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体外冲击波治疗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是什么

扬帆媒体号
荣县中医医院 针灸康复科 643100

目前,病人的身体损伤后的恢复已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严重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随着对非侵入性、低成本、低毒副作用的追求,冲击波疗法已逐步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本文着重对其机理进行了论述,并对其研究进展进行了展望。体外冲击波(ESW)有聚焦型和分散型之分,分散型冲击波不但具有聚焦型冲击波的疗效,还具有较低的毒副作用,适用范围更广等优点,所以目前临床上多采用分散型激波。冲击波疗法的能量来自于“动能”和“声能”,其中“动能”来自于“弹头”的移动和“自己”的体重。声波可以深入到下层组织,相对于集中震波,可使治疗区域大大扩大。在爆震波导中,能量最大的位置在爆震波导的顶端,并经由爆震波导的位置传递到皮肤。随着深度的增加,能量的强度也在不断的下降。

1体外冲击波疗法概述

体外冲击波(Extraction Electrowave Wave,ESW)是由特定的激波产生,在特定的物理作用下产生的冲击波。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体外冲击波治疗(ESWT)可利用其力学加压、气穴效应等机制,实现对粘连、止痛、改善血液循环的目的。Reznik J E等指出,体外冲击波治疗可有效地改善肌肉及骨骼疼痛。到现在为止,ESWT已经被国外的医生和病人们使用治疗了十几种不同的骨质疏松症和软组织疾病。ESWT技术在中国起步较晚,但随着国内对康复医学的认识不断提高,物理治疗设备得到了快速发展,其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因此,ESWT技术已成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手段。

2体外冲击波的产生方式

体外冲击波的产生有3个物理作用。(1)电压效应:将两个电极置于水中,通过高压电流的快速释放,将电极附近的水快速汽化,从而快速提高气压和温度,从而将电极附近的水推到水面上,从而形成一种新的能量。(2)电磁效应:利用高能脉冲电流通过圆盘线圈时,会形成一种电场,这种电场会被反向感应而形成一种斥力场,这种斥力场会在接触到绝缘膜的时候被反射到水囊中,从而形成一种平面的冲击波,这种冲击波会被凹陷透声镜集中起来,然后被引导到被处理的部位。(3)压电性(pressure electrode):将压电陶瓷的压电性转化为力学性,从而获得逆压电性。

3.冲击波治疗的优势

冲击波疗法最大的优势在于它是一种非侵入性的疗法,它可以使患者免去打针、甚至动手术的疼痛。该技术已被证明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其治疗适应症的成功率在80%以上,且不损伤正常组织,仅对病变部位进行治疗。

3.1.效果好、效果好:镇痛迅速,用药后立即止痛;

3.2.安全:无创、不需要麻醉、不需要药物,不需要罕见的药物,不需要注射,副作用很少发生,可以在门诊就诊;

3.3.对正常组织无损伤,仅对患病部位,特别是对已死亡的细胞有杀灭效果;

3.4.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治疗周期较短,3~5个疗程;

3.5.适用范围很广,主要适用于疼痛、软组织等疾病。

4体外冲击波治疗的作用机制

4.1减轻疼痛

疼痛可以用“闸门学说”来解释,冲击波疗法是利用高压力、高强度、短周期、高频的声波特点来冲击病变,并能影响病变神经节内与疼痛相关的降钙素相关的多肽;直接作用于邻近区域的感觉神经末梢,使疼痛阀值增大,减轻疼痛;通过抑制软骨细胞的凋亡,加速骨的重建,达到延缓退变的目的。

4.2增强代谢

分散性的冲击波可能会作用于细胞层面,对组织的功能产生影响。其机理是:静电波对细胞施加不同的剪切力,引起组织松弛,细胞弹性变化,增加细胞摄氧量。除此之外,冲击波的震荡还会造成病变筋膜组织的微损伤,产生轻微的炎症反应,使得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同时会释放出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同时还会对细胞生活的化学环境产生影响,这有利于机体的修复愈合,从而减轻症状。

4.3降低肌张力

通过不同的能量梯度及不同的扭力,可以使被压的微血管及神经束断裂,使其松解;在其治法中,调整内源性一氧化氮的生成,改善神经功能,调整肌肉张力;还可对肌纤维化的程度、肌内流变学的改善、脊髓兴奋性的提高等有一定的作用。因此,在病理性疼痛与肌肉张力增加的“恶性循环”中,重新建立了肌肉张力。

5体外冲击波在临床疾病中的应用

5.1在肌肉骨骼系统疾病方面的应用

由于ESWT的作用机制,近年来,除了对尿路结石的治疗,还将ESWT应用于肌肉骨骼类疾病,并与其它传统疗法相结合,效果显著。比如膝关节骨关节炎,网球肘,肌腱损伤,老年退行性疾病等等。李宇津等人在对肩袖修补术后康复的患者展开了传统保守治疗和增加ESWT治疗的分析,将68例分为常规治疗(对照组)和结合ESWT治疗(观察组)各34例,结果表明,在术后3周、6周及12周,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其各量表评分均有明显提高,VAS评分也明显降低。近几年来,以肌肉和骨骼为导向的ESWT疗法的研究较多,其中大部分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5.2在神经系统疾病方面的应用

上肢运动神经元损伤所致的肌张力增加是临床上常见且难以解决的难题,会引起关节挛缩、平衡失衡、肌肉疼痛等症状,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李一帆等以81例中风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ESWT减低肌肉张力的方法,并结合视觉反馈训练,证实了视觉反馈训练和体外冲击波治疗对中风病人的平衡功训练具有协同效应,且两者的联合可以进一步提高病人的平衡能力。体外震波对于改善神经损害引起的肌肉张力失调,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5.3在其他疾病中的应用

汤炳煌等采用ESWT治疗TMJ,将42例病人按分组分析,结果显示ESWT对TMJ疼痛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杨林等利用EWST进行了一项针对勃起功能不全患者的研究,其结果表明该疗法是安全且有效的。所以,体外冲击波对小关节的治疗同样具有良好的效果,从而进一步证明了ESWT的无创性和无害化。

6结语

体外冲击波是一种兼具声、光、力学特性的机械波,可在三维空间传播。其最佳传递介质是水和明胶,皮肤、脂肪、肌肉等组织同水的声阻抗接近,因此冲击波对皮肤、脂肪、肌肉、结缔组织损伤较小。冲击波产生后携带着巨大能量,经水囊传递,通过二次聚焦,能流被集中在靶区病灶内产生效应,对病变部位起到治疗作用。体外冲击波可对各种疾病产生较好的临床效果,但其长期效果、作用机理及使用剂量等仍有待进一步的细致研究。即使如此,以现在的技术水平,体外震波治疗还是很有价值的。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无创性、微创的治疗思想得到了大多数学者的认可,像体外冲击波疗法这样的非手术治疗方式将会得到更多的应用,它具有显著的效果、相对较低的费用和近乎无创性的优点,将会得到更多的病人的认可。

作者简介:陈霞 1989年7月3日出生 女 汉族 四川自贡市荣县 本科 主治中医师 研究方向:针灸康复 荣县中医医院 针灸康复科,邮编:643100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