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新时代人才培养目标的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创新改革新举措研究

教学实践媒体号
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10

摘要:为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目标,本文分析了高等数学课程本身的意义和价值,以及目前所面临的现状和问题,并结合自己在实际教学中的教学经验,在教学内容、教学案例、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创新改革的新举措、新见解。

关键词:高等数学;人才培养;创新举措

高等数学作为高等院校中最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它融基础性与应用性于一体,对新时代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越来越多高职院校由于看不到高等数学对于后续专业课学习的直观作用,便通过缩减课时、取消课程等方式淡化高等数学课程对于人才培养的参与度,降低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本文立足于高等数学课程本身的意义和价值,探讨目前课程所面临的现状,以及反映出来的问题,并提出一些教学内容、教学案例、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新举措和新见解。

一、高等数学的意义和价值

有很多人甚至是从事高等教育的教师、学者对于高等数学的认识仅限于众多基础课中的一门,往往忽视了它的意义和价值。实际上,高等数学不仅是一种知识, 而且是一种素养;不仅是一种科学, 而且是一种文化;不仅是一种工具, 而且是一种思维模式。总之,高等数学在培养高素质科学技术人才中具有其独特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为什么说高等数学是一种素养呢?这里的素养,可以理解为数学素养,甚至是科学素养,它可以概括为数学素质与能力,包括: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判断推理和数据处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学能力等。目前,数学素养也在逐步延伸到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或者说是科创能力。科创能力对于当今乃至未来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所造成的影响早已是不言而喻。

因此,高等数学对于大学生而言早已不是单纯的一门具有显著的抽象性、严密的精确性、广泛的应用性的基础课程,它的开设更多地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它的隐性教育作用非常大。同时,高等数学课程和其他课程在学生素养提升、能力培养方面的效果绝对是不一样的,这是由高等数学课程的内容特点决定的,数学课程内容有着强烈的科学性、系统性与严密性,这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比拟的,因此在育人功效上也是不能代替的。

二、高等数学课程所面临的现状与问题

(一)授课对象层面

随着国家建设的发展,我国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在加大,职业院校不断扩招,学生人数与日俱增,这必然导致学生整体的学习基础与学习能力较以往有所下降,同时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进入了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参差不齐。此外,高职院校学生的数学基础较为薄弱,对数学的兴趣也不够浓厚。因此,课堂中经常会出现上课玩手机、“敷衍式”听课等现象,课堂整体状态较散漫。

(二)整体教学层面

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对部分高等数学授课教师的观察和调研,发现高等数学的教学整体存在以下几点现状:

课程内容过多遵循“简单够用”原则,导致学生对于基本数学理论缺失。如:针对“函数的连续性”章节很多教师考虑其理论性和抽象性选择不对本节进行授课,可是缺乏了函数连续性的了解,学生在学习导数时就将出现“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现象,这并不利于学生思维、逻辑性的培养。

将学生对于课程内容掌握的衡量标准过多倾向于是否掌握相关运算能力,忽视了数学理论知识对于学生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实际问题对于学生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塑造。

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比较单一,缺乏层次性和多样性,与目前主流的教学技术衔接不够紧密,无法很好地支撑学生能力素养的提升。

三、高等数学教学的创新改革新举措

(一)分层分级设置课程内容,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培养需求

考虑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特殊性和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性,高等数学课程的内容设置既要符合职业教育特色,又要兼具实用性、目的性和针对性。这就需要高等数学教学内容既要在“枯燥”“乏味”中增添一些“趣味”,这些“趣味”便来自于真实的生活世界和学生的专业领域,又要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目标。因此,可以将高等数学课程分为三个区块:基础区块、实用区块、升华区块。其中,基础区块是高等数学中的一些必备的基础内容,所有学生均需掌握;实用区块的教学内容及案例主要体现为实际性和专业性,所有内容都要体现一个“用”字,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我身边”,专业性部分可由数学教师和各专业课教师共同研讨确定,结合不同专业的需要选取相应的内容;升华区块主要针对一些想要参加比赛、专升本等计划继续深造的学生而选取的相关内容。

(二)合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高等数学由于其知识内容的复杂性、抽象性,单纯运用传统的板书及课件有时无法让学生切实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运用Matlab、Mathematic、Graph、Geogebra等现代技术软件,针对一些复杂的知识点进行直观化的呈现。如:教师可以通过软件演示函数在一点处的切线的形成过程,促进学生对于导数定义和几何意义的理解;还可以通过软件演示当曲边梯形分割加细时,矩形面积和与曲边梯形面积的关系,以强化学生对于定积分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创新教学环节,助力新时代人才培养

完整的教学课堂涉及的环节众多,因此,创新教学环节可以从以下多种路径出发。首先,可以创新教学设计,主要体现在“课程思政”理念、“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观念等方面的设计,切实做到既要教书又要育人,传达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教给学生处理问题的方法和智慧,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其次,可以创新教学方法,如:创设情境法、任务驱动法、分组协作法等,学习动机的合理设计,可以使学生自主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开设高等数学课程,除了让学生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运算、统筹等多方面综合素质能力。因此,在新时代人才培养目标的背景下,授课教师必须转变思想、持续改革,才能够充分发挥高等数学在新时代人才培养中应有的作用和价值。

参考文献:

[1]刘彩虹.深化产教融合背景下公共基础课程创新改革发展研究[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04):32-36.

[2]秦娟.浅析大数据背景下高职数学的信息化教学[J].科技风,2017(09):48.

课题来源:2021年度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校级课堂革命课题“提质培优背景下高等数学‘双引擎立体式’创新型课堂实践探究”;内蒙古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基于教学质量提高与素养提升双引擎下的高职高等数学教学模式探究”(NZJGH2021016)。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