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西海地下医院

科创媒体号
滨州医学院

西海地下医院是八路军在抗日战争时期在莱州市程郭镇王门村建立的地下医院。地道长500余米,有6个出入口,部分地段还分上下两层。地道的存在得益于当地人民的支持和保护,使其能够保存至今。这段历史在近年得到重视,一些老人回忆并撰写了回忆录,引起中央电视台的关注,并进行了实地采访和报道。中央电视台国宝档案栏目以“胶东烽火——隐形的医院”为题,向全国人民传递了一个鲜为人知、却深具感人力量的故事,即八路军西海地下医院的经历。

该地下医院的建立是在1942年,当时抗日战争进入了最困难的时期,日本军队发动了第三次鲁东战役,对胶东地区进行了大规模扫荡。八路军的伤病员逐渐增多,他们面临着如何救治和安置的问题。经过充分的研究,八路军西海军分区决定将分散在四个县的卫生所合并到力量较强、群众基础牢固的掖县和掖南县,并逐步在王门、朱旺、西北障、南掖和南招等地建立医疗区。当地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在各个村庄挖掘地道,每个地道都有多个出入口,并设在水井、磨坊或地瓜窖内,非常隐秘。最大规模的地道位于王门村,长达500米,内设10个病房和手术室。

地道建设期间,伤员的转运也进行了秘密进行。由于日本军队的封锁,转运工作只能在晚上进行。民工们在危险的山路上翻山越岭数十公里,扛着担架转送伤员。几乎在一周的时间内,近百名伤员安全转移到了地道内。由于医院完全设在地下,而且归属西海军分区,因此伤病员和当地群众称之为西海地下医院,而内部医务人员仍然用卫生所的名称。该医院的创始人和首任领导是刘子坚指导员,后来进行了领导班子的调整,由王一峰兼任所长,另外还有一名副所长和副指导员。在两年多的时间里,有近百名八路军政工干部和医务人员在这里工作,其中主要进行战伤扩创取弹片和截肢手术的是军医张燕和医助纪平夫妇。

由于地道内的光线不充足,手术必须要在地上进行,这增加了手术的风险。医务人员在进行手术时,即使面临危险,仍能保持冷静和专注。为了确保手术的安全,地下党组织提前派出情报人员监测安全情况。在日军严密封锁的环境下,八路军西海地下医院面临着医疗资源匮乏的主要难题。由于城市中药物的获取存在很大风险,医务人员利用中草药和民间土法进行治疗,轻伤员多数只能用盐水清洗伤口,利用阳光消毒。医务人员想尽一切办法,用土法制作中药药膏,采用民间土方治病疗伤。与此同时,大家相互学习针灸、火罐、刮痧等技术,例如为破伤风病员进行针刺大椎穴,并使用蜈蚣、地龙等物品祛风止痉。为了解决蒸馏水短缺的问题,他们尝试了多种办法,最终成功制造出足够的蒸馏水。1982年,当年西海地下医院的指导员刘子坚在重游王门村时,路过医疗室时深有感触地说:“当时的条件与现在无法相比。我们的医务人员每天都在艰苦环境中钻研土方和采用土法,这些方法确实挽救了许多垂危而宝贵的生命。”

除了医药物资的不足,伤病员的康复也面临着困难。在换药时,为了防止洞顶的沙土掉落到伤口上,专人会撑起挡布。长期被困在地道中的重伤员很少见到阳光,护士们想出了通过镜子反射阳光的方法,给病人带去希望。伤病员在地道中的空气稀少,呼吸困难,护士申吉桂,她在钻气眼的过程中用了连续三天的时间,双手被血泡覆盖。这显示了她的毅力和勤奋,为了确保通气眼的顺利完成,申吉桂不惧困难和痛苦。有一天护士长王利华正在给伤员换药,听到自己刚出生的孩子哭声后,她没有立即停下来,而是继续完成了手中的任务,最后发现一只老鼠正在啃咬她的孩子。除了医生们的艰辛付出,伤病员也展现了乐观主义精神。在地道里,大家相互鼓励,一起玩下棋,分享故事。他们凭借对光明的渴望和顽强的毅力,战胜了恶劣的环境,同时也战胜了自己的内心挣扎,最终成为能够走出地道的胜利者。他们用积极的心态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互相支持、互相鼓励,共同克服了困难,为彼此带来了希望和勇气。这种乐观主义的态度不仅帮助他们度过了地下医院的艰难时刻,也成为他们努力战胜困境的力量源泉。

