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碳达峰碳中和愿景下广西绿色金融发展路径研究

科创媒体号
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南宁 530028

摘要:绿色金融创新发展有利于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我们需要结合广西绿色信贷、投放行业等诸多方面的不足之处,了解有关部门支持力度不足等问题,找到相应的解决措施,加强对绿色金融发展动力的促进,快速实现生态目标,加速对新发展理念的提出和巩固建设,统筹引领机制,做好强化建设,注重金融产品和理财服务的创新驱动,快速打造人才梯队和人才队伍。本文围绕着碳达峰、碳中和愿景下广西绿色金融发展路径展开论述,希望为有关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碳达峰碳中和;绿色金融;发展路径

引文:绿色金融的优势在于支持环境改善,提高对气候变化的调节能力,提高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也就意味着绿色金融路径无论是对环保、节能还是对绿色交通、建筑行业等多领域都有益处,有利于团结项目投资,缓解项目运营风险。绿色金融可以被定位为一种特殊的金融服务,除了拥有普通金融的产品功能之外,它还可以促进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我国曾定下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一宏伟的诉求,需要加强对绿色金融的普及和发展力度。近些年来,广西省对绿色金融的发展展开了探索,并通过尝试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是和沿海地区及发达城市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我们需要以广西省绿色金融发展情况为例,找到适合广西省绿色金融的发展路径。

一、影响广西绿色金融发展的因素

(一)缺乏绿色发展观念

广西省重视发展冶金业、木材加工、建筑业,这些行业都属于传统高耗能行业,有些行业甚至涉及到环境污染问题,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业自身环保意识有待加强,企业没有从根本上去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生产废气、废水、废渣排放经常存在超标的情况,环境督查效率也不高,提高了企业生产经营的风险,从而也让商业银行不敢开放信贷决策[1]。近些年来,广西省木材加工行业就产生了大量的大气污染,采取的措施是错峰生产、限产停产,有些企业没有达到环保指标就会面临行政处罚,也有一些企业由于行政处罚造成资金链断裂,影响实际生产经营效率,同时也会提高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

(二)行业标准太过笼统,缺乏绿色储备项目

当前广西省绿色金融业务发展速度整体较快,但是有关书面文书和标准的制定明显滞后,这已经成为一个问题,出台的政策性文件在思想上过于宏观,缺乏可操作性,有些重点规则阐述并不细致就导致商业银行很难对绿色项目的指标展开界定,存在一定的理解偏差,也让双方的供求难以达到平衡和契合,使项目对接效率一降再降,也会导致符合投放政策的绿色储备项目越来越少。

(三)激励政策不完善,工作共享机制不健全

首先,政府和银行对于绿色信贷实施效果缺乏明确的奖励机制,主体考察缺乏实质性,担保政策和风险补偿制度建设还有待完善,这些情况会影响到绿色银行信贷业务的发展势头。有些企业质押不足或抵押物不足,无法达到银行贷款的标准审核门槛不利于融资;其次在信息披露形式上不太规范,其主要原因是共享机制建设不健全,强制性不足,有些地区没有建立具有普适性的绿色企业名单和信贷项目推荐库,商业银行信息资料又不能完全共享,导致项目资料检查成本不断上升,信息不对称还会导致绿色信贷业务的可行性和可信度变差[2]。除此之外,绿色金融产品种类较为匮乏,服务创新模式不足,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这也就意味着绿色金融产品还要在创新方面进一步提升,在融资服务模式上没有全面实现对不同的企业执行不同的政策,扶持模式较为单一,绿色产业优化升级方面仅仅支持单一产业转型,没有对双碳目标的实现展开倾斜。

