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探索、现实挑战与突破进路

新中媒体号
广州工商学院

摘要:“一站式”学生社区是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守正创新和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推进新时期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系统化、精细化水平的重要改革举措。现阶段“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正处在由点及面、快速发展、全面铺开的重要阶段,厘清“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的内涵与实质,分析“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的内容,研究“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的建设理论及实践路向,对科学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勇立时代潮头,主动适应信息化发展趋势,贯彻落实部党组数字化发展战略,以数字化赋能学生社区建设,充分利用数字信息、智能平台、现代设施,科学研判学生成长规律和发展需求,全时空开展智慧社区创新基地建设,打造集“价值引领—成长助力—资源整合—风险化解”于一体的数字化育人工作矩阵,以精准化服务更好满足学生成长需求。一站式服务最早源于2001年欧洲五国一起提出的“一站式电子政务”[1],2019年,教育部启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试点工作,遴选10所高校作为试点单位,2021年初,在系统总结前一阶段试点进展基础上,教育部思政司提出深化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2021年8月以来,鼓励更多的高校积极参与“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可见,“一站式”学生社区对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大改革方向和要求。

二、管理模式框架思路

(一)以党的建设为统领,在社区学生成长过程中融入习近平同志提出的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全过程”

1.实施学院党组织进驻制度。党务干部进驻学生社区,将学校发展建设理念、文化传承和育人特色等引入学生社区建设,建立学校特色育人阵地,形成学校与学生社区协同联动,学生社区打造成为学生党建前沿阵地。

2.建立党建进社区制度,在学生社区建立党团组织,推动党组织和工作在学生社区全覆盖。发挥基层党建作用,建立学生党员网格化管理体系,为“党员宿舍”挂牌,在学生社区内设立党员示范岗,发挥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领学生听党话,跟党走。

3.建设“红色文化长廊”。依托学生社区宿舍楼内走廊张贴红色教育宣传标语,让“红色教育”进社区,在对学生“沉浸式”教育过程中,激发学生爱国热情,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4.组织学生在社区内开展社会实践和勤工助学。充分发挥学生在朋辈教育帮扶、校园文化营造等方面的作用,组织动员社区学生参与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务工作,学会承担社会责任。

5.打造特色学生社区文化。充分发挥学生社区环境育人功能,大力开展学生社区文化建设,通过学生宿舍文化节、趣味运动会等活动,帮助学生树立集体观念,积极引导学生营造和谐向上的宿舍文化。

(二)以社区为中心,将成长成才服务“全方位”地输送到社区学生成长当中

1.建设“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凝聚多方育人合力,遴选相关职能部门入驻大厅,采取常驻和轮值相结合方式,设置相关业务办事窗口,推动服务下沉,促进党建和思政引领压实到学生一线,满足学生多元化成长需求,提高思政文化育人效能和学生满意度。

2.实施学生社区公共物理空间改善工程。开放自习室、开放交流区、健身房、社团活动室等功能室,建设心理咨询室、辅导员工作室、导师工作室、党团活动室、学习讨论室,满足社区学生多元化、个性化的思想学习生活需求。

(三)以队伍为保障,将学校优势资源、队伍和特色“全员”地覆盖到社区学生成长当中

1.学校领导进学生社区。学校、部处、学院领导干部常态化深入学生社区,了解学生思想状态、学习状况、生活需求及发展需求,切实解决学生实际问题。

2.党务队伍进学生社区。学校各党支部抽调优秀成员组成党务工作队伍,把党的建设贯穿于社区管理当中,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先锋模范作用,以榜样育人。

3.专职辅导员队伍进学生社区。学生社区为专职辅导员设置办公场所和住宿空间,专职辅导员轮流进驻学生社区办公场所内上班,深入开展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同吃同住同生活,做到全员覆盖、全时保障。

4.专任教师队伍进学生社区。根据学生社区实际情况配备相关专业教师担任学生学业导师,辅导学生学业,为学生解决学习难题,提高学生学业水平。

5.就业指导教师队伍进学生社区。组织专职辅导员和专任教师进学生社区,指导学生做好生涯规划,为准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服务,引导学生正确进行自我认知和积极探索,合理构建人生发展路径。

6.心理健康教育队伍进学生社区。由校级心理咨询中心主导,院部二级心理辅导员组织心理咨询中心老师“下沉一线”,深入学生社区开展心理疏导、心理咨询工作,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文化活动,促进学生心灵成长。

7.后勤服务保障队伍进学生社区。由后勤部门组建学生社区后勤服务队伍,为学生社区提供保洁、水电、家电等服务保障,提升学生社区服务质量和水平。

8.学生宿舍管理委员会队伍进学生社区。由校学生宿舍管理委员会、楼长、层长组成学生自我管理组织体系,实现学生社区网格化管理,积极开展宿舍文化活动,在学生自我教育管理服务、社区文化建设等方面发挥带头作用。

