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浅议当前环境信访工作中的难点及对策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经济、社会和环境之间开始出现了不协调,甚至出现的矛盾日趋严重,环境保护工作的关注度和焦点率逐渐攀升,特别是环境保护成为基本国策以来,全社会的环保意识开始快速提升,群众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有了新认识,对环境质量有了较高要求,对生存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愈加关心。与此同时,由于环境权益受到损害从而引发的环境信访案件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鉴于环境信访工作中所涉及的方面较多,为此,本文主要对当前环境信访工作中的难点及对策进行了浅议,并从如何更有利于提高环保部门的公信力角度出发,针对现阶段环境信访工作中存在的难点进行全面分析,以此为基础提出科学合理的应对策略,希望可以为相关的研究人员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环境信访工作;难点;对策
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持续加大对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力度,一方面促使社会大众的环保意识愈来愈强,一方面也导致社会大众对环保的诉求逐渐提升,基于这种情况,环境信访工作逐渐成为当前环境保护中一项重点工作。另外,环境信访工作是一项政策性较强、涉及面广、利益调整层次深但又极易引发社会矛盾的工作,需要更加引起我们的重视。在近几年环境信访工作处理中发现,环境信访事件所涉及的职能部门较多,加之“大环保”理念的推广,因此,社会大众在发现各类环境污染事件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找当地的环保部门。但是环保部门因受到职责、权限及执法手段等因素的制约,往往难以单凭环保部门就能有效解决问题,同时,其他相关的部门在自身职责范围内,对于某项具体的环保事项行使监管权限时,往往难以避免出现相互推诿扯皮的现象。
一、当前环境信访工作中存在的难点
(一)工业废气污染的信访难点
当前,我国部分地区出现大量环境信访事件的原因,在于工业废气对人们日常生活已造成了干扰,尤其是一些有机类的废气扰民的问题更加突出。不难发现,近年来,由于基层地方政府没能正确处理好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没有严格把控“企业关”,过多引进了“新五小”等企业,甚至在涉及印刷、喷涂工艺的建设项目时未进行严格环保审批,加之部分地区所制定的工业废气的排放标准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从而导致工业废气的治理存在较大的难度,另外个别地区城市整体规划、布局不合理不科学,工业区离居民的居住区等敏感区域太近,城市的基础建设落后于城市发展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各种矛盾不断暴露,工业废气的信访案件明显增多,并明显出现了重复、循环信访的现象。
(二)服务类行业及无证照小作坊的信访难点
近年来,地区的餐饮、歌厅、夜市等个体经营者越来越活跃,无证照的小作坊的生产越发隐蔽,他们往往追求的是最大化的经济利益,为了能够降低成本,增加效益,这些小作坊经常存在非法排污的情况,从而导致周围居民受到污水、废气及噪音的严重干扰,此类信访案件也逐渐的增加,而且这些区域的餐饮店大多临街而建,很多都和居民楼相邻或者在居民楼的一楼经营,并未安装专门的烟道、油烟净化设备等。在经营中产生大量的油烟,给周围居民造成严重的污染,居民反映较强烈。这类餐饮服务业的油烟污染问题已经逐渐成为环境执法难点。
(三)噪音类污染的信访难点
随着城市建设快速推进,特别是道路和交通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噪声污染投诉上升。据分析,部分市政建设施工的噪音占据较大比重,特别是市政道路修缮和商住楼盘等工程,为抢工期抓进度,不分昼夜野蛮施工,加之因施工场所大多临近居民小区,建筑施工方噪声污染防治水平也参差不齐,降噪措施落实不到位,所产生的噪音对周围居民造成极大的干扰,问题形势严峻。另外,噪音类污染信访事件涉及建设、环保及城管等多个部门的管理,行政执法部门之间配合的不默契,也致使信访处理存在一定难度。
二、当前环境信访工作对策
(一)提升环境信访工作的认识,推进工作落实
坚持以正确的工作理念为指导做好环境信访工作,信访办的工作人员要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理念,在关系到人们环境权益问题的处理时,要遵循“以民为本”的原则,以全面维护社会的稳定为基准,以环境信访事项办理的专业化水平和自身的工作能力,如热情接待来电来访来信群众,用心倾听群众诉求,承办人员及时赶赴现场调查处理等,坚持做到“阳光执法”,有效解决人民群众身边的环境污染问题。同时,要进一步加大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不断提升本地区企业的环境保护意识,鼓励企业建立健全清洁生产、环境质量评价体系等,有效提升企业的环保水平,并科学应用环境金融政策促使企业积极改进,不仅重视减少环境信访案件,同时使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高度重视环保信访工作,从源头严格控制
建立问题分类台账,压实政府部门工作责任,督促各类问题及时整改,对苗头性和倾向性的环境污染问题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化解、早控制,最大限度减少矛盾上行率的发生。如针对新引进企业,以“增产不增污”为原则,严把环保项目审批关,特别是对新建、扩建和改建的项目,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进一步完善环保审批流程,实施“一票否决制”,全面禁止淘汰类的项目入驻,对限制类项目进行严格审批。针对居民区附近等敏感区域的建设进程,在环保审批过程中应按照听证程序开展工作,组织区域内的群众参与听证,积极采纳人民意见,不断完善项目设计方案,全面从严管控影响群众生活、污染环境的新、改、扩建项目。针对餐饮业,要求辖区中的规模小、数量多、分散性的个体经营者,尤其是由商铺或住宅改建餐饮店的必须设计排烟管道,尽量减少或避免油烟对周围居民的影响,对不能达到整改要求的,责令其关停店铺或搬迁,如不听劝告的则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强制其关停。
(三)全面贯彻落实环境信访工作制度,提升工作效能
不断完善与落实领导包案责任制和目标考核制,在环境信访工作中针对难点、热点问题进行全程化的追踪、督办,并建立健全问题收集“建账编号”、问题解决“督导挂号”、问题反馈“跟踪销号”的“三位一体”运行体系,集中处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污染严重的环境信访重难点案件,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落实”。认真执行信访预警、排查与研判的制度,对环境信访的情况实施定期的分析,将防范措施落到实处,避免各种群体性事件的发生。针对群众反应强烈的噪声污染、扬尘污染、畜禽养殖污染等涉及多部门问题,要形成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各级各部门紧密结合自身职责定位,持续提升环境信访案件的办理水平和办理质量。同时,严格执行信访终结制度,在处理一些事实清楚、可依法办结的却遭遇缠访、闹访的环境信访案件,应严重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终结处理。
结论
总之,环境信访工作是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的具体体现,其重点在于能及时处理人民关心的环境问题,是最直接、最现实的群众工作。我们必须清楚认识到环境信访工作的重要性,将环境信访工作摆上正确位置,切实打通人民群众满意的最后一公里,以实际行动践行“群众利益无小事”的理念,慎终如始抓紧抓好抓实。
参考文献:
[1] 环境信访的现状及环境信访投诉出现的新特点[J]. 张桂兰.科技风,2015(11)
[2] 新形势下环境信访调处中存在的问题和相关对策[J]. 刘云.环境与发展,2019(12)
[3] 处理环境信访问题的路径探索[J]. 胡锦锋.环境与发展,2019(06)
[4] 新形势下环境信访工作的对策[J]. 马井全;赵伟;马晨光;鲍晓辉;于贵淼.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