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浅谈普速铁路钢轨接头病害与整治措施探讨
摘要:钢轨接头是轨道结构三大薄弱环节,接头区轨道构件的折损、轨道几何尺寸的变动和维护工作量均较不连接部位严重。在铺有混凝土轨枕和其他具有高刚度的轨道下基段时,接头部位的问题更为突出。因此,如何有效地消除钢轨接头的病害,是目前我国铁路养护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基于此,文章重点分析了钢轨接头病害的成因,其次,钢轨接头病害的整治方法分析,最后钢轨接头病害的整治措施。
关键词:普速铁路;钢轨接头病害;整治措施
众所周知,钢轨连接是铁路线路三大薄弱环节之一,是影响铁路运行质量的重要因素,也是铁路安全生产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我是北京局秦皇岛工务段车间业务指导,这几年秦皇岛线路车间轨检车大峰值和车载病害80%出在接头病害上。在检修工作量中,接头的维护保养工作超过60%,钢轨接头的病害会加重整个线路的质量,缩短轨道的使用寿命。如何有效地防止线路病害的发生与发展,是目前普速铁路养护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1钢轨接头病害的成因
1.1结构不平顺
以我车间到发线11道为例,11道是动客车进路,线路是25米钢轨。造成钢轨接头失效的根本原因是由于钢轨接头处的不平整,从而造成了车轮与轨道间的额外动力效应。轨道接合处的不平整是指接合轨缝,当轮子被压到轨道的输出端时,相邻轨道的接收端会有上升的倾向,从而形成阶梯;在荷载作用下,轨道接头的弯曲不是连续的,而是折线。当发生折角、轨缝和台阶时,会引起车轮和轨道的碰撞,使连接部位的附加功率增加。轨距较大、梯级较大时,车轮与轨道间的碰撞较大。
1.2附加不平顺
轨道附加不平顺是在运行中产生的,其原因有:结构薄弱、不均匀磨耗、弹性不足等。由于轨道结构的非连续性,导致轨条连接的强度和刚度不足,导致轨条的纵向连续性受到削弱;接头区的轨面磨损是一种非均匀性的表现。
1.3动态不平顺
动力不平顺主要有两类:一是轨道弹性不均、负载起伏、轮轨接触点轨迹为波状非平顺;二是线路中有暗坑吊板和道床的不均匀弹性沉降。这2个不平顺只能在动态性条件下出现。线路的动力不平顺增加了列车在行驶过程中的震动和震动。在养护中使用厚度不等、弹性不均、线路维护质量差等原因,造成了轨道动力不平顺。
2钢轨接头病害的整治方法分析
2.1根治方法
修复接头的基本方法是消除接头,并完善接头的构造。随着无缝线路技术的逐步发展,特别是在这种技术中,特别是采用了超长无缝线路技术,这也促使了钢轨的清理。但是,要在短时间内将钢轨连接完全清理,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所以,工务工作者应加强对连接结构的改进。所谓“完美接头”,就是通过采用新技术,利用接头冻结和胶结技术,解决接头本身存在的问题。同时,采用自锁式螺帽,可以有效地防止螺栓的松动。在此基础上,应注意加强轨下、枕下垫层和道床的弹性。
2.2预防方法
2.2.1科学布置轨缝值,调节轨缝的变化
调整钢轨间隙的主要措施是采用高强螺栓、高强绝缘材料和弹性扁平垫片等措施来固定连接。采用粘合工艺,消除了绝缘接头本身的缺点。螺栓的松动也可以用自锁螺帽来防止。另外,对轨缝的检查也要加强,若超过了偏差,就要及时调整。
2.2.2保证轨面始终平顺
消除轨缝错位,对变形的夹板进行更新,使枕木保持在较好的位置,同时保持间隔合理。应注意清除污垢,确保路基稳固,排水顺畅。在正常养护期间,不能将接头抬高,并保证压实作业的质量。在正常养护期间,不能将接头抬高,并保证压实作业的质量。事先介入新线与大中修线路,并在接手后加强维护,以保证短期内满足稳定需求;同时,在平时的工作中也要注意对接头进行检查,看看它在任何时候都是平稳的。若有不平整的倾向,应及时解决,特别是马鞍磨损,应尽早进行分层抛光。
