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幼儿游戏表征在幼儿园核心经验视域下的研究价值探索
摘要:幼儿游戏表征是指幼儿在自主游戏环节中通过语言、动作、符号等表现出来的情感与能力,关注于幼儿的游戏表征,能够让幼儿教师的教学工作更适合幼儿的实际发展,结合幼儿的实际需求,与其他教育主体进行合作,进行更加具有个性化、适应性的教学探索。本文主要在幼儿园核心经验视域之下,结合小组合作游戏的拓展、游戏评价及成果展示环节的拓展以及幼儿园游戏与家庭游戏教育相结合等教育路径进行探究,为幼儿园游戏教学的创新提供更多思路,让幼儿教师能够在游戏教学中进一步观察幼儿的游戏表征。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幼儿游戏表征;核心经验
前言:在传统的幼儿园教育过程中,游戏是重要的教育方式,不仅能通过轻松愉悦的游戏形式打造积极的互动氛围和教学氛围,让幼儿以更积极的形式投入到幼儿园学习过程中,同时幼儿通过游戏环节表现出来的各种语言和非语言形式等表征,通过一对一倾听的方式成为幼儿教师转变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重要依据,所以幼儿教师要在幼儿园核心经验视域之下,结合现如今的新课程教育标准及双减教育政策,积极进行幼儿游戏表征的探索,做好幼儿园教育工作。
一、引导幼儿进行小组合作游戏,提升幼儿表达意识及能力
小组合作游戏在幼儿园教学过程中应用较为广泛,但在传统的幼儿园教育过程中,很少有幼儿教师通过小组合作类游戏观察每一名幼儿的游戏表征,而这也就导致幼儿在游戏中的合作是较为浅层次的,而幼儿教师的合作游戏教学也并不符合幼儿园核心经验视域的教学需求。所以教师应当对传统的幼儿合作游戏进行恰当的创新,在自主的游戏中让幼儿在小组合作中有更多的表达机会,并在交流中倾听他人,学会如何表达自己。这一过程是幼儿之间的互相监督、共同成长的过程,也是幼儿教师通过幼儿在游戏中体现出来的表征,判断幼儿的实际情感和实际能力的过程。
比如,当幼儿教师在引导幼儿进行积木活动,尤其是像“用积木堆建自己心目中的家”这种作为大型的积木活动时,幼儿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合作的积木搭建。在小组合作中,幼儿首先要根据每个人的建构目标进行设想的分享,接下来结合每一名幼儿的不同设想,在尽量兼顾的情况下,进行小组合作分工,也能在一对一倾听中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在较为欢乐和谐的合作氛围中搭建出小组合作的作品,并且在遇到材料不足、搭建效果不理想时及时提出自身的问题,通过小组合力共同解决问题。在这一环节中,幼儿会通过语言、动作等表征,与其他幼儿形成合作,幼儿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幼儿各种表征的变化,判断幼儿沟通能力的发展,培养幼儿的沟通意识。
二、拓展游戏评价及成果展示环节,培养幼儿提升意识
在传统的幼儿园游戏教学过程中,针对游戏整体流程的总结环节往往较为简短,但这种简短的总结环节并不能满足幼儿的表征能力发展需要,所以幼儿教师要结合课程教育标准的要求,拓展在自主游戏过程中的评价及成果展示环节,让幼儿通过更加完整的游戏流程,认识到通过自身表征能力发展所呈现出来的游戏效果,并有意识地在下一次的游戏环节中,优化自身的表征特点和表征能力。在自主游戏总结环节,幼儿教师对幼儿的各种表征认识也将更加具体全面,优化整体的游戏教学工作,在幼儿园核心经验视域之下,优化整体游戏教学的流程。
比如,当幼儿教师在引导幼儿以落叶、纸杯、绿豆等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进行设计类游戏时,在游戏的最终环节,幼儿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在成品之间进行评价和优秀成果的展示。在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谈一谈自己在班级所有幼儿的作品中最喜欢的是哪一个,为什么喜欢,由此提起幼儿的表达欲望,梳理幼儿的表达思路和能力,通过一对一倾听,观察幼儿的表征体现。幼儿教师可以在班级的规划设计中单独开辟出一个展示区域,将游戏过程中的优秀设计作品作为成果,在班级范围内进行展示,通过这种符号、图像等表征,展现幼儿的情感表达能力,并由此鼓励幼儿在下一次游戏环节进行自身表征能力的优化提升。
三、与家庭游戏教育相结合,进行幼儿表征个性化探索
幼儿园游戏教育并不是一座孤岛,还需要家庭游戏教育的辅助。只有幼儿教师真正通过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结合,形成多主体之间的联动作用,才能让幼儿在游戏环节中呈现出来的表征,更适合于幼儿的实际发展需求。并且这种结合教育模式能够充分发挥每一名家长的教育优势,对幼儿的个性化表征进行探索,结合幼儿的实际接受能力和渗透情况,调整家庭自主游戏教育的方式和内容,营造良好的家庭游戏氛围,让家长与幼儿之间的沟通更无障碍,在潜移默化中研究幼儿在自主游戏中的各种表征特点,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为日后更加长远的学习与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比如,当幼儿教师在引导幼儿进行各种社会职业的学习认知和角色扮演类游戏时,幼儿教师可以及时将幼儿的游戏情况在班级微信群里进行公布,并针对幼儿的实际情况提出家庭游戏教育的建议,幼儿家长可以在家庭中通过“小偷与警察”、“我是小小消防员”等自主角色扮演游戏,巩固幼儿在幼儿园中的知识所学和游戏情况,并在游戏环节之余和给幼儿自主的探索空间,通过一对一的交流与倾听,让幼儿正确探索各种社会职业的职责所在,通过幼儿各种表征情况及时分析幼儿的知识渗透状态,并引导幼儿正确认知各种社会职业,在良好认知之余,形成自身正确的价值观念,最终通过游戏环节的表征体现出来,为幼儿教师和幼儿家长的教育指导提供抓手。
结束语:总而言之,引导幼儿进行小组自主合作游戏,给幼儿在小组范围内实践的机会,能够通过小组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形成良好的合作效应,并且在这一环节中让小组中的每一名幼儿拥有更好的交流能力和表达能力;在自主游戏环节中拓展评价及成果展示环节,能够让幼儿通过最终符号、图像等成果,传递自己想表达的情感,并且通过各种评价形式,让幼儿认识到自身的进步空间,为下一次游戏环节的开展奠定良好的提升基础;而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游戏教育的结合,能够让幼儿园教师与幼儿家长之间形成联动效应,结合每一名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探索。
参考文献
[1] 朱林桑. 基于STEM理念提升大班幼儿空间表征能力的策略研究——以结构游戏"有趣的房子"为例[J]. 教师,2023(3):72-74.
[2] 刘璐. 主题建构游戏中幼儿表征行为分析和支持策略[J]. 俏丽·教师,2023(4):160-162. DOI:10.3969/j.issn.1009-0703.2023.04.054.
[3] 彭文妹. 借助游戏性表征促进深度学习 ——幼儿玩沙游戏活动实践研究[J]. 速读,2021(36):17-18.
[4] 陈婷婷. 通过绘画表征引导大幼儿向更高游戏水平发展[J]. 名师在线,2017(13):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