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工业4.0背景下基于计算思维的信息科技“产学研创落”一体化科普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摘要:在新型教育模式的构建中,传统培养模式下的计算机人才已经无法满足当代社会的需要。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崛起,许多行业都需要能够掌握新技能的人才。计算思维的信息科技“产学研创落”一体化科普课程的开发作为推动"工业4.0"的重要力量之一,应该顺应智能发展的趋势,在培育计算机人才的同时融入智能化、数字化的知识体系和框架。把未来培养创新性计算机人才来作为着重点丰富教学资源,在计算机教学体系中融入科技方面前沿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大力发展“产学研创落”协同培养人才的教学模式,为我国培养出更加优秀的计算机人才。
关键词:工业4.0背景;计算思维;产学研创落;一体化
一、工业4.0背景下“产学研创落”一体化科普课程的开发的必要性
党的二十大明确指出要"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支持技术领先的设计企业联合产业链上下游建立研发设计与生产制造融合发展的产业创新中心。随着智能机器人、智能终端、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重点领域的迅速发展,材料科学和智能终端等知识成为当代计算机人才必须储备的一部分。随着时代的智能化和数字化,高校院所培养人才的模式也应该做出改变,当前计算机、互联网的联系非常密切,学生在学习时需要依赖于计算机软件辅助利用互联网传送,因此工业4.0背景下基于计算思维的信息科技“产学研创落”一体化科普课程的开发势在必行。
二、工业4.0背景下“产学研创落”一体化科普课程的实践价值
(一)为开展实践教学助力
工业4.0背景下产学研一体化科普课程在计算机专业的应用能够高度提升教学效率,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也就是说产学研一体化教学能够为计算机专业的时间教学提供助力。(1)教学目标与企业需求对接,从企业的需求出发,结合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确立的课程的教学目标更具有实用性,更接地气。(2)教学内容与企业的生产相关联,通过实际中企业生产的相关案例进行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让学生学的专业知识紧跟社会企业的需求,为后续的顶岗实习打下专业基础。总之,从计算机课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上实行产学研一体化,是当下计算机专业的迫切需求。就工业4.0背景来说,产学研一体化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满足当前教育领域以及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计算机专业作为一门对实际操作能力水平要求极高,实践性极强的学科,构建产学研一体化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实现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通过与企业联合,学生能够将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应用,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反复尝试,最终形成一套个性化的、符合实践要求的实践方法,提高了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同时,学生在企业中的接受实践教学,能够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得到专业的行业准则的规范,使学生能够切身的感受到行业标准的严格。
(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工业4.0背景下基于计算思维的信息科技“产学研创落”一体化科普课程的开发,需要教师充分挖掘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综合性特点,合理利用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进行培养与提升,进一步使学生的实际能力上升到更高的水平。(1)专业能力的提高。在产学研教学模式下,学生对计算机专业学科的综合运用的要求较高,既要学生了解相关基础知识,又要求学生掌握实际操作能力。(2)专业素养的提高。学生必须树立正确的三观,具备严谨的工作作风,严格遵守实训生产的要求,不怕苦不怕累的艰苦奋斗的精神。(3)自主学习,提高创新能力。在具体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努力提高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能够主动在实践中向专业的企业工作人员学习,在有不懂的问题时能够及时提出,完善自身不足,进而使学生在未来走向社会时能够以更加积极的心态投入工作。
在互联网、大数据的冲击下,企业对j计算机人才的要求逐渐提高,因此对于高校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和实践能力要求较高。工业4.0背景下也着眼于这一问题做出调整,在人才培养的方案上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邀请业内专家开展讲座并建立课程实践中心,安排教师指导学生多多参与企业实际项目,使学生开拓视野提高实践的能力。“产学研创落”一体化科普课程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安排学生参与设计类竞赛和国家级的创新创业比赛,让学生在竞赛中交流成果,培养计算思维。
结束语:
综合来看,工业4.0背景下基于计算思维的信息科技“产学研创落”一体化科普课程的开发与实践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对于强化学校科研水平也提供了有效助力,同时也能够使学生在产学研一体化教学模式中成为高质量技术型人才,成为社会和市场发展的重要人才资源。
参考文献:
[1]聂晶.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分层教学探索与实践[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9(01):43-46+2.
[2]张荣荣,田钧,黄润.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BRT教学模式改革探索[J].计算机时代,2020(09):65-67.
[3]蒋元芳,曹树国.面向专业的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探索与实践[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20,25(06):117-119.
[4]何思文.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0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