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浅析云南小粒咖啡发展现状与对策
摘要:咖啡作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地位,中国咖啡市场规模迅速提升。中国自产的咖啡有98%都来自云南,其优异的环境给中国咖啡种植带来独特的地理和适宜的气候,而小粒咖啡作为云南咖啡的地域特色,其发展与中国咖啡产业的可持续性具有密切联系。因此本文通过分析云南小粒咖啡的基本情况和发展现状,指出种植技术水平不高,缺乏品牌文化和宣传力度,售后服务不完善等问题,针对不足之处提出引进种植技术、完善咖啡产业链,打造品牌文化、扩大宣传推广力度,拓展销售渠道,提升差异化服务水平的发展对策和建议,旨在帮助云南小粒咖啡产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关键词:云南小粒咖啡,发展现状,对策
1云南小粒咖啡产业状况
1.1云南小粒咖啡基本情况
云南种植小粒咖啡的品种主要为阿拉比卡种(Arabica),起源于埃塞俄比亚,改良与培育自阿拉伯半岛开始,原生种小粒咖啡的特点:颗粒小、均匀饱满,香味醇和,酸度高、带有明显的花果香气,形态一般为小乔木或大灌木,种子长 0.8 cm~1.0 cm,植株高度约5m~8m,果实成熟的时候为红色,形状是宽椭圆形,开花期在3~4月。小粒咖啡适宜生长在海拔800~1800米的山地上,口味受种植海拔高度的影响,海拔太高则味酸,太低则味苦。云南生产的小粒咖啡口感较为中性,酸苦适中,浓而不列,香而不苦,微酸咖啡口感符合大众口味。
1.2云南小粒咖啡的发展历程
云南是中国最早引进和种植咖啡的省份,拥有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至今已有100多年的种植历史。1892年开始引种小粒咖啡,法国天主教传教士在云南省朱苦拉村成功种下一批铁皮卡咖啡树,从此便在中国大陆扎根发展,云南也成为了中国咖啡的代表。1984年在北京展销会上,中外咖啡专家誉为“中国咖啡之冠”,1993年云南“保山小粒咖啡” 在世界咖啡评比大会上荣获“尤里卡”金奖,从此“云南小粒咖啡”在世界市场崭露头角。2017年政府出台《云南省咖啡产业发展规划(2010—2020 年)》等指导性文件,为云南咖啡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2云南小粒咖啡的现状分析
2.1云南小粒咖啡的发展优势分析
2.1.1 云南小粒咖啡历史悠久,咖啡市场潜力巨大
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云南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咖啡种植地、贸易集散地和出口地,种植面积、产量、农业产值均占全国的 98%以上,面积占全球0.82%,产量占全球1.08%,咖啡是云南的一项绿色朝阳特色产业,在国内具有独一无二的优势。目前国内咖啡消费者规模已突破3亿人,预计2025年中国咖啡市场规模将达10000亿元,存在着巨大的潜力。
2.1.2 云南小粒咖啡种植条件优越,生产品类优质
云南省西部和南部地处北纬 15°至北回归线之间,大部分地区海拔800~2000m,地形以山地、坡地为主,且起伏较大,土壤肥沃,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昼夜温差大。天独厚造的地理位置造就了云南生产优质的小粒咖啡品种。国际咖啡组织有关专家称云南咖啡种植区为世界上高品质的咖啡种植基地。
2.1.3相关政策扶持,劳动力资源充足
2022 年 3 月,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将咖啡产业作为云南省 2022 年优势特色产业。2022年8月云南省农业农村厅、云南省财政厅等联合印发《关于推动咖啡精品率和精深加工率提升若干政策措施》,有力推动云南咖啡产业高质量持续健康发展。2022年有 4 家科研机构、19家企业获得 5 000 万元中央财政资金支持,为咖啡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有力推动云南咖啡产业高质量持续健康发展。云南省种植咖啡农户超过 30 万户,咖农数量超过 100 万人,劳动力资源充足。
2.2云南小粒咖啡发展存在的问题
2.2.1 种植技术水平不高,缺乏完善的加工体系
