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新时代民办高职院校教师执教能力提升研究

信息数字化媒体号
山东圣翰财贸职业学院 山东省济南市 250316

摘要:高职院校教师承担着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新时代对高职院校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除了基本教学能力,还应具备科研、创新能力,以及数字化技术应用能力。本文结合个人所在学院的教师现状,对新时代高职院校教师执教能力现状进行研究和分析;同时结合时代要求,提出了新时代高职院校教师执教能力的内涵和标准;通过研究探讨,寻找一条改变现存问题,提高教师执教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以提高新时代高职院校教师执教能力,全面提高新时代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新时代;高职教师;执教能力;提升研究

引言

在高职教育迅速发展的今天,培养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是高职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发展高职教育的重要保障。然而,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参差不齐,发展极不平衡。有些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年轻化,教学能力水平无法满足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因此,如何提高现有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素质水平,如何培养一支既有高技能又有高素质的优秀教师,是很多院校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1新时代高职院校教师能力提升研究意义

现代职业教育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服务一线,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并促进全体劳动者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类型。自2013年以来,我国相继出台各种文件政策,提出对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划及发展要求。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2022年国家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对于高职院校教师能力培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高职教育教师能力提升势在必行。在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同样提出要加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培养。加强教师培养培训,建设一批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和教师企业实践基地,积极探索高层次“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加强教师专业技能、实践教学、信息技术应用和教学研究能力提升培训,提高具备“双师”素质的专业课教师比例。

因此,作为高职院校,应该结合学校实际情况,通过各种渠道提高学校师资队伍的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从新时代的视角出发,研究并提出高职院校教师执教能力发展提升路径,为更多高职院校教师培养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2民办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2.1 教师队伍发展现状

结合对个人所在学院师资队伍情况,对目前高职院校教师现状进行了分析。高职院校的青年教师大部分不是师范类专业毕业,尤其是专业课教师,没有经过系统的教育教学培训,加之青年教师教学经验不足,缺乏企业工作经验,因此教学能力参差不齐;同时青年教师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的途径不够,教师科研参与较少,科研水平不高,从而影响了高职院校的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

2.2 问题分析

根据现状研究分析发现,目前民办高职院校普遍存在教师年轻化的现象。首先,由于师资紧缺,教师承担教学任务繁重,每人每学期兼上多门课,很难保证充分的备课时间,更没有时间去做科研,执教能力提升较慢。其次,教师培训特别是对年轻教师的培训不及时不到位,影响了教师能力提升的速度;再就是学校没有系统的教师培养机制,无法形成完善的教师发展和教师能力提升路径。

3新时代高职院校教师能力标准及提升路径

3.1 新时代高职院校教师能力标准

对于教师执教能力的界定,有着各种不同的方法。在此结合新时代对教师的要求,将高职院校教师的能力标准概况为4个方面,即基本教学能力、思政育人能力、创新能力和信息化教学能力。其中基本教学能力包括理论教学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而对于高职院校教师,强调“双师”能力,因此实践教学能力和理论教学能力同样重要。基本教学能力具体又可分为教学设计能力、课程标准制作能力、教学组织和教学评价考核能力等。高职院校教师能力提升,就是要围绕以上教师必备的能力,寻求高职院校教师能力提升的路径。

3.2 高职院校教师能力提升路径

(1)开展多维培训,完善培训体系

建设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搭建培训平台,构建教师教学发展体系和服务体系,完善校内培训体制;其次,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校外各类培训,中包括教学能力提升、教科研能力提升培训、企业实践、跟岗访学等;再次利用好网络平台,组织教师多参加线上专业的培训。

(2)开展教师竞赛,健全竞赛机制

落实教师竞赛制度,每年常态化开展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全面考察教师综合素质,真实水平,全面提升教师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课程标准开发能力、教学评价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3)发挥党员作用,实现双融双促

教师党员应该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引领思政教育和教学工作。教师党支部应该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开展党建业务“双融双促”活动;鼓励党员教师首先积极参与学习和培训,努力提升个人能力,特别是思政育人能力,然后带动其他老师提升,最终实现师资队伍的整体提升。

(4)深入产教融合,提高实践能力

高职院校对教师实践能力的要求比较高,专业教师需要对企业工作流程有非常深地了解,那么校企合作的平台就非常关键。企业能够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引领新技术的发展。通过校企深度融合,将企业生产实际引入课堂教学,从而改善教学效果。学校教师应定期到企业参与实际工作,熟悉工作流程,学习最新技术,提升实践能力,从而应用到教学实践中。

(5)利用数字技术,提升数字素养

根据数字化教育转型的要求,新时代高职院校教师需努力的数字素养,应能够具备使用数字技术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能力,以适应数字化时代的发展。首先,学校应完善教学网络平台,丰富网络教学资源,供教师用于教学。同时,教师本身需要加大学习和参与培训力度,努力提升个人使用各种数字设备、软件工具以及各种网络资源的能力。

结束语

以上是在目前国家对于职业教育高度重视,不断加快师资队伍建设和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结合个人所在学校的师资情况,对当前各高职院校教师能力进行了现状分析,并提出存在的问题,通过研究找出了提升教师执教能力的路径方法,望能为今后教师个人提升以及学校师资培养提供一定的思路参考,也为高职院校教师的全面发展提供方法借鉴。

参考文献:

[1]顾瑞鹏,丁俊,陈静,汤泉.高职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创新保障机制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3年2月

[2]姜运龙.高职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内涵、挑战与路径[J].教育与职业,2021年5月

[3]张虹.何辛,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路径[J].辽宁高职学报,2023年4月

[4]王凌燕.“互联网+”时代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年6月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