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1+X”制度的工程造价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摘要:近三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建筑行业整体发展态势下降,很多地产公司裁员或停工停产,间接或直接影响到工程造价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就目前来看,新冠肺炎疫情对建筑行业的影响主要有:中小型企业的停工停产阶段;部分企业在国家及政府相关支持下有序实现复工不复产阶段;部分企业为节约成本实行裁员、控制成本;建筑行业因为疫情普遍出现进度过慢、工期滞后问题,从而导致建筑企业运营停滞;近三年建筑业各类指标过低,很多企业就建筑房屋面积、建筑业竣工产值、建筑总产值等负数增长。
关键词:1+X;工程造价
1 工程造价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背景
鉴于建筑行业出现的各类问题,很多企业,其中包括大型房地产开发单位,通过裁员或者是控制新入职职工数量等方式减少人力成本,这间接或者直接影响到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就业。但国家出台的各项利好消息,无疑对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就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应做到与时俱进,推进数字化及信息化,以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质量,达到提升人才培养层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复合型技能人才,从而实现高水平、高质量的就业目标。
2 工程造价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政策支持
2.1 政策指引
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要完善国家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资历框架,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从宏观层面表明了国家在职业教育领域实施重大改革的态度和方略。为贯彻落实发展职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方略,教育部、财政部出台了《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
2.2 学校重视
“十四五”期间,学校多措并举,推进“双高”建设,加强“双师”队伍建设,深化“三教改革”,贯彻落实“1+X”证书制度,对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相应的培训体系进行完善,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实现五育并举,培养新时代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响应国家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新的更高要求。
2.3 改革趋势
课证融通、岗赛结合,是职业教育改革的趋势,因此需认真研究“1+X”工程造价数字化应用(以下简称“1+X”造价)相关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及岗位技能要求,对标职业技能标准及岗位需要,对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
在教学过程中将技能考核知识点融入教学全过程,将职业素养提升融入教学任务设置中。通过构建全方面思政育人格局,对教学思路进行整体策划与设计,对“1+X”证书制度下工程造价复合型技术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进一步探索,力求培养全方位人才。
3“1+X”证书制度下工程造价复合型人才培养标准的设计
3.1 精准定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立足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明确专业育人方向,对标职业岗位技能,创新工学结合“135”人才培养模式,即一条主线、三个体系、五段循环。
3.2 促进课证赛岗融通
加强各专业课课程标准的完善,提高专业基础及技能课程的教学质量,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进一步的修订,在达成专业教学目标,在提升专业技能的同时,对照“1+X”技能等级标准进行相应的改革,将专业课程的学习、相关岗位职业技能教育相统一,并在实施过程中,对课程体系建设进行创新,力争对各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创新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3.3 深化“三教”改革
提高教师业务技能,重构教学内容,加强校企合作,推进新形态教材建设,对传统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促进职业教育的“课堂革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以学生全面发展、综合提升为中心,在讲授及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提升其思政意识、对人格进行塑造,并着力养成良好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习惯。依托学习通及智慧职教、在线教学平台,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对课堂学习环境及线上学习环境进行设计,注重虚实结合,并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模式进行教学。着力创建具备一定智慧化及智能化、自主化、实践性强的教学环境,充分调动广大同学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升学生主动提出并分析问题、进而寻找答案、解决问题的技能。
3.4 构建产教研融合平台
借助“1+X”工程造价数字化应用省级师资培训基地,开展培训交流,与方大国际工程咨询股份有限公司签约校企产学研合作协议,加强校校合作、校企合作,推进专业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和社会声誉,探索并实践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路径。
4 基于“1+X”工程造价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成效与展望
4.1 教学改革目标
(1)优化人才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
2022年7月,工程造价教研室对工程造价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进一步优化课程结构,将“X”证书对应技能标准及要求与现有课程和教学内容相融合,探索实施模块化、项目化,同时能够满足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要求,将企业职业岗位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和“X”证书的技能要求相对接。
(2)以“1+X”为抓手,推进造价专业“三教”改革
在“1+X”证书制度下,如何根据“三教”改革的相关要求,培养社会需要的复合型高级技术人才?并对“如何教学、教学内容是什么、怎样提升教学效果”这一问题展开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1)实施课证融通,将“1+X”造价知识和技能点制作成活页内容,穿插在传统教材中,带动任课教师对传统教材的革新动力,鼓励开发活页式、工作任务式新形态教材或校本讲义。
(2)建立师资队伍分类培养和激励评价机制,提出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培育一支能够实施“X”证书培训工作的高水平教学创新团队。
(3)探索适宜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树立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育人理念,探索“五全育人”的路径和方法。
4.2 实现途径
(1)加强与培训评价组织合作
注重与相关培训组织及机构的交流,借助于培训机构的实践经验,充分了解专业职业技能等级的要求和标准,对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学习及教学内容、培训技能进行有机衔接。
(2)做到课证融通和书证融通
根据“X”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对工程造价专业课的教学标准进行修订,并完善相关教学和培训内容,促进培训内容与专业课程相互融合,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培训内容。
(3)对实训、实践基地进行建设
对数字造价及其他“X”证书的配套资源、认证平台同现有实训基地进行结合,根据相关技能要求,充分优化并建设相关实践条件,使其满足培训要求,并积极申报考核站点。进一步加快教学实训资源与考核资源共建共享,建设一批资源共享,融实践教学、社会培训、企业真实生产和社会技术服务于一体的高水平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4)依托校企合作进行产教融合,对教学资源库进行完善
积极组建由企业专家组成的培训师资,实现专业教师下场锻炼,并着力将证书培训工作推向社会,充分利用平台优质资源,完善专业教学资源库,融入企业新技术、新技能、新工艺、新规范,促进产教融合“双元”育人。
5 结语
工程造价人才培养方案的完善、修改、改革,要以提高教学质量及教学效果为目标,只有这样才能为社会发展提供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不断拓宽学生就业渠道及广度,不断提升就业率。根据“1+X”证书制度调整工程造价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基于“1+X”证书制度下的课程体系,开展基于“1+X”证书制度下的“三教”改革,以培养复合型高级技术人才为中心,保证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有效对接。探索“1+X”证书制度下校企深度融合新模式,总结自身办学优势,依据人才培养目标,校企双方在人才需求、人才培养、岗位技能、科技创新等多方面深入研究,共同探索实现“1+X”证书制度下校企深度融合发展新模式。
参考文献:
[1]常培,张琦.新冠疫情影响下我国建筑行业现状分析[J].安徽建筑,2021,28(09):258-259.
[2]庞玲.基于1+X证书制度的中职工程造价专业“三教”改革标准实施路径研究[J].品牌与标准化,2022(S1):128-130+138.
[3]鲍仙君.“1+X”证书制度下高职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的策略[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35(03):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