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浅析富春山居图的艺术特点

文化媒体号
临沂大学教育学院 276000

摘要:富春山居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也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中唯一的山水画作品。该画在描绘富春江两岸的美景时,注重展现山中的云雾缭绕之景,是画家将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结合起来创作而成。该画从画面构图、笔墨技法等方面,表现了中国山水画的特点,是中国画艺术的经典之作。

关键词:富春山居图;艺术特点;构图;笔墨技法

一、引言

富春山居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幅作品是元代画家黄公望在晚年时期创作的一幅山水风景画。它的创作灵感来源于画家本人的隐居生活,画中描绘了富春江两岸的美景,每一幅都描绘了不同的意境。《富春山居图》以水墨为主要创作材料,水墨是一种非常有特点的绘画形式,水墨不仅可以使画面呈现出一种朦胧感,而且可以让画面看起来更加自然、真实。此幅作品采用独具特色的横卷式构图,将内容和形式有机结合,表现连绵不断的江南之景。在墨法上运用水墨干湿相结合的笔墨技法,墨色由淡到浓、由枯到润,使浓淡变化浑然一体。[ 陈曦,邓益民:黄公望《富春山居图》艺术特色浅谈[J].中国文艺家,2021(02):1-2.]《富春山居图》从整体上看,给人一种恢弘大气、气势磅礴的感觉。整幅作品描绘了富春江两岸美景以及富春江两岸人文景观的特点。同时在描绘山水风景时也要注重细节和布局的合理搭配。《富春山居图》在构图上以全景为主,并且注重突出主要景物,从整体上看呈现出一种空灵、宁静、悠远的意境。通过对《富春山居图》艺术特点的分析和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山水画艺术的精髓。

二、画面构图

富阳,作为《富春山居图》原创地,这座城市具有着丰富而深沉的人文表情。而那个叫庙山坞的山脊,因为是一代名家黄公望晚年的隐居地而充满了神秘和传奇的色彩。[ 余洁:黄公望隐居地怎么建——国内外专家“走进”《富春山居图》[J].观察与思考,2010,No.396(12):56-58.]黄公望善丹青、长词,师从董源、巨然,其画取意于董、巨的平淡天然。[ 杨琳: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的艺术解读[J].芒种,2014,No.448(01):224-225.]富春山居图是在“无画处皆成妙境”的理念基础上,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提炼出画面的中心景物,从而实现构图上的意境美。该作品是以山水为主要表现对象,画家用了三个视角去展现富春江两岸的风光:一个是从山中俯视而来,展现富春江两岸的全貌;第二个视角是从山间俯视而来,展现富春江两岸的风光;第三个视角是从岸边俯瞰而来,展现富春江两岸的风光。通过三个视角去呈现富春江两岸的风景,在画面构图上体现出了“以少胜多”和“以虚代实”。在该作品中,画家将画面的中心景物用重墨勾勒出来,在画面上形成了“三远”构图法,这是传统山水画中常见的构图方法。“三远”构图法能够实现画面中心景物与周边景物之间的空间分割和疏密对比,是一种比较传统和典型的构图方式,主要表现的是“虚中有实”和“实中有虚”。画面中心景物是最能体现该作品意境美和形式美的画面内容,该作品在表现此种场景时将其安排在画面中心位置,从而将其打造成一个非常重要、突出且突出中心内容的部分。这种“以少胜多”和“以虚代实”的构图方法是该作品画面构图上所呈现出的最大特色。

