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浅析基于数据驱动的指挥决策
摘 要:随着大数据、智能化、云计算和其他先进技术的广泛运用,数据正以前所未有的威力推动着指挥决策的发展,谁能更好地获取数据、掌握数据、分析数据、利用数据,谁就能取得制胜的先机。牢牢把握数据驱动的发展特点,强化数据思维、数据支撑、数据应用,不断提升指挥决策水平,为打赢战争创造有利条件。
关键词:数据驱动 指挥决策
一、数据驱动将建立指挥决策优势
美国把国防部数据战略作为国防部数字现代化计划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通过获取准确、及时和安全的数据来增强军事效能,从而支持国防战略。他们寻求以快速和大规模的方式使用数据,对海量信息进行挖掘筛选、集中整合、科学分析,为指挥决策提供依据,以获得作战优势和提高效率。这正是数据驱动建立指挥决策优势的发展趋势。
(一)数据驱动实现自主决策
数据驱动可以全息记录来自各种渠道的数据,依托大数据分析平台,提取最有价值的信息,为决策主体提供强有力的决策信息支持。在充分利用高性能计算机技术和高效算法的基础上,数据驱动可对数据对比分析,深入挖掘数据的信息附加值,得出有效结论,实现数据分析处理的实时化和智能化。在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的加持下,数据驱动可进一步通过自主化处理,精确地完成决策方案的生成和选优,实现自主决策,达到快速抓住战机以达成作战目的。
(二)数据驱动实现联动决策
随着大数据技术、可视化技术、云计算技术等运用于指挥决策系统,极大地提高了人机交互的融合程度,不仅改善了人机联合决策的交互性问题,也突出了指挥员的决策主导作用,可更好地实现人机联动决策。数据驱动的辅助决策使决策更加实时高效,指挥员在决策全程的干预和调整则避免了更多的系统偏差。指挥员可结合自己的经验和所掌握的相关情况实时动态地调整决策、干预辅助决策甚至中断决策。数据驱动下的联动决策,既提高了决策时效性,也保证了决策精确度。
(三)数据驱动实现预先决策
指挥决策直接付诸实践难免存在一定误差,导致巨大损失。数据驱动可在获取大量实用数据的基础上构建模型,通过模拟仿真实验进行作战模拟,在指挥决策结果未转化为作战行动之前,对作战方案进行反复的检验和论证,在不断地评估优化之后得出最佳决策。这种预先决策提升了指挥决策的主动性、实践性,解决了决策过程复杂性带来的大量偏差,各类指挥人员可以在预先实践中检验、修正和优化指挥决策方案,不断提高决策的精确度。
二、把握数据驱动指挥决策的特点
恩格斯指出,“一旦技术上的进步可以用于军事目的并且已经用于军事目的,它们便立刻几乎是强制地、而且往往是违反指挥官的意志而引起作战方式上的改变甚至变革”[2]。数据驱动在推动指挥决策变革的过程中呈现出诸多特点。
(一)数据驱动使指挥决策周期更短
指挥决策周期是从确定任务、筹划分析到最后定下决心所需的时间。传统作战中指挥决策往往在统筹分析上耗时很长,主要由任务的性质、难易程度,决策者的经验、能力,以及对情报信息的获取、处理而决定。现代战争中,作战时间大为缩短,留给指挥员指挥决策的时间并不多,这就需要为其提供快速准确的信息。首先,数据驱动能够实时为指挥决策提供各种信息。随着指挥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升,传感技术、网络技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通过数据链路指挥员可以实时掌握战场的各类信息,从而为指挥决策提供支撑。其次,数据驱动可以自主筛选或计算出有效信息。随着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化辅助决策等先进技术的运用,对于来源分散、格式多样的海量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成为一件易事,可以实现自主筛选、分析、计算和处理等,从而大大提高指挥决策信息处理的效率。再次,数据融合共享缩短了联合指挥决策的时间。数据的高度融合共享使各级指挥员都同时进行分析判断,极大缩短了战场空间带来的制约,为指挥员们研究决定提供了便利。