3.钢轨接头病害的整治措施
3.1消灭低接头病害
钢轨接头是铁路线中的软肋,而低连接是铁路线最常见的病害之一,也是铁路维修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1)轨面不平整导致了道床的弹性沉降,使其产生塑性沉降,并使其产生永久性的疲劳变形,不久将发展为低连接。修理时必须制订维修计划,错位时可自行制作1.2一1.5 mm的衬垫,安装于轨端下部的双侧夹板和钢轨之间,使两端轨面平整。
(2)保证路基的充填和加固,使接缝牢固。这是防止低端连接的重要环节,是确保线路稳定的基础。在捣固节点时,至少要捣固六个轨枕,也就是前、后三个,而每条轨枕的捣固牢度也要不同。为了满足这种需要,从小腰区(指夹板外2米)到关节处进行捣固。由于每一次捣固枕木,轨面都会有轻微的抬升,使得邻近枕木下的道床出现轻微的松动。最后捣固的两个接合式枕木,其基础强度最大,而距离接合处较远(先捣者)最弱。在线路维护时,可以将接头加高,通常是木枕部位高4~5毫米,钢筋混凝土枕头可高2~3毫米。在捣实时要保证钢轨内外侧一致,并依据轨枕的受力特性,在枕木下采用“阶梯镐”,在钢筋混凝土轨枕下采用“均匀镐”。
(3)对失效枕木进行及时的替换。接头一侧失效,必须同时更换两次,以确保枕木材料的一致性。钢筋混凝土枕木出现失效,更换时应注意避免损坏枕底,避免出现接头两端的软硬差异。在保证支撑状态的一致性的前提下,要注意轨枕的间隔,否则要及时方正,以确保平衡的受力。
3.2及时消灭钢轨接头错牙
(1)调节衬垫的形状,衬垫的长度为360~400 mm,与鱼尾板的形状一致,具有3个螺孔,孔径与鱼尾板的孔径一致,孔径与钢轨尺寸一致,板厚1.2-2.5毫米(错齿可以调节到2.4-5毫米)。使用方法:根据测量到的左右错齿的大小,选用不合理的调节垫圈,安装时,先把它损坏的鱼尾板拆下来,然后在鱼尾板的两个内侧对向安设一个调节垫圈,然后把鱼尾板和螺栓固定好,然后拧紧锁紧。可以将连接件回复为标准状态。对于由于硬弯型引起的错齿,应采用“先正后整”的办法加以处理。
(2)及时更换损坏的轨枕。为了确保平衡,更换连接处损坏的轨枕,必须将两个部件同时替换。重载线路应更换重量大、枕底宽、枕侧面积大的Ⅲ型枕枕,每节更换4条Ⅲ型枕木,以减轻道床累积变形。要充分运用“天窗”进行操作,以保证车辆的安全运行。为了有效地防止螺栓和扣件崩断、失效,应确保锚杆的工艺质量和加固螺栓的紧固。强化铁路道岔病害治理,应注重新设备、新工艺、新方法的应用,全面整治。在保证轨道平顺性和道床弹性的前提下,对由于结构缺陷和动静不平顺引起地过大的动力附加冲击,加强了轨道节点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从而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和维护保养周期,确保了列车的安全和畅通。
(3)道床的病害要及时清除。混凝土枕道床的病害以板结、翻浆为主,道床发生板结后,其承载能力下降,线路剩余变形和各种病害加重。所以,必须加强对路基的维护。①在连接处,道岔应具有较好的级配弹性,为使其具有较好的弹性,应采用破底替换。②当前,由于道床中有大量的砟土,在降雨的作用下,道碴粒子会被黏合,从而造成道床的板结,因此,在整治关键节点的过程中,要对四个道床进行破底清选。
结论
总之,由于钢轨接头的病害是多方面的,采用单一的方法难以达到良好的效果,因此,必须从结构上考虑,从整体上改善连接的完整性和平顺性,并采取防治与修复的方法,以达到保证列车安全、平稳运行、达到最佳经济效益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葛伟. 普速铁路钢轨接头病害与整治措施探讨[J]. 科技创新导报,2021,18(11):31-33.
[2]刘磊,孟海洋,李超. 关于普速铁路钢轨接头病害的分析与整治措施[J]. 城市建筑,2020,17(8):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