继续深化学生处“一站式服务中心”建设,增设服务业务、扩大服务范围,与“一站式”学生社区连点成线,最终实现点、线、面全覆盖。

三、建设中的困境与挑战

“一站式”社区面临理念上的认同困境,从而导致主体参与性不高。一些高校学生社区虽然引入了多元主体共同管理,但多元主体对于“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的认知程度、认同程度并不相同,尚未充分形成共识。学生成为“一站式”社区服务的重要力量需要在思维上的重塑。学生由于对一站式社区管理的整体模式认识不够,对社区概念薄弱、自我服务意识淡薄、社区公共精神缺失,多数学生只关注个人事务和社区里的个人利益,对社区教育管理的内容漠不关心[2]。传统教育角色中处于被管理的角色,较少参与社区建设和治理中的管理机制和管理条例的制定。较多参与社区管理的学生并非以“主人”身份而是以“志愿者”身份参与,在影响力上与期望值有一定差距。另外,目前的多数学校社区与教学分离,学生社区优化面临包括现实环境、住宿资源、基础设施薄弱等现实制约,数量不充分,分布不均衡、功能不优化,利用率不高等。学生社区在功能转型方面还是习惯性将其认为是休息的场所,学生对社区的情感认同较低。即使部分高校硬件方面较为优越,但在学生社区文化内涵理解方面还比较表面化。

机制不够健全,育人合力尚未形成。在学生社区治理机制方面,一些高校学生社区管理主体还相对单一[3]。目前许多高校,大多学校辅导员还处于抓日常事务阶段,没有与任教师、各职能部门形成合作关系,不能打破部门壁垒,形成育人共识。在现如今的工作模式下,由于二级管理、部门分立、业务分割、职责不清,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管理和服务水平,也为“一站式”学生社区管理增添了难度[4]。从制度设计上来看,各个育人主体在自己所在部门都有各自育人目标及相应育人制度,该制度主要以各部门利益需要为设计出发点,在整体性上有一定缺乏。各部门在面对共同问题时,缺少相互沟通协调,导致工作效率低下,难以完成既定教育目标。

制约国内高校学生服务大厅发展的因素还有双重管理、监督激励机制的缺乏以及授权等方面,同时网上服务大厅相关配套不足以及有待完善的技术问题也亟待解决。

四、加强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的进路

(一)开发网上服务大厅,拓展服务时空

目前影响一站式社区建设服务水平较大部分原因在于无法满足学生在非上班时间的一些需求。对此现状,可开通一站式学生社区的线上板块,借助学生常用的社交软件,与已成熟运营的公众号相结合,定期推送相关内容,并向校内师生介绍大厅相关业务,线上+线下全方位为学生服务。

(二)通过宣传引导和成果展示,构建深化共识机制

让学生更好的体验学习生活、师生交流、生活服务、活动开展,专业的队伍入驻,为学生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及时将成果在相关平台、合适场合展示,打破只有领导理解,同学们不知所然的尴尬局面。形成有利于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的良好氛围,不断深化共识,为“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提供内驱力[5]。

(三)以专业高效的服务,佐以可实行的激励机制,促进社区正向发展

在学生服务大厅,大部分的问题都可以现场得到解决,有一些复杂问题出现,高效的转介机制显得尤为重要,当接待窗口发现来访学生的业务现场无法快速处理时,将向相关职能部门老师致电咨询,仍无法当场解决时,将指引学生到达行政楼办理。当相关新增相关业务,要及时开展培训会,将服务内容及办理流程培训合格方能在窗口上岗,以较高的专业度应对复杂多变的学生事务,提高学生的满意度。

办理学生事务业务宽泛,业务员需求大,还可配备由勤工俭学学生组成的学生团队,应对人员短缺的问题,辅助开展日常业务。可设置窗口流动红旗制度,适当给与物质及精神上的奖励,提升提升集体荣誉感的同时也激励团队以更饱满的热情投身到学生服务大厅建设中去。

(四)系统驱动、整合资源,推进“一站式”社区运行模式创新

辅导员与专任教师、各职能部门形成合作关系,同时积极创造条件保障,队伍入驻,精心打造服务专业化,有助于打造坚强育人阵地。一站式学生社区管理是当前教育的需要,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面向市场、促进就业,坚持面向实践、强化能力,坚持面向人人、因材施教、培育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学生自由度与自主性不断增加的大背景下,高校应在坚守中不断改革,在改革中促发展,不断调整育人目标,更新育人模式,提升育人质量,以期得到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健,方彩珠.高校一站式学生服务大厅建设研究--以A高校为例[J].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2), 66-70.

[2]李刁,陈志.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教育管理模式的构建策略[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12), 65-68.

[3]白焕霞.“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学生社区治理研究[D]. 西安:长安大学, 2020.

[4]朱新筱,李建军.高校学生事务“一站式服务”网络平台的科学化构建[J]. 思想教育研究,2013.(9), 98-101.

[5]王军华.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的内生价值、现实挑战与突破进路[J]. 思想政治教育,2022(10), 108-111.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