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蒙古文翻译中的语言技巧分析

科创媒体号
新疆日报社(新疆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新疆乌鲁木齐 830017

摘要:语言是文化传播和交流的重要载体,不同语言在表达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想要通过语言实现信息、文化等方面的对等交流,就必须要做到准确翻译。本文对蒙古文的翻译技巧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加深蒙古文和汉语之间的联结,为两个民族的文化交流提供支持,促进文化传播。

关键词:蒙古文翻译;语言翻译;语言技巧;蒙汉翻译

引言

文化交流的重要介质就是语言,而不同的语言承载了不同的文化底蕴,想要实现无差别翻译,必须要对语言背后的文化特点进行了解,并且掌握正确的翻译技巧。翻译方法和语言技巧是翻译人员在长期实践过程中所总结出来的不同语言的特点、语法等规律,这些规律可以为翻译工作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在蒙汉翻译中,除了要了解不同的民族文化知识以外,还要对不同的语言特点进行掌握,从而对语句进行正确地判断或者推理,达到信息文化传播的目的。新时期不同的民族和文化是共存的,而且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频繁,为了促进文化经济交流,本文以蒙汉翻译为例,对翻译语言技巧进行分析,从而探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魅力,让读者能够欣赏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文化特色,促进文化多元化发展。

1.了解民族文化底蕴

民族文化的差异造就了不同的语言环境,从而形成了不同的语言特色,在文化传播过程中,人们的交流也日益增多,不同的意识形态得到补充,语言和文化的融合成为一个必然趋势,但是由于语言不同,民族交流过程中的障碍很大,而且语言正是基于文化背景产生的,所以在进行翻译的时候应该要充分掌握不同语言所对应的文化背景,从而做到准确翻译。蒙古族和汉族历来就有频繁的来往,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蒙汉交流更是为民族之间的融合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1]。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有多种不同的语言,蒙语和汉语作为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两种语言,其承载了蒙古族与汉族悠久的历史文化,而历史文化的差异也造就了语言上的差异。蒙古族作为游牧民族,主要生活在草原地区,久而久之形成了典型的草原游牧文化,在民族发展过程中体现出不畏艰难、积极进取、生态伦理等思想。汉族是以农耕文化为主的一种文化形式,农民在长期的农牧活动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特色,而且还融合了多种宗教、儒家、道家等文化。在蒙汉翻译中,要尊重不同文化的特色,了解两种文化背景下的语言特点。例如,在蒙古族婚礼上会有许多特定的仪式和传统,在对这类社会事件或者新闻进行报道时,首先要了解蒙古族的婚礼特点、民俗传统、仪式等,再用汉语形式表达出来,给读者传递出正确的信息,以免出现文化传递方面的阻碍。

2.把握蒙汉翻译的语言技巧

正确把握蒙汉翻译的语言技巧,是从语法、词汇等比较实际的角度出发,让信息实现对等交流,从而使译文读者了解到不同的文化特色。蒙古族的语言是一种比较复杂的语言,包括蒙古文和科尔沁蒙古文等方言,而且不同的方言具有自己独特的语法规则、语音和词汇等也有不同,与汉语的统一化相比起来有很大不同。因此在进行蒙汉翻译时要具备良好的蒙古语基础和汉语基础,从而准确传递信息。需要注意的翻译,翻译不仅仅是语言上的转换,更重要的是以文化为基础的文化转换,直译、意译、音译、改编等,都是翻译的常用技巧,在翻译的时候可以使用多种不同的翻译方法来传递这些文化信息。

首先在词义选择方面,蒙古文的词汇基本都是多义词,翻译的时候必须要结合不同的语境掌握这个词汇的含义,从而选择正确的汉语来表达。例如对于一些专用名词,比如人名、地名、报刊名、作品名等等,用来表达每一个事务或者事件发生时的情况,专有名词的翻译是蒙古文翻译中的一个难点,也是很容易出错的地方,在对这类文字进行翻译的时候必须要结合上下文的实际情况以及历史背景,准确翻译出专有名词[2]。例如“Irgen-ü Yamu”这个词,如果翻译成为中文最恰当的是“民政部”,但也可能会出现“民众政务部”、“民众行政部”等不同的翻译内容,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对“民政部”这一概念的理解差异,有的翻译人员更了解专有名词所对应的政治、经济、社会等内容,所以能够选择更准确的词汇来翻译文本内容。

其次是在词义转换方面,转换词义需要在理解蒙古文词汇的原始意义基础上,根据汉语的习惯引申出相应含义,或用反义词语译出,即翻译中常用的正文反译、反文正译技巧。需要注意的是,在蒙古文的翻译领域中存在一个比较显著的问题,即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在进行翻译时候就很容易出现混乱情况。对此,在蒙古文翻译中应该要建立统一的语言标准和规范,从词义转换的角度来看,对于一些常见的翻译场景,可以使用统一的翻译方法,从而使得整个翻译过程变得更加规范,使译文内容更容易被理解。

第三,词语要简洁明了,可以多使用单义词,少用多义词,任何语言之间的翻译都应该遵循这一原则,尽量避免将译文复杂化。与蒙古文相比起来,人们接触汉语更多,对汉语的熟悉程度更高,在翻译时应该要尽量使用最简单的能够表达蒙古文含义的词汇来进行翻译,给读者传递出简洁明了的信息。如“Monggol-un Irgen-ü Agar-un Tegegebüri-yin Kompani ”简称是MIAT,翻译成为中文就是蒙古民用航空公司,按照汉语的语法习惯可以将其翻译为“蒙古民航公司”或者“蒙古民航”,这样的翻译更加简洁,让读者在阅读的时候可以更快地抓住文章的核心含义。

第四,对不同语言特点进行分析,结合受众使用语言文化的特点进行翻译。在翻译过程中,应该多了解译语文献中的相关译文,以此为参考依据,吸取不同语言文化中的精髓,并且要顺应时代的变化,创造出更多富有生命力的新词汇,从而丰富词汇量。通过对蒙古语和汉语进行深入研究发现,在进行翻译的时候针对不同的内容,翻译习惯也有些差异。例如在对蒙古语地区的山水名称进行翻译的时候,尽量会选择含有表示山水意思的词汇,比如在音译水名时会选择带有三点水偏旁的词汇,在音译山名时会选择带有山字偏旁的词汇,这种翻译方式充分结合汉语人群的语言使用习惯,不仅做到用词精准,还保证了语法精准。

第五,多用译语词汇,少用外来词汇。语言的翻译本身就是文化交流的过程,在翻译时应该尽量使用译语词汇,对于舶来词尽量少用,以保证译语的纯正性。因为当前的社会是一个全球化社会,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尤其是随着网络不断发展,新的词汇不断诞生,而且很多外来词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注入到我们的语言当中,在选择翻译词汇时尽量选择译语所对应或者常用的词汇,对于外来词尽量少用。

结语

综上所述,蒙古文的翻译不仅仅是蒙古语和汉语两种文化语言上的转换,更是文化上的交流,文化差异是影响翻译效果的重要因素。翻译是以文化交流和信息传递为目的的,在整个翻译过程中都应该要对不同的文化背景进行了解,并且掌握不同语言的特点和规律,掌握正确的翻译技巧,从而使两个不同民族读者能产生联结,促进两个民族之间的问候交流。

参考文献:

[1]包嘎日.蒙汉翻译中的民族文化与语言技巧研究[J].中外交流,2021(06):849

[2]高娃.论中文专有名词的蒙古文翻译原则和方法问题[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1):83-87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