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家校合作培养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策略研究

科创媒体号
常州丽华新村第二小学

在班主任日常工作中,老师们都提出了很多工作中的困惑,反映班级里很多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不容乐观,具体表现在:课堂上自制力不强,学生对待学业懈怠,求知能力弱,同伴交往中,心理承受能力差,往往不能正确对待批评、委屈、挫折,易出现与老师、同学相对立的现象,甚至出现攻击性行为,还有部分学生敏感胆小,遇到挫折容易放弃。

在本学期的大家访活动中,我走入学生家庭,走近家长,倾听他们的心声,发现大多数家长对于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没有足够的关注度,很容易忽略小学生的心理需求或者在小学生犯错时采用粗暴的方式对待小学生,严重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而此时,家长又不能及时的对经受创伤的学生心理进行正面引导和干预治疗,这对于学生心理健康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由此可见,加大家校协同育人合力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引导学生认识自我,悦纳自我,

一、学科融合,奠定心育基石

1.课程资源渗透积极心理品质。

我们以新课程理念,改进学科教育,利用教材教学资源,在传授知识、 形成能力的同时,充分挖掘学科教材中蕴含的思想教育因素,渗透求知力、自制力、合作力、抗挫力、爱的能力等积极心理品质教育。我们开设了《丽二“心”课》系列课。学科老师利用学科育人特点开设了线上减压课。音乐学科胡云芝老师开设了《丽二“心”课--与你有约》美术老师《丽二“心”课--捕捉春天》体育老师《丽二“心”课--一起动起来》以及六年级毕业季心理调适系列活动。利用学科育人特点,结合学生成长需要进行心理建设奠定心育基石。

2.心理健康系列班队课

四年级时间管理为主题心理健康课以《打败我的拖延怪兽》这节心理队课为例,老师精心设计问题,让孩子们谈谈自己的拖延怪兽,然后画画自己的拖延怪兽,想策略怎么打败自己的拖延怪兽,在真实的情景题题中心灵也受到了冲击,与之得到了共鸣,然后老师又设计了小游戏舒尔特方格,锻炼孩子做事的注意力。在真实的生活情景中引导与学生思想实际有机结合,孩子们积极参与并发表自己的真实体验。挖掘学生内心潜能在生动有趣的心理班队课中培养孩子积极心理品质

班队活动课围绕“做时间的主人”这一话题开展一系列实践。大家制定了小蚂蚁时间规划本,有周末规划本,有小长假规划本,还有长期的暑假规划本。把潜能落实到学生生活实际,在课余生活中,学会规划,自我发展,自我约束,培养积极心理品质。

二、多彩活动,丰盈心育情志

我们把心理健康教育演化成为孩子能够理解、易于接受、与他们自身的生活成长紧密连接的、生动的体验式活动,通过两大行动——“好家风实践行动”、“好伙伴交往行动”统整学生生活的重要他人,在对话与交往中打开自己,愉悦身心,从而形成阳光开朗,积极乐观的心理品质

1.好家风实践行动

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它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的心灵,塑造孩子的人格。通过主题活动,强化“感恩父母,谅解父母”的意识。让家庭成为孩子心情的“绿色港湾”。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三项主题活动:

(1)“家风故事润心灵”主题活动。大力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家庭氛围,提炼优良家风的美德要素:尊老爱幼、兄友弟恭、遵纪守法、勤俭持家,以家庭的“小气候”温润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养成。班队课上大家以“说说我家家风”、“家风故事”、“我理想的家风”、“家风助我成长”、“父母教会我”……在升旗仪式上邀请家长讲述家风小故事,营造良好氛围,推动活动开展。

(2)“幸福家庭分享圈”主题活动。引导学生发现家庭生活中的“小美好”,学会理解家人,感恩父母,开展幸福生活分享圈主题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引导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很多学生晒出了在他们眼里最简单最幸福的事:和父母一起去中秋赏月,和父母一起旅行,父母的引导下孝敬长辈,和父母共同读书等等,通过活动,学生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感受到了父母对他的关心,也体谅到了父母劳作的辛苦,生活的不易。从而构建了良好的亲子关系,在积极营造美好家庭氛围为积极心理品质养成奠定了厚实的土壤。

2.好伙伴交往行动

基于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创设学生之间学习和交流的场域,我们从年段层面开发了“好伙伴”交往行动。

低年段以“有你,真好”主题策划了系列活动,小伙伴们一起过生日,一起开展“劳动技能大比拼”、一起阅读绘本故事、一起设计课间小游戏等,在趣味盎然的活动中学会接纳同伴,分享成长中的点滴生活,一起感受生活中的小确幸。从而更快更好融入集体生活,从中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

三、家校勠力,筑牢心育联盟

我们赋予家长为教育合伙人角色,家校同心同向,打造教育联盟,以“融通校内校外、贯通线上线下”为实施路径,针对独生子女群体以及多子女家庭中长子、幼子的心理培养。创设家长学习和交流的场域,以“心灵滋养的相互成全”来扭转家长的陈旧思想,塑造学生积极心理品质。

路径一:能量加油站:首先邀请家长走进校园,聆听专家育儿讲座。在老师、专家的指导下学习育儿策略,从只会爱到智慧爱。做一个有办法的家长。学习圈其次定期推荐育儿书籍《正面管教》《家庭的觉醒》《非暴力沟通》等,第三开展育儿日记漂流活动,家长们在分享中学习,在分享中收获,在分享中提升育儿经验。

路径二:温情圆桌派:家长分享学生成长背后的故事,家长与家长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切磋育儿经验,分享中懂得注重发挥家庭的教育功能。表扬和鼓励是孩子成长的 膏方 。平时多给孩子以欣赏的目光,就会看到孩子与众不同的长处和优点,并能增强亲子间的相互信任,有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和品质。

四、个案研究,解锁心灵密码

个案研究具有“聚焦于一点”采用多种方法,全方位地了解和描述个案,因材施教,尝试解决孩子的心理困境的特征。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建立特殊学生档案。了解特殊学生基本情况通过家访走进特殊学生原生态家庭了解家庭背景。

2、走进学生进行原因分析。从学生原生态家庭了解家庭内人际关系,和家长沟通教育方式(走进家庭去体会)关注特殊学生结交的朋友、居住地区的特点。写下特殊生对学校生活的感受、在校的人际关系。特别关注特殊学生印象中最深刻的几件事。

3、进行一对一辅导。采取方式有:①情感沟通。老师们利用各种空隙时间,沟通在每一道题目的讲解中,沟通在课间一句问候的关怀中,沟通在活动之后的唠嗑里,沟通在每一天家校联系本里。抓住学生的闪光点,给予及时的表扬,帮忙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为之付出努力,小小的碎片间隙创造师爱的神奇。 ②家校携手。透过家访,开家长会,家长学校讲座等到方式,劝说她的父母和孩子多交流,及时了解她的学习生活状况。为学生营造一个温馨、各睦、充满爱的家庭环境。

学校通过“理念认同、三课联动、培训引领、实践驱动”的运行机制,优化心理健康教育实施路径,设计内涵丰富的心育活动。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丽二的老师们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有了更大认同,同时研究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姿态更加积极主动。心健康,乐成长,拼出孩子们的心灵“绿码”。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