(二)数据驱动使指挥决策更为科学
传统指挥决策,辅助决策手段极为有限,指挥员对战场情况的感知并不十分准确,往往因为考虑不周、兼顾不全、预测不到而做出错误的决定。数据时代的决策,人们做出决策越来越取决于对数据的积累、获取与挖掘,而非基于直觉和经验,借助大数据技术对海量数据进行实时分析,而不是靠推理,那么指挥决策将更加“实事求是”。一方面,大数据处理提高了指挥决策可靠性。以往我们很难掌握全部的战场数据,在指挥决策时往往很茫然。在大数据时代,全样本的数据处理模式成为可能。我们可以分析全面数据、完整数据和系统数据,而不再依赖于随机抽样,这样就可以看到过去看不到的影响因素,从而大大提高作战指挥决策方案的可靠性。另一方面,数据分析比主观判断更为合理。传统的指挥决策,由于决策因素的多样性和关系的复杂性,不可能在有限时间里对决策问题进行彻底的理性分析,往往是凭借经验寻找各种因果关系背后的规律。数据分析则是建立在对战场实时信息掌握的基础上采用智能算法进行的科学计算,可以准确找到数据当中的关联,这种科学计算比人的主观判断更加贴近实际。
(三)数据驱动使指挥决策更加灵活
传统的指挥决策是一种被动式的决策模式,只有当出现较大偏差时,才会反馈到指挥员进行修正,而数据驱动可以通过实时更新数据、跟踪数据,提升决策的灵活性,使决策更为主动。一方面,实时数据可以为指挥员提供更主动的判断。遍布战场的传感器能够把最准确最真实的数据传递回来,为指挥员掌握实时情况提供了依据。指挥员可以主动地跟踪和掌控决策方案的实施过程。另一方面,科学的计算为决策方案提供了更多可能性。智能辅助决策系统能够实时、科学、精准计算出多种解决方案,从而为指挥员决策提供出更多的选项,让指挥决策变得更加灵活多样。
三、强化数据驱动提升指挥决策水平
传统战争中的指挥决策更多的是依靠指挥员的经验和艺术,可为指挥员提供的有效信息并不多,现代战争中数据的应用普遍而广泛,可为指挥员提供更为客观实际的参考,数据驱动在指挥决策中的作用越发明显,我们要主动强化数据思维,构建数据基础,提升技术手段,摒弃主观臆断、大胆猜测和经验判断,为指挥决策提供更好更快的支撑。
一是提升数据思维构建数据化指挥决策理念。面对数据给指挥决策带来的影响,我们必须坚持运用科学思维,从直觉、常识和所谓理论的传统作战指挥决策依据中解放出来,积极适应和掌握运用数据为指挥决策提供依据的方式,培养基于数据的决策理念,深刻理解数据是科学的基础,也是科学的度量衡,切实提高运用数据进行决策的能力。
二是加强数据建设构建指挥决策的数据支撑。要从国防和军队战略层面,将数据化指挥决策基础设施和应用建设纳入国家数据建设体系之中,从网络架构、数据库管理、智能开发、人才培养等方面科学谋划、精心设计,制订建设目标和长远发展规划。
三是强化数据运用掌握指挥决策的有效途径。在提高数据搜集和存储能力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提高数据挖掘能力。以指挥信息系统为依托,综合运用各种数据分析系统等手段,对所有数据通过数据准备、数据理解、建立模型、模型评估等阶段进行深层次分析加工,将有价值数据萃取和提炼出来,找出数据中的关联关系和内在规律,为指挥人员快速决策提供全景式的数据支持。
参考文献:
[1]邹振宁,荣希君.大数据时代作战指挥理论创新研究[J].外军信息战,2014(8):12.
[2]恩格斯.反杜林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