二、碳达峰碳中和愿景下广西绿色金融发展路径

(一)倡导绿色发展思想,加快产品创新与升级

政府有关部门需要加强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环保思想和口号的号召,培养全民遵守的发展理念,让人民认识到绿色的重要性,结合广西地区实际情况制定绿色发展路径和规划,在围绕辖区之内的产业链展开产业升级和转型调整,坚持以问题作为导向,围绕全省全市绿色特色产业、清洁能源产业和节能环保产业作为主要内容,解决企业规模小这一劣势,找到适合小微绿色信贷客户贷款的评估方法,激励商业银行加快对绿色信贷客户放款的脚步;其次,需要加快产品创新和升级,推动绿色金融体系完善和建设。针对产业低碳环保的绿色特点,在开发产品的时候和额度定价的时候可以为企业量身定做,根据企业的营业额以及其他不同情况展开额度定价,满足各类绿色产业项目的融资,要求引进来和走出去相互结合,借鉴广东浙江沿海地区的先进经验,鼓励广西当地地方法人机构、保险机构、证券金融机构参与到绿色实践和探索中。当然也要加快相关人员、培训组织、机构部门合作,提高绿色金融工作人员的综合实力。

(二)前置化绿色标识,打造绿色项目机制

首先要前置化绿色标识,建立健全绿色产业项目库,政府有关部门尤其是职能部门要发挥自身作用,加强对绿色边界产业的清理,完成项目绿色标识工作,在可行性批复研究阶段可以确认项目是否属于绿色产业,这样的方式有利于提高绿色信贷的放款效率,有利于发挥政府政策和资金投向的作用,便于金融机构针对绿色产业项目展开针对性升级;其次,要打造绿色项目机制,加强对绿色信贷财税减免优惠机制的进一步贯彻与落实,检测其落实效果,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可以适当降低补偿门槛,提高补偿额度[3]。通过差异化的政策可以使企业这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被激活,使社会资本金融机构都能积极参与到绿色产能转型升级中,提高能动性。同时要加强信息披露制度和信息共享机制的建设,无论是银行企业还是环保部门,需要加强对信息披露要求的统一规划,建设透明合规的强制披露政策,建设绿色金融服务平台,通过定期或定阶段举办会议的方法,使绿色信贷政策的信息实现共享,提高信息对称率,为广大受众营造健康的绿色信贷环境。除此之外需要加强考核与监督力度,使产业发挥正向引导和激励作用,要做好监督考核与绩效考核,使绿色金融行业的秩序得到不断规范,推动金融机构内部考核机制的健全。

(三)探索多元化金融模式

多元化模式对于绿色金融行业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多元化的金融产品则需要配套的支持模式,除了传统的绿色贷款绿色保险之外,还要探索投贷结合、债贷联动等非信贷支持形式,这样的形式有利于对绿色融资租赁形式和绿色信托方式展开创新,也可以利用绿色金融产品展开抵押、质押、担保等不同的业务,使各类包含环境权益相关的融资工具得到发展,最好让政策匹配到不同的企业,提高政策实用价值。同时要对融资渠道持续拓宽,重点领域和行业需要降低民间投资准入门槛,政策和基金则要朝着社会参与的方向发展。比如可以采用PPP投资融资创新模式,查看现金流和基础设施是否权属清晰,有稳定持续的收益,可以筛选一部分优质资产使基础设施存量资产得到盘活,充分利用资本对外开放的时代机遇,促进多边金融机构交流与合作,吸引境外资本入驻,支持绿色项目建设持续发展。

结语:综上所述,在碳达峰、碳中和的愿景和视角下,广西发展绿色金融的道路需要持续而稳定,解决传统绿色金融发展的限制性因素,倡导绿色发展思想,加快产品的升级,同时要做好配套工作机制的建设,探索多元化金融模式,使绿色标识前置化,提高项目的发展质量。

参考文献:

[1]韩丹,王瑞祥,马鸿翔.碳达峰碳中和愿景下绿色金融的现实困境与发展路径——以甘肃省定西市为例[J].甘肃金融,2023(01):50-52+76.

[2]覃安柳,肖丹然,莫建峰等.广西绿色金融与绿色产业的耦合协调度分析[J].市场论坛,2022(04):63-71.

[3]苏露.碳达峰碳中和愿景下广西绿色金融发展路径研究[J].市场论坛,2021(12):24-29.

基金项目:2023年度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院级立项项目:“双碳”目标视角下广西与东盟绿色金融合作路径分析(项目编号:XY2023ZC12)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