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藏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策略探讨
摘要:藏族传统文化在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传承与保护藏族传统文化对于藏族的发展和延续具有重要意义。经济的快速发展是时代的进步,但同时也给藏族的传统文化带来一定的冲击,如何采取有效策略传承和保护藏族传统文化,迫在眉睫。这也是公在当代,立在千秋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藏族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策略
前言
随着时代的进步,藏族传统文化已发展成为各民族共享的文化资源,与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和碰撞,对藏族传统文化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因此,要高度重视藏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才能真正延续藏族传统文化的魅力。
1藏族传统文化的内涵
藏族传统文化是藏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发展和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形态,代表了一种原始的信仰和哲学精神,融合了多民族文化元素,是具有特殊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质的传统文化体系。藏族传统文化以佛教信仰为内核,融合各类民间文化为一体,同时蕴含着深刻的民族精神。藏族传统文化涵盖的类别较多,涉及宗教、医学、地理、语言、文学、艺术、服饰、建筑、礼仪风俗、节日、农耕等等,也可以概括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科技文化三大类别。
2藏族传统文化的传承策略
2.1增加资金投入,为藏族传统文化传承奠定物质基础
在藏族传统文化传承上,资金的投入非常必要。这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也是保证藏族传统文化传承完整性的关键。从文物的传承上来看,需要国家财政部门的支持,增加资金投入,优化博物馆体系、建设文化教育基地等。例如,阿坝州地区馆藏文物已有数万多件,其中包含许多国家级珍贵文物,这些文物的民族属性和地域特色很强,具有很高的研究和鉴赏价值。在传承和宣传展出的过程中,都需要一定的物质支持。另一方面,传承人培养也需要资金的投入。例如,从阿坝州藏族舞蹈文化的传承来看,很大一部分的传承人员年龄较大,而单纯的传承人身份并不足以维持基本生活,这就使传承失去了动力。因此,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在增加资金投入,为传承者搭建藏族传统文化传承平台,改善传承环境,解决传承者的后顾之忧。同时,要合理利用资源,专款专用,深挖不同类别的藏族传统文化蕴含的文化价值,才能真正实现藏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2藏族传统文化与旅游产业相结合,以发展促传承
首先,深入了解藏族传统文化的特色、功能和经济效用。结合时代发展以及藏族传统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更新传承观念,以发展的观念进行传承。藏族区域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自然条件优越,民族文化多元化,生物资源丰富,更是红色文化的的发扬地,可以说人文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也是旅游产业发展的优势。因此,旅游产业与藏族传统文化的有效结合,既能激发出文化的经济价值,又能够对民族文化进行有效的传承。但不可本末倒置,要把旅游产业作为文化传承的一种有效手段,探索符合藏族传统文化传承的发展方式,吸取先进经验,要把文化产业、旅游行业、社会媒体等多个行业结合在一起,互相监督、互相牵制,互相合作,在旅游资源的开发,藏族传统文化的宣传推广等方面,要充分遵循自然规律、发展规律,重点关注文化内涵和文化发展需求。
2.3采用多元化宣传方式加强宣传,强化藏族传统文化传承意识
在多民族文化融合发展、外来文化冲击的背景下,要想进一步促进藏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加强宣传十分必要。首先,利用新媒体加强宣传,如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等,通过树立标志性的藏族传统文化代表人物、反馈民族生活特色、展示地域风情等等,让藏族传统文化走进大众视野,扩大影响范围[1]。例如,图文展示藏族的土碉房、牦牛毛帐篷;微博推文藏民族的婚娶丧葬礼俗;视频展示“藏彝走廊”的民族魅力。其次,要利用网络技术搭建藏族传统文化宣传平台,采集宗教、历史、文化、语言、风俗、建筑等各类别文化信息,形成真实、完整的文化宣传库。
3藏族传统文化的保护策略
3.1强化政府的作用
在藏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上,当地政府部门的作用不可忽视。首先,政府部门要给予高度重视,把藏族传统文化保护当成重点,根据藏族传统文化保护的实际需要,出台相关保护政策和制度。其次,要对藏族传统文化进行科学研究和普查清理,监督藏族传统文化保护工作落到实处[2]。最后,积极鼓励人民群众支持,以政府为主导,引导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到藏族传统文化保护工作中来。
3.2从教育出发,奠定藏族传统文化保护的环境基础
首先,改变传统的口口相传,在藏族区域,相关部门积极开展民族文化保护相关活动,鼓励人们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增强文化保护意识,营造良好的藏族传统文化保护环境[3]。其次,把藏族传统文化保护工作落实到学校教育中,结合教育实际,开设藏族传统文化保护相关课程,让学生从小树立藏族传统文化保护意识,并且自觉进行宣传保护。
3.3加强民族文物保护
民族文物是历史发展中民族特色文化的真实反应,既包含古迹建筑、也包含着藏族人民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等实物资料。种类繁多,数量丰富,功能价值较高。如殿宇庙堂、石刻大藏经、藏族农区和牧区服饰、铜铃等宗教用具等器物等等。如果这些民族文物的价值不能被深刻认识,则很容易导致流失,造成民族文化的残缺。因此,要加大保护力度,全面了解民族文物的历史意义。首先,加强普查,制定符合当地文物保护实际的有效办法,对藏区民族文物进行发掘、收集,尽量避免深含历史特色和民族特征的文物遭到人为破坏。在收藏、保护民族文物的基础上,要对其进行开发和利用,这也是保护的重要手段,更是发挥民族文物价值的重要途径。把宣传、展览、生产、销售结合在一起,实现民族文物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同时又能够促进民族文物保护工作的健康发展。
3.4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藏族传统文化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相关部门要加强对藏族区域的传统文化生态和空间的建设,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例如,阿坝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确立,涵盖了音乐、舞蹈、美术、医药、技艺、民族等,对藏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这对完善文化保护机制,建立系统性、完整性的文化保护体系也具有重要作用。
总结
综上所述,藏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任重而道远。因此,我们要端正态度、坚定立场,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观念,采取符合实际的有效策略,才能提高藏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的效果 ,促进藏族传统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白晓慧.藏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J].企业文化(下旬刊),2020(11):222.
[2]东·华尔丹.现代化视野中的藏族传统文化[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23(2):67.
[3]徐世芳.略谈对藏族文化、传统及藏族传统文化的认识[J].西藏研究,2021(3):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