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武术非遗文化的文创产品设计实践

数字信息化媒体号
1.西京学院 2.陕西中医药大学


打开文本图片集

< a rel="example_group" title="Custom title" href="http://img.resource.qikan.cn/qkimages/d65b/d65b202307/d65b202307249-2-l.jpg">

摘要:目的:对武术非遗文化进行提取和概括,将武术非遗文化进行视觉化转换,设计文创产品以继承和弘扬非遗文化。方法:通过对武术非遗文化进行分析、筛选和概括,并对文创产品的设计要素进行分析,从而进行文创产品的设计实践。结论:基于武术非遗文化的元素提取与设计为非遗文化走向市场,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借鉴意义。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武术;文化创意;文创产品设计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逐渐更加关注个人身体健康和追求丰富的精神文化。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中的瑰宝,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开始关注、认可、喜爱和传承它。本文从陕西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提取武术非遗文化的精神内涵、文化内容和特定拳种(红拳和太极拳)的元素,设计武术文化主题的文创产品,促进陕西武术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1.体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武术是中国文化的国粹,是历史发展中存留的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亦是全国乃至世界具有中国代表性识别的文化之一[1]。陕西西安是武术的发源地,也是驰名中外的武术之乡,在弘扬和传播推广武术文化方面做出了许多贡献。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文化大交融背景下,我国传统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和冲击,许多优秀传统武术项目的武术文化特性慢慢消失,优秀的传统拳种也面临严重的传承危机。自从近年来国家重视并不断推出创新驱动战略、文化创意战略等政策,我国文创产业日渐强大,以传统文化为核心的文化创意产品迅速发展,武术类非遗文创产品也可以多维度、更全面的推广武术文化。

2.武术非遗文创产品

文创产品的魅力在于能够充分体现出特定地区和时代文化的内涵和特征,并具有独特性和唯一性。设计艺术与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是历史的潮流,也是未来艺术设计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文化与设计的结合有助于提升产品的附加值,有助于引起消费者的注意,从而形成独特的产品品牌[2]。本文从陕西武术非遗文化中的红拳和太极拳拳种中,总结其特征元素进行文创产品设计,促进陕西体育类非遗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使武术非遗文化真正融入日常生活之中。

3.武术非遗文创产品的设计实践

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大家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独特的文化是树立文化自信的一个重要途径,将武术非遗文化以创新设计的手法实现产品化,通过设计与时俱进的具有武术文化内涵的新产品,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武术拳种,增强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群体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

3.1色彩设计

色彩在文化创意产品设计过程中可以说是一种符号,传递着某种意义,色彩的情感体验来源于物体固有色的影响,它使人看到这一颜色时产生联想并激发出一定的情感体验[3]。色彩选择可以以红色与黄色为主,白色与蓝色为辅助的颜色。

3.2图形化设计

武术非遗文化符号的筛选与概括,主要以人们对于红拳和太极拳等拳种的理解为基础,提取其精神、礼仪、内容等方面进行梳理和总结。通过采用象征法与递进法对陕西非遗武术项目中红拳与太极拳的文化符号元素、武术的精神文化内涵、红拳及太极拳的标志性动作招式进行图形化设计(见图1)。

3.3设计要素分析

设计一件或一系列文创产品,应从产品的外观造型、功能与结构体现出产品传递的历史文化特色、文化内涵与意义、产品的实用功能与文化价值,并通过艺术设计的手段对武术非遗文化进行开发和利用,挖掘相关武术精神和拳种内容资源。

外观设计主要是关于产品的外在形态,通过产品的形状、色彩、材料、表面装饰等方面,唤起消费者审美及使用体验,使产品具有亲和力和文化传播价值。将武术精神文化与日常日用品相结合,让武术非遗文化换一种形式走入大众的视线,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扩大文化的传播途径。色彩的提取也可以从众多武术相关产品中进行挖掘,如武术服装常用色彩、武术器械及相关装饰物色彩、武术用品色彩等。文创产品的核心和创新点是功能,武术非遗文创产品的设计不仅需要挖掘和结合武术文化元素也需要和特定品类的产品功能进行融合,兼具美观和实用价值。

将书法文化与武术文化相结合,以武术的精神文化内涵为侧重点,文具系列文创产品设计包括钢笔、圆珠笔、笔盒、墨水瓶、橡皮擦和回形针的设计,在产品的外观设计上选择黄色为主色调,符合木制、竹制材料的色彩特征,笔盒的设计既可以放置和收纳笔,也可临时作为笔搁使用,兼具文化审美价值和实用功能。

4.结语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着培养高尚品质、增强坚毅意志、提高自我修养的优良特点。对武术非遗文化的符号和元素进行提取,在此基础上进行设计研究和创新,并使之契合当代人的生活需求、审美观念、精神追求。通过总结和提取相关特征,对武术非遗文创产品设计提出一些思路和设计探索,企望为陕西体育类非遗文化的传承创新出谋划策,同时对非遗文化中武术项目文化的推广传播、合理利用、设计开发、设计创新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王雪.“文化自信”视域下武术文化传播的策略研究[J].中华武术(研究),2018(6):38-40.

[2]王伟伟,胡宇坤,金心,杨晓燕.传统文化设计元素提取模型研究与应用[J].包装工程,2014,35(6):73-76.

[3]柳沙.设计艺术心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第263页.

作者简介:张楠,女,汉族,1993年7月,陕西西安,硕士,西京学院,助教,主要从事产品设计、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研究,西安,710123。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