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大学生线上课程学习体验的调查与分析
摘要: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助推了线上与线下教育和学习相结合的模式发展,使其成为未来教育的发展新趋势。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对嘉兴学院大学生线上课程学习体验展开调研,分析存在的问题和需求,探讨如何更有效地利用和发挥在线课堂的优势,促进学生学习。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线上课程;网络平台
一、调研背景
随着全球步入信息化时代,各种新兴学习方式和技术的涌入,使学生的课堂学习模式发生了很大改变,也引发了传统高等学校教育模式的深刻变革。“互联网+”教育模式,是指通过网络课程给学生授课,从而集中优秀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标准、优质的课程服务。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它充分运用互联网高效、快速和便捷传播的特点,为新时代教育带来巨大变革。
二、调查问卷设计
1.调查对象及设计
本项目调查对象主要为嘉兴学院大一至大四的在读学生。调查组通过问卷星组织本次调查,共得到有效问卷187份。通过调查数据结果分析研讨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大学生线上课程的学习体验,重点了解学生对在线课程学习过程的体验和评价。
2.调查内容
调查组主要针对学生对在线课程学习过程的评价,包括学习内容体验、师生互动教学体验、学习效果完成体验等;在线课程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需求;对在线平台优化使用的期待和建议等几个方面展开调查。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 对在线课程的使用人群、使用动机、效果的分析
大学生群体是在线教育的主要用户群。智能设备的兼容性、网络化功能、携带便捷性等方便了学生随时随地在线学习。新冠疫情进一步加速了在线网络教育平台的发展。
本次调查数据显示,理工类、医学类学生使用在线平台较多,占比达85%;而文科类以及艺术类同学使用在线网络平台相对较少,仅占15%。超星(81.82%)、钉钉(78.61%)、智慧树平台(77.01%)已经成为本校学生三大线上课程学习平台。钉钉、雨课堂及腾讯会议是学生参加各类在线实时直播课堂的主要网络平台工具。
使用动机方面,83.42%的被调查者表示通过使用在线教学平台学习相关专业课程,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和考试成绩。65.24%的被调查者使用在线教学平台满足个人学习需求、培养兴趣爱好。平台凭借大数据等功能定位使用者的兴趣类型,从而推荐优质内容。34.22%的同学通过平台了解考研等相关学习课程和内容。B站、大学生mooc平台等凭借其丰富的课程类型满足学生各类学习需求。
在课程资源选择上,62.03%的被调查者对平台内与课程有关的音视频资料感兴趣。50.8%的同学倾向于课程老师系统的直播教学以及教学回放视频。这表明视频流媒体优于传统图文媒介,学生能更好地通过视听结合的方式学习新技能。调研发现,62.03%理工科类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视频中的课堂数据分析解决问题,促进思维能力提升。但也有52.41%的同学倾向于文本纸质资料,使用纸质资料时往往会注意力更加集中。
在使用频率方面,有72.42%的被调查者会每天使用在线平台,下载软件之后几乎不使用的被调查者有8.83%的占比。55.61%的学生对在线平台的帮助性和效果给予了肯定。
2. 在线课程的优缺点分析
本次调研分析发现网络课程学习的主要优势为:
(1)灵活性高:相较于传统教育形式,80.75%的调查者认为网络课程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学习,即使是异地上课也能够保持学业进度,具有极高的灵活性,。
(2)资源丰富:85.03%的同学认可网络课程资源的丰富性,通过各种音视频、文本、图片等多种形式来获取知识。而且网络课程通常由权威、专业的老师制作,内容质量高。
(3)功能强大:52.41%的被调查者认为在线平台功能丰富强大,44.92%的同学注重平台签到打卡功能,能够帮助学生及时学习;同时64.17%的同学注重直播回放功能,可以在课后无限次数回放,帮助巩固知识。
但是调研中也发现网络课程存在着一些缺点:
(1)缺乏互动性:63.1%的同学认为平台缺乏面对面交流,师生以及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互动会比较受限,无法像传统教育那样建立紧密的社交网络,导致学生可能会感到孤立和无法获得及时的反馈。
(2)学习质量较难保证:由于网络课程通常是通过自主学习完成的,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毅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73.26%的同学表示因自制力不强,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拖延或者舍弃的情况,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3)资源质量参差不齐:网络技术的发展使更多的网络课程得以开设,但由于缺少监管和审核机制,导致网络课程资源质量参差不齐。49.2%的同学反映网络教学资源分散是影响网络课程资源质量的一个因素。
3.对在线学习平台提出的改进意见
调研中学生对在线平台优化改进提出了一些期待和建议,如通过建立专门的学习群组和论坛,增进师生间的经验交流和分享,增加互动性和实时性,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掌握知识的效果。同时被调查者希望能得到制定线上学习计划的指导,设计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协助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四、结语
本项目通过问卷调查的结果得到数据分析,对学生更好地利用线上各类资源进行高效学习,满足个性化发展需求,促进其学习方式发生变革等方面提供数据和参考意见。同时在提高学生线上学习体验感、优化线上课程平台服务性等方面提供建设性意见。
参考文献:
[1]刘立山.疫情防控时期高校在线教学:问题、对策与效果[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年(8):1-6.
[2]李臣之,梁舒婷,秦晨. 疫情影响下的本科生线上课程体验[J].高教论坛. 2022年(6):61-66.
[3]乔伟峰,刘威童,李曼丽,学生眼里的在线教学:行为、效果与挑战——基于新冠疫情期间清华大学学生在线学习行为调查[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1(2):58-66.
作者简介:潘思琪,女,2003年3月,汉,浙江宁波,研究方向:英语教学法。
基金项目:本文系嘉兴学院2022年度校级SRT项目《“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大学生线上课程学习体验的调查与分析》(项目编号8517221109)的研究成果(项目负责人:潘思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