间说说你说看到的美景吧!

“走过一片果园.....不远处的田野里.....来到村口.....哦好一个.....的初夏时节!”

把景物串起来说一说,会别有一番韵味:

“诗人走出酒店,清风徐徐吹来,他低头看.....远远望去.....抬头看......

给学生搭建思维的支架,让学生能从连贯形象画面,并表达出来,实现语言和思维的共生长。

《乡下人家》则是设计读写学习任务,从段落中提取习作方法,迁移到课后小练笔和《语文园地 词句段运用》,为本单元的习作做铺垫,实现思维和语言运用相结合。

在核心素养导向下,低年级阅读教学中的语文思维课堂的落实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环节。通过有效地结合核心素养理念和语文思维课堂的教学实践,我们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合作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在未来的教育实践中,我们应继续关注核心素养导向下低年级阅读教学中语文思维课堂的落实,并不断探索创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只有不断改进和完善,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培养出具有综合素养的优秀学生,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蒋文华.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J]. 新课程研究, 2022(5):105-107.

[2] 陈慧颖. 核心素养导向下低年级阅读教学中语文思维课堂的落实[J]. 亚太教育, 2021(9):2.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