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城市轨道交通站台门控制与管理系统构建
摘要: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站台安全管理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传统的站台门控制系统存在着许多弊端,如操作不便、安全性差等问题。而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将其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站台门控制与管理系统中,可以有效地提升站台门的安全性和管理效率。因此,本文旨在基于物联网技术构建城市轨道交通站台门控制与管理系统,以解决传统系统存在的问题,提高站台门的安全性和管理效率。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城市轨道交通;站台门控制;管理系统
引言
城市轨道交通是现代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行效率和安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站台门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的重要设施,它可以有效地隔离站台和轨道,保证乘客的安全,防止不法分子闯入轨道等安全事故的发生。通过引入物联网技术,将站台门、安全检测、车站人员管理等多个模块进行集成,可以实现自动化控制、远程监控和管理,有效地提高了站台门的安全性和管理效率。因此,基于物联网技术构建城市轨道交通站台门控制与管理系统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
1物联网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应用
物联网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应用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站台门控制与管理。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站台门控制与管理系统中,可以实现自动化控制、远程监控和管理,提高站台门的安全性和管理效率。第二,列车调度与运营管理。通过将列车与地面设备、调度中心、乘客终端等多个环节进行互联互通,可以实现列车调度和运营管理的精准化和智能化,提高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第三,乘客出行服务。通过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乘客出行信息的实时获取和传递,提供更加便捷、快速、准确的出行服务,提高乘客出行的体验和满意度。
第四,安全监测与预警。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监测和预警系统中,可以实现对列车、站台、乘客等多个方面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综上所述,物联网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深远的影响,可以带来更加安全、便捷、高效的城市轨道交通服务。
2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城市轨道交通站台门控制与管理系统构建方法
2.1系统架构设计
系统主要包括站台门、安全检测、车站人员管理和远程监控与管理等多个功能模块。其中,站台门控制模块用于实现站台门的自动控制和管理,安全检测模块用于实时监测站台和轨道的安全状况,车站人员管理模块用于管理车站的人员和设备,远程监控与管理模块用于实现对系统的远程监控和管理。整个系统可以通过云平台进行管理和控制,实现站台门的自动化控制和管理。具体功能模块的划分和技术选型如下。第一,站台门控制模块。该模块主要包括站台门控制器、站台门传感器和站台门执行器等硬件设备,以及站台门控制程序、数据采集程序和通信协议等软件工具。选用基于ARM架构的嵌入式处理器进行开发和实现,支持以太网和无线通信等多种通信方式。同时,使用物联网技术将站台门、传感器和执行器等设备进行互联,实现站台门的自动化控制和管理。第二,安全检测模块。该模块主要包括安全摄像机、红外传感器、烟雾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等多种传感器设备,以及安全监测程序和安全预警程序等软件工具。选用基于ARM架构的嵌入式处理器进行开发和实现,支持以太网和无线通信等多种通信方式。通过物联网技术将传感器和监测程序进行互联,实现对站台和轨道的实时监测和预警。第三,车站人员管理模块。该模块主要包括车站人员管理程序、门禁控制器、身份识别设备和车站设备管理程序等软件工具。选用基于服务器的应用程序进行开发和实现,支持以太网和无线通信等多种通信方式。通过物联网技术将车站设备、身份识别设备和门禁控制器进行互联,实现对车站人员和设备的管理。
2.2系统功能设计
第一,站台门开关控制功能。该功能主要包括自动开关站台门、手动开关站台门、站台门状态显示、站台门故障处理等。当列车到达站台时,系统通过传感器实时检测站台门的开关状态,自动开启站台门。当列车离开站台时,系统自动关闭站台门。同时,用户也可以通过手动控制按钮进行开关操作,系统会进行相应的响应。当站台门出现故障时,系统会自动发出警报并提示维修人员进行处理。第二,安全检测与报警功能。该功能主要包括站台安全监测、列车安全监测、安全事件报警等。系统通过安全摄像机、红外传感器、烟雾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等设备实时监测站台和列车的安全状态。当发现安全事件时,系统会自动发出警报并提示维修人员进行处理。第三,车站人员管理功能。该功能主要包括人员身份识别、门禁控制、车站设备管理等。系统通过身份识别设备对车站人员进行识别,并根据不同权限进行门禁控制。同时,系统还可以对车站设备进行管理和维护,保证车站设备的正常运行。第四,远程监控与管理功能。该功能主要包括远程监控、故障诊断、数据分析等。系统可以通过云平台实现对整个系统的远程监控和管理。当系统出现故障时,可以通过远程诊断和分析进行处理,同时,还可以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为系统优化和完善提供参考。
2.3系统应用与效果评估
第一,实际应用效果评估。系统实际应用后,需要进行效果评估。主要包括系统稳定性、安全性、运行效率等方面的评估。需要对系统进行长期的实际应用,观察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还需要对系统的运行效率进行测试和评估,观察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响应速度等指标。
结语
本文主要探讨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城市轨道交通站台门控制与管理系统的构建方法。通过引入物联网技术,将站台门、安全检测、车站人员管理等多个模块进行集成,可以实现自动化控制、远程监控和管理,提高了站台门的安全性和管理效率。在系统构建过程中,需要从系统架构设计、功能设计、实现、应用评估和总结展望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规划和实施。未来,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城市轨道交通站台门控制与管理系统将会得到广泛应用和发展。同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优化系统,提高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和运行效率,为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和保障。
参考文献:
[1]贾锐奇,段军朝,李学同,任伟.基于专用测量仪的新型城市轨道交通站台门测量安装及精度控制技术[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3,26(03):242-246.DOI:10.16037/j.1007-869x.2023.03.046.
[2]曹启滨.城市轨道交通站台门间隙探测系统的信号控制逻辑分析[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2,25(11):148-151.DOI:10.16037/j.1007-869x.2022.11.033.
(作者单位:重庆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