三、笔墨技法

元代是中国绘画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期。在这个时期,山水花鸟画占据了主流,标榜士气的水墨渲淡写意画跃居首位,彰显元画的清逸俊发之风。[ 刘心:黄公望《富春山居图》风格成因探析[J].明日风尚,2019(12):58-59.]富春山居图是以“水墨为上”为特色的山水画,它用水墨的色彩描绘山水景物。画家在用墨时,讲究墨色的浓淡变化,并利用墨的浓淡变化来营造不同的气氛,从而使画面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变化。富春山居图中用墨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以水为主、墨为辅。水占大部分比例,体现了国画中“计白当黑”的原理,使画面呈现出水墨交融之美。而墨则以淡墨为主,这种墨色变化多为留白之处,可以体现出烟雨朦胧之美。画中的峰峦旷野、丛林村舍、渔舟小桥,或雄浑苍茫,或雅洁飘逸,都生动地展示了江南翠微杳霭的优美风光。[ 吴文雄:黄公望和他的《富春山居图》[J].美与时代,2006(11):42-43.]而在《富春山居图》中则采用了“淡墨皴”的方法,使画面呈现出“青翠浓淡”之美。第二种则是以色为主、墨为辅。这种用色方法主要体现在画家对色彩的运用上。例如“五矾九染”、“三矾九染”等,都是运用了这一手法来创作山水景物。

富春山居图在描绘山水景色时,除了以墨为主外,还注重用笔用墨。它在运笔过程中运用了中锋、侧锋、逆锋等笔法来画山中的树木和山石,从而使画面呈现出浑厚古朴之美。这种用笔方法使得画面呈现出笔墨交错之美,使画面呈现出浑厚古朴之美。

四、意境表达

意境是中国古代画家所追求的艺术境界,它是主观情感和客观事物的融合。富春山居图在表现的过程中,注重将主观情感和客观景物相结合,将文人思想和自然景观相结合,使画作更具意境之美。画家通过描绘富春江两岸的美景,把山水之美与文人思想相结合,表达出作者的人生哲理,这也是富春山居图所要表达的意境。黄公望的绘画体现了文人画萧索、平淡的审美境界,画幅中淡简、空灵的艺术境界也折射出了他独特的审美倾向。[ 巩朋:浅议《富春山居图》和黄公望的审美观[J].美术教育研究,2018,No.164(01):23-24.]

“意境”这个词最早是指诗歌中所描述的形象与诗人心灵相交融产生的艺术境界。富春山居图中表现出的“意境”,就是画家通过对山水景色进行描绘,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结合,从而使画作更具内涵和诗情画意。该画作中体现出的“意境”是非常符合我国传统文化内涵的。因此,画家在创作该作品时要注重对其进行深入分析,以此来展现出古代文人思想和对自然美景的追求。

五、结论

《富春山居图》是一幅富有诗意的山水画,体现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热爱之情,更是中国文人精神世界的体现。这幅画让我们看到了古人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和他们内心世界的美好愿望,展现出了一幅山水美景,更是作者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富春山居图》以笔墨为载体,展现了一种诗情画意。其中,“墨分五色”的用笔方法和“经营位置”的构图思想,都让我们看到了作者高超的绘画技法。除此之外,这幅画还展现出了画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和对自然景观的崇敬之心。在这幅画中,画家通过对山、水、云等景物的描绘,将大自然中最美的景象展现出来,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山水画中独有的魅力。整幅画是一种充满诗情画意、体现文人精神世界美好愿望和追求的山水画。由此可见,《富春山居图》是中国山水画艺术中一朵奇葩,也是中国画艺术中不可多得的经典。它以其独特魅力吸引着人们不断探索山水画发展之路,成为中国山水画中无与伦比的杰作。

参考文献:

1.陈曦,邓益民:黄公望《富春山居图》艺术特色浅谈[J].中国文艺家,2021(02):1-2.

2.余洁:黄公望隐居地怎么建——国内外专家“走进”《富春山居图》[J].观察与思考,2010,No.396(12):56-58.

3.杨琳: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的艺术解读[J].芒种,2014,No.448(01):224-225.

4.刘心:黄公望《富春山居图》风格成因探析[J].明日风尚,2019(12):58-59.

5.吴文雄:黄公望和他的《富春山居图》[J].美与时代,2006(11):42-43.

6.巩朋:浅议《富春山居图》和黄公望的审美观[J].美术教育研究,2018,No.164(01):23-24.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