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契约学习法的链式亲情护理对脑梗死运动障碍患者心理适应性、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基于契约学习法的链式亲情护理对脑梗死运动障碍患者心理适应性、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抽取我院2019年1月-2022年4月间收治的86例脑梗死运动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双色球法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常规护理)与研究组(43例,基于契约学习法的链式亲情护理),比较两组心理适应性评分、AP-GAR评分、FMA评分、ADL评分及ESCA评分。结果:护理1、2个月后,研究组心理适应性评分、AP-GAR评分、FMA评分、ADL评分及ESC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契约学习法的链式亲情护理可有效提高脑梗死运动障碍患者心理适应性与自护能力,改善日常生活能力与运动功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契约学习法;脑梗死;运动障碍;链式亲情护理;心理适应性;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and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chain kindred nursing based on contract learning on the psychological adaptability,motor function and daily living ability of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with motor disorders.Methods:86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with dyskinesia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9 to April 2022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43 cases,regular nursing)and the research group(43 cases,chain nursing based on contract learning)according to the bicolor method.The psychological adaptability scores,AP-GAR scores,FMA scores,ADL scores and ESCA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After one month and two months of nursing,the scores of psychological adaptability,AP-GAR,FMA,ADL and ESCA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The chain kindred nursing based on contract learning method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sychological adaptability and self-care ability of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with motor disorders,improve their daily living ability and motor function,and has clinical value.
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进行加快,脑梗死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调查显示,脑梗死致残率高达86.5%,近50%患者生活无法自理,对患者生存质量造成严重影响[1]。报道指出,大脑具有损伤后复原的能力,脑梗死后及时接受学习与康复训练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甚至恢复患者运动功能[2]。然而,脑梗死患者往往无法在短期内接受、面对疾病,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与早期、持续的康复训练,导致功能恢复效果受到影响。契约学习属于培养学习者自我学习能力的工具,可有效调动学习者兴趣,提高其自我学习能力[3]。链式亲情护理有利于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变,使其能够积极、勇敢的面对疾病[4]。本次研究将契约学习与链式亲情护理联合应用,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2年4月间收治的86例脑梗死运动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对心理适应性、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抽取我院2019年1月-2022年4月间收治的86例脑梗死运动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组标准:①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②符合脑梗死相关诊断标准[5];②伴有肢体功能障碍;③病程≤6个月,生命体征稳定,可正常交流、沟通。排除标准:①伴有意识障碍或处于脑梗死急性期者;②存在认知、视听、精神障碍,无法配合完成量表评估者;③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按照双色球法将86例脑梗死运动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蓝色球43例作为对照组,红色球43例作为研究组。对照组患者基线资料:男25例,女18例,年龄44-76(61.72±8.42)岁。研究组患者基线资料:男23例,女20例,年龄45-78(61.89±8.21)岁。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无统计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内容包括健康教育,每日每次10min,体位护理、吞咽训练及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等,每日3次,每次15-20min,并于患者出院后进行电话随访,对患者恢复情况进行了解并给予针对性指导。