为了扑灭抗日烽火,日军采用了囚笼政策,设立了许多据点来压制和打击抗日力量。掖县也成为了其中的一个重点地区,设立了十几个日军据点。离地下医院病房最近的据点距离不到5公里。地下医院位于这样一个危机四伏的环境中,必须在敌人的监视下艰难地生存和发展。随着抗日活动的逐渐扩大,日军开始察觉到地下医院的存在。为了摧毁地下医院,他们经常进行扫荡行动,并豢养了大量的伪军和奸细来收集情报并通风报信。这给地下医院的人员和患者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和危险。然而,在无数次的危急关头,人民群众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筑起了一道牢不可破的铜墙铁壁,保护着地下医院和子弟兵的生命安全。他们以各种方式展示了顽强的抵抗精神,包括提供庇护、提供情报警示、揭露奸细等等。人民的支持和奉献为地下医院的存在和抗日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与保障。

1942年冬日清晨,日军接到上级任务,准备偷袭朱旺村,查找潜伏在村里的共产党员。高大娘家中有一名伤病员需要救治,鬼子踹门而入,势要对家中所有人员进行详细盘查,高大娘灵机一动,镇定自若地称躺在床上的伤员是自己的儿子,得了伤寒病,到现在仍高烧不退。鬼子一听,怕伤寒殃及自身,赶紧从高大娘家撤离。1943年5月,盘踞已久的日军在奸细的鼓吹和引导下,对掖县邱家、、刘家村进行清剿。将党员和无辜群众抓来,试图通过刑讯逼供的方式获取地道位置,任凭日军采用多么卑劣的手段,党员和群众依旧守口如瓶。在清剿王门村时,日军不放过村里的任何一户,眼看日军就要搜查到为受伤党员做手术的屋子时,身为村长的“老伪”急中生智,拿出家里的酒菜对搜查日军“笑脸相迎”,将鬼子引到其他地方“犒劳”,让正在实施手术的伤员圆满完成手术,同时也保护了村里的群众免受伤害。

西海地下医院确实是一段令人震撼的历史故事。在抗日战争期间,中国面临着来自日本侵略者的残酷侵略。为了拯救伤病员的生命,西海地下医院应运而生,成为一个真正的奇迹。地下医院的存在条件极其恶劣,敌人包围,随时可能发动进攻。面对成百上千武装到牙齿的侵略者和他们的走狗,医院地下躺着一众毫无还手之力的伤病员。敌我只隔一层地皮,敌人在地上搜寻,而医院人员则在地下为伤病员提供护理和治疗。在这两年的时间里,地下医院面临着巨大的风险,但是奇迹般地没有遭到破坏,并且没有一名伤病员因为敌情而丧生。这一点在战争史上确实是绝无仅有的。地下医院的医务人员和患者们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他们的精神和意志力无疑是不可思议的。这样的故事只有中华民族才能谱写,它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坚韧和不屈的精神。这段历史提醒我们在最困难的时刻,人们可以团结一致,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奋斗,无论是抵抗外敌还是守护生命的希望。

为了永久保留国宝档案、引导党员干部和群众传承红色基因,莱州市以2000万元进行西海地下医院的复建。朱旺村被选为复建地址,作为当年五个医疗区之一。为还原真实情景,根据史料,工程按照1:1比例重现了一些重要史实和事件。复建后的朱旺村西海地下医院展览馆占地11亩,地上建筑面积为3900平方米,地道长度超过200米,洞穴面积超过600平方米。此外,还仿照当年情景建造了多处地道出入口、水井、磨坊等设施。2021年6月29日,朱旺的“西海地下医院”展览馆正式开馆,并荣获“烟台市党史国史宣传教育基地”的称号。展览馆至年底接待了来自各地的145批次参观团队,超过9000人次。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