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新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使命感提升策略研究
摘要:我国已进入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阶段,我们比以往的任何时候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就更需要我们大学生增强使命感,增进文化自信。二十大报告给新时代大学生使命感教育指明了前进的道路和方向。新时代新征程背景下,大学生使命感教育是一项整体工作,具有统一性、开放性、运动性的特征,因而,新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使命感的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出对学生使命感提升策略的有效方法和方向,为高校培养人才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提供了方法和借鉴。为高校提供借鉴并进一步了解到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使命感的重要性,将其用于指导实践,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加强对学生使命感的培养力度,为社会输出有正确价值观和能干实事的“四有青年”,并且,引导大学生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使命感
一、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使命感的重要性
使命感,即人对一定社会一定时代,社会和国家赋予的使命的一种感知和认同。[1]使命感是一种精神动力,能够直接影响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根据时代任务和历史使命的不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使命。大学生是归家发展最年轻、最活跃的群体,未来国家发展的巨大潜力、后生动力和中流砥柱力量,对于大学生使命感的培养教育十分重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 ……广大青年要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四有’时代好青年。”[2]青年工作关乎国家战略性布局,大学生是青年的具有代表性的群体,党的指示就是青年的使命,大学生作为青年主体,要勇担时代任务。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大学教育培养出的人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技能和能力,还需要有坚定的理想和强烈的责任感。强烈的使命感会产生强大的精神动力,激励大学生为国家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将这种使命感内化为自己的精神动力,外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同时与学生自己的发展和事业与国家和社会发展需求有机地结合起来。
使命感是一个人发展无限的内生动力,是一个人战胜困难和挑战的法宝,是一个人实现自生价值的重要因素。一个有使命感的人,会乐观向上、充满激情和能量,给周边的人带来希望和鼓励,同时也会积极地承担社会责任;相反,如果一个人没有使命感,会对生活失去追求和向往,给身边的人带来消极的影响,不思进取,只想着过躺平的生活。新时代背景下我们需要不断提高大学生的使命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动力和支持。
二、新时代背景下增强大学生使命感的意义
新时代背景下,增强大学生的使命感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对个人、学校、社会、国家和民族产生积极的影响,培养大学生的使命感就是培养一个民族未来发展的精神动力,是实现民族区域长治久安、民族稳定的思想根基,是民族化保障,也是激励大学生积极进取,发挥个人价值,实现民族和谐的精神动力。
(一)对个人
中国进入新时代,不同的时代给每个人的任务不一样,这时培养大学生使命感对个人有着重要意义。个人使命感将见证并充分分享新时代的发展成果,成为新时代的分享者与建设者。
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建党100年来的历史性成就是每一个人的切身感受,这满满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终将转化为使命感。每一个人都需要为之奋斗并能够在新时代出彩,在奋斗中成就自我全面发展。新时代是美好幸福的时代,这份幸福需要每个人的创造,“新时代属于每一个人”,就是人人都要争做奋斗者,用实干精神来成就无限美好。同时新时代也将让每一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将为个人价值实现创造更好的条件、提供更多的可能。
(二)对学校
培养学生使命感,打造学校责任文化,助推学校管理教学发展。学校文化是一个不断建设、反思、提高的整体工程,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更是学校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需要。当使命成为一种文化后,在学校就表现为一种有温度、自我发展、主动担当的的管理模式。这种大学生表现出的使命感能够凝聚、激励学校的每个人,以此产生一种核心的价值观,引领学校从优秀走向卓越。使命渗透管理的管理,激发责任,以责任促进教师发展。
(三)对社会
增强大学生的使命感可以推动其参与社会服务和公益活动。他们具备一些专业知识和较强的思维能力,能够在解决社会问题中提供有价值的见解和创新的思路。通过参与各类社会服务和公益活动,大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并且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培养使命感、奉献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进一步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社会影响力。
(四)对国家
青年强则国强,青年智则国智,意味着大学生的好坏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命运,而国家政治未来的好坏常常就掌握在即将成为领导人的未知大学生身上,故此增强大学生的使命感对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增强大学生对国家的使命感,能够使大学生增强爱国意识和责任感,自觉维护国家安全,并为国家安全发展建言献策;增强大学生对国家的使命感,也正是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让大学生始终牢记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努力学习科技知识,积极投身到国家重要战略和产业发展中,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和科技创新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增强大学生对国家的使命感,促使青年大学生主动关注社会热点、关心社会弱势群体、积极参于公益事业,用自己的行动推动国家进步与发展,让国家朝着美好和谐的方向迈进;增强大学生对国家的使命感,让大学生主动担负起推动全球化进程的历史使命,以全球视野和国际化思维,积极参与到国际事务中去,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保障。
(五)对民族