研究组:接受基于契约学习法的链式亲情护理干预。内容如下:1)成立契约学习链式亲情护理小组。成员包括护士长、护士、康复治疗师、神经内科医师、家属。家属、护士及康复治疗师进组前接受系统性契约学习法、链式亲情护理相关知识培训,家属需熟练掌握脑梗死运动障碍相关知识。链式亲情护理计划及契约学习内容的制定由护士长负责,护理计划的实施由护士、康复治疗师及家属执行,神经内科医师负责监督与诊治。家属、护士及康复治疗师均熟练掌握契约学习法、链式亲情护理以及脑梗死伴运动障碍疾病相关知识。2)确定契约学习目标。查阅相关文献同时结合患者病史、病情、身心状态以及临床经验,与患者、家属制定学习项目契约书,将学习目标确定为“提高心理适应性、改善运动功能”。3)契约学习、链式亲情护理干预内容。由护士、家属指导患者参加相关培训,患者、家属扫码加入病友康复微信群,微信群通知患者、家属于每周五下午2点钟到康复室参加培训及护理干预:①健康教育。患者在家属陪同下观看包含脑梗死运动障碍疾病知识、护理措施、预防方式等内容的健康教育宣传视频,并于观看前,告知患者需认真观看并做好笔记,对于观看过程中产生的疑问可小声询问家属,对于家属无法解决的问题,由护士在视频播放结束后进行一对一解答,指导。②运动锻炼。由康复治疗师进行现场示范,病情早期以被动关节运动、体位转移为主,病情弛缓期以关节训练、床上主动运动为主,患者掌握独立康复训练技能后,由家属陪同进行康复训练。③心理护理干预。患者在家属陪同下,采取听音乐、广播及看电影等方式排解压力及不良情绪,期间加强互动,对音乐、电影内容交流意见,使患者心理需求得到满足,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护理人员于每晚18:00-19:00间组织患者在病友康复微信群内进行成语接龙游戏、抢红包游戏以及小程序斗地主、打麻将等游戏。4)确定契约完成证据与日期。患者能够熟练掌握疾病相关知识,完成相关运动锻炼并将相关视频或语音方式提交至微信群。契约完成日期为护理干预后2个月。5)契约学习情况检查。护理人员对照契约学习项目书检查患者疾病相关知识与运动锻炼学习、掌握、完成情况,口头表扬按要求完成者,及时了解未按要求完成学习者原因,并鼓励其克服困难。6)契约学习效果评价。护理人员与家属一同对患者契约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并查找、分析契约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困难与原因,对契约学习书有关项目进行及时调整。
1.3观察指标
1.3.1心理适应性采用心理适应性量表[6]进行评价,量表包含20条目内容,采用5点计分法,由很对→很不对,对应分值1-5分,单号条目正向计分,双号反向计分,总分值范围0-100分,得分与心理适应性呈正相关。
1.3.2家庭关怀度采用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AP-GAR)[7]进行评价,问卷包含5个维度,总分0-10分,得分越高家庭关怀度越高,家庭功能越好。
1.3.3运动功能采用Fugl-Meyer运动积分量表(FMA)[8]进行评价,量表共包含50条目内容,其中上肢33条目,下肢17条目,量表总分值0-100分,得分与运动功能呈正相关。
1.3.4日常生活能力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9]进行评价,量表包含如厕、进食、修饰、上下楼等10条目内容,满分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日常生活能力越强。
1.3.5自护能力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10]进行评价,量表包含自我感念(8条目)、自护责任感(6条目)、自我护理技能(12条目)及健康知识水平(17条目)四方面43条目内容,每条目分值4-0分,总分值范围0-172分,得分与自护能力呈正相关。
1.4数据处理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4.0软件。用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多次测量采用重复测量F检验;用n(%)表示计数资料,χ2检验。P<0.05为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心理适应性比较多重比较发现,随着护理措施的实施,两组患者心理适应性评分均逐渐提高,护理1个月、2个月,研究组心理适应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
2.2家庭关怀度比较多重比较发现,随着护理措施的实施,两组患者AP-GAR评分均逐渐提高,护理1个月、2个月,研究组AP-GA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
2.3运动功能比较多重比较发现,随着护理措施的实施,两组患者FMA评分均逐渐提高,护理1个月、2个月,研究组FM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
2.4日常生活能力比较多重比较发现,随着护理措施的实施,两组患者ADL评分均逐渐提高,护理1个月、2个月,研究组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
2.5自护能力比较多重比较发现,随着护理措施的实施,两组患者ESCA评分均逐渐提高,护理1个月、2个月,研究组ESC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3.1基于契约学习法的链式亲情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家庭功能,改善心理适应性