咖农在经营咖啡种植过程中属于个体经商户,在栽种技术、咖啡经营、咖啡品类分类方面缺乏专业化的指导。云南咖啡精深加工技术不足,咖啡产品缺乏附加价值,经济效益提升空间窄。种植体系不完善,严重影响了咖啡产业的高产、优质、髙效和可持续发展。
2.2.2缺乏品牌文化和宣传力度,市场定位模糊
小粒咖啡虽在国内有一定知名度,但缺乏清晰准确的品牌文化,仅仅依靠小粒咖啡的品类和属性去传播与云南的特色咖啡是模糊的。由于缺乏独立品牌文化和细分市场,其宣传力度不够,使云南小粒咖啡不能进一步发展壮大,在其他咖啡品牌中的市场竞争力不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云南小粒咖啡的市场竞争力和产业市场获利水平。
2.2.3销售模式单一,售后服务不完善
云南咖啡目前主要以线上互联网和线下门店两种模式为主的O2O模式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单一的传统营销渠道效率低,产生许多不必要的成本,且不能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向其销售产品。随着“新零售”的兴起,不同的营销方式不断涌现,但云南咖啡在销售模式上仍缺乏创新,借助短视频和购物平台进行售卖的方式仍不多见。对于已有的互联网销售平台,它只向消费者提供产品,但对消费者反馈没能及时处理,对于售后服务,缺乏统一标准的服务体系。
3云南小粒咖啡发展对策
3.1 引进种植技术,完善咖啡产业链
培育优质咖啡品种,提高咖啡品质,学习借鉴国内外成功种植案例,引进咖啡种植技术,严把咖啡采摘鲜果标准,完善咖啡从种植到采摘到加工包装再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政府要加大资金扶持云南咖啡产业种植,科学规划咖啡精深加工基地布局,加大对咖农的培训力度,有效规避由咖农种植、加工技术带来的产品损失等风险。组建国家级咖啡品种培育科研团队,致力于咖啡品种筛选、选育以及推广,为提升精深加工技术增加咖啡产品附加值奠定良好基础。
3.2 打造小粒咖啡特色品牌和文化,扩大宣传推广力度
云南省和小粒咖啡企业要提高宣传推广意识,借鉴国外咖啡品牌成功经验,对比其他产品存在的优缺点,挖掘云南小粒咖啡风味醇厚的特点和文化,凸显自身品牌优势,打造独特的云南小粒咖啡特色品牌,精准定位消费群体,拓展国内外咖啡市场。在宣传方面,利用新媒体等广告方式增强对云南小粒咖啡的品牌和文化的宣传,提升云南小粒咖啡品牌知名度和竞争力,以开拓更广阔的市场空间。此外,可以将咖啡产业与云南旅游产业相融合,打造小粒咖啡为云南特色产品,向外来游客介绍云南小粒咖啡品牌和文化,让游客在旅游中了解和体验区域特色。
3.3拓展销售渠道,提升差异化服务水平
售卖云南小粒咖啡的企业可主动开发新的销售渠道,选择在抖音、微博等社交媒体上开设官方账号,对品牌产品进行宣传,与消费者进行互动,增加消费者黏性。可根据需求延伸产业链,不同细分市场人群进行差异化服务,充分发掘客户群体特点和偏好,尽可能满足大多数消费者的需求。完善消费者信息反馈系统,有利于云南咖啡进入消费者的内心。此外,对已有的小粒咖啡信息发布平台要加以规范,提高售前、售后的服务效率,加快信息更新速度,为企业和消费者之间及时、有效的沟通提供保障。
综上所述,云南省种植条件优越,品类优质,相关政策扶持,劳动力资源充足为小粒咖啡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在种植技术、价格体系、品牌文化和宣传力度、销售模式和售后服务方面仍存在不足。鉴于此,本文认为云南小粒咖啡的发展应该引进种植技术,完善咖啡产业链打造云南小粒咖啡特色品牌和文化,扩大宣传推广力度拓展销售渠道,提升差异化服务水平,以促进云南小粒咖啡产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项目基金:2022年广东省本科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项目,广州商学院校级质量工程建设项目(项目编号ZL20211105)本论文是该项目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吕楷琳(2001年生人),女,现广州工商学院市场营销学在校本科生
指导老师:耿闻捷(1993年生人),女,现广州工商学院教师
时临云(1957年生人),女,现广州工商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