在当代社会条件下,高等教育所培养出的人才,除了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优秀的技能之外,还需要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强烈的使命感。新时代呼唤着新的青年一代,并赋予他们新的使命。因此,对于这个时代来说,培养可以承担起国家民族复兴使命的新时代人才,提高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至关重要。使命感的培养是大学教育的重要任务,因为它是培养一个民族未来发展精神动力的关键。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培养大学生的使命感,是民族凝聚力的具体体现。这是实现民族长治久安和稳定的思想基础,也是民族文化的保障,更是激励大学生积极进取,发挥个人价值,实现民族和谐的重要动力。
三、新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使命感提升策略
学生普遍存在着责任感和使命感缺失的问题,只有不断加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培育,从拓宽高校培育路径、优化社会环境风气、引导学生正确认知等方面入手,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实现青春价值。[7]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 “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8],大学生要保持长远的眼光,把青春奋斗融入时代主题、汇入复兴伟业。大学生使命感提升的策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增强爱国主义情怀,实现使命接力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 [9]爱国主义是一个民族的魂,是一个民族的根。在社会、学校以及日常生活中,要丰富爱国主义教育形式,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等多种形式的教育方式。积极引导大学生把爱国主义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紧密结合起来,同时,让大学生清醒认识自己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中的使命和责任,唤醒大学生当家作主的主人翁意识,同时培养他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勇于斗争的精神,让学生的增强爱国情怀的过程中,主动接过艰苦奋斗的接力棒,担当起自己的使命和任务。
(二)增强历史自觉与掌握历史主动相结合
历史自觉就是一个人根据自己对这个世界和自己所处情况的历史认知,积极去践行社会实践的一种状态。历史主动是把握历史规律、顺应历史大势,在担当历史使命中永立时代潮头、引领时代前行的伟大奋斗精神。我们只有充分地了解历史,认识历史的规律性,只有明史才能充分发挥我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可以在学校开展党史教育、党史人物小故事、党课微视频、党史微电影等等,让我们的历史更加生动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也更能让学生在社会发展的浪潮中增强历史自觉与掌握历史主动。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应该志存高远,准确定位自己的人生追求,树立明确的奋斗目标,增强历史自觉,将个人梦与中国梦结合起来,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实践
“培养和实践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对于实现‘中国梦’,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特别重要的实际意义。”[2]培养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核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更是大学生使命感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要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凝聚力量,团结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要法宝,我们要发挥大学生这个群体的优势和特点,把大学生这股强劲力量凝聚在一起,拧成一股绳。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把自己的理想与国家的命运相结合,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实践中接受国家和民族的考验。同时学会用党的创新理念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实现专业理论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做人、做事、做学问统一起来,提高历史使命感的社会化程度,实现历史使命感的教育。
(四)在实践中践行使命,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人的认识要经历“实践——认识——再认识”的过程。大学生在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要在实践中检验认识和理论的实践性。人类的学习大多都来自于间接实践,要加强理论学习的厚度和强度,打牢思想基础才能更好的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实践要运用多种方式、多种形式与实际情况、实际问题相结合;实践要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大学生实践可以通过参与各类社会服务和公益活动,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并且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培养使命感、奉献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将自己的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结合在一起,将个人使命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结合在一起。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振兴之梦,也是每一个大学生的成才之梦。也只有我们都行动起来,肩负起自己的使命和担当,我们才能建设更加美好的社会、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新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使命感提升策略研究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它关系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功与否关系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质量与水平。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培养自己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的,增强学习知识的能力。同时,要以马克思主义和党的思想理论为武器,大胆实践,敢于创新,站在历史的高度,增强和培育历史使命感。把自己的个人目标的和社会进一步结合起来,让大学生使命感真正遍地开花。
大学生自主科研项目,项目编号:2022DXS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