脑梗死患者运动障碍患者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语言、感觉等功能障碍,自理能力明显降低,需接受长期的治疗及康复锻炼,这对于患者及其家属来说属于重大负性生活事件。此外,受疾病影响,患者社交活动明显减少,易变得多疑、敏感,对自身价值产生怀疑,由此产生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消极应对康复治疗与锻炼。诸多研究表明,家庭支持对脑卒中十分重要,家庭成员的支持、陪伴和鼓励可促进患者形成健康的应对方式,家庭支持利用度的提高能够使患者更好地适应疾病带来的改变,家庭成员间的情感联系与互助互爱的氛围有助于患者自我适应与心理调试,进而提高患者疾病接受能力[11]。本次研究患者在契约学习过程中由家属全程陪同,给予家庭支持,结果显示,护理1个月、2个月,研究组AP-GAR评分、心理适应性评分及ESC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提示,基于契约学习法的链式亲情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家庭功能,改善心理适应性,提高自护能力。与刘婵[12]研究结果类似。这是因为,家属在接受相关培训后,全程陪同患者一同完成契约学习,在患者学习过程中使其感受到来自亲情的支持与关爱,提高患者家庭功能的同时可以促进患者自我心理调节;在护理人员、家属良好情绪行为、言语沟通措施干预下引导患者由消极转为积极,懦弱转为坚强,盲目转为自觉,悲观转为希望,在护理人员真诚、亲情关怀中促进患者心理适应性的提高。
3.2基于契约学习法的链式亲情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与自护能力
报道指出,脑细胞的代偿与重组功能为运动功能的恢复提供了基础,中枢神经受损后,及时学习与康复训练有助于神经功能的改善,进而促进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13]。本次研究给予脑梗死运动障碍患者基于契约学习法的链式亲情护理,结果显示,护理1个月、2个月,研究组FMA评分、ADL评分及ESC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提示,基于契约学习法的链式亲情护理可有效改善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与自护能力。与张英英等[14]研究结果类似。契约学习法是护患间的一种协议、承诺,可在一定程度上约束患者,使其能够按照契约书内容完成康复训练,进而改善运动功能。另外,契约学习目的明确,设定学习目标,结合病情差异为患者制定分阶段、针对性功能训练,在良好贯彻落实的同时,定期评价学习效果,对患者遇到的困难进行及时解决,从而提高康复训练效果,改善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15]。此外,在患者进行契约学习的同时,家属的陪伴能够帮助患者尽快适应疾病,主动进行功能锻炼,在家属及护理人员鼓励下,认真学习疾病相关知识,完成各项康复锻炼内容,从而达到提高自护能力,改善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效果。
综上所述,给予脑梗死运动障碍患者基于契约学习法的链式亲情护理可有效心理适应性与自护能力,改善日常生活能力与运动功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黎建乐,王莹,冯慧宇,等。广东省脑卒中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20,46(1):1-7.
[2]高蓓瑶,江山,谢欲晓。脑卒中后运动功能代偿和神经可塑性机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21,36(8):1015-1020.
[3]黄斌英,黄志芳,阳光,等。契约学习法在脑卒中患者康复训练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6,15(5):26-30.
[4]刘爱兰。链式亲情护理模式对子宫切除术病人心理状态和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9,17(10):1233-1235.
[5]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8,51(9):666-682.
[6]许勤,程芳,戴晓冬。中文版造口者社会心理适应量表的修订及信效度评价[J].江苏医药,2010,36(14):1647-1649.
[7]吕繁,顾湲。家庭APGAR问卷及其临床应用[J].国外医学(医院管理分册),1995,02:56-59.
[8]Satoru A,Atsushi U,Akira U,et al.Clini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Fugl-Meyer assessment with adapted guidelines for the assessment of arm function in hemiparetic patients after stroke[J].Topics in Stroke Rehabilitation,2018,25,(7):500-508.
[9]巫嘉陵,安中平,王世民,等。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的信度与效度研究[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09,9(5):464-468.
[10]刘延锦,余溯源,郭丽娜,李砺锋,赵杰,朱义如。汉化修正版自我护理能力评估量表用于成年人群中的信效度研究[J].重庆医学,2018,47(33):4266-4269.
[11]李燕妮,杨少梅,张丽华。家庭支持在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应对方式、心理健康间的中介效应[J].齐鲁护理杂志,2021,27(9):42-44.
[12]刘婵。链式亲情护理模式配合家庭访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4):573-576.
[13]周洪雨,孟兆祥,金星,等。丰富康复训练改善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中miR-146a-5p的作用及机制探讨[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21,43(4):316-321.
[14]张英英,何伟,靳胜燕。契约学习法结合链式亲情护理改善脑梗死运动障碍患者运动功能及心理适应性[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24):4520-4524.
[15]黄斌英,李亚洁,朱晓菁,等。契约学习对脑卒中患者自我效能和康复的影响[J].护理学报,2014(1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