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大思政课”视域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摘要:对现如今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进行分析,在大思政课这一背景下进行相应的课程建设,与当前的教学需求一致。那么,作为道德与法治这一学科的教师,应当从教材出发,认真剖析其中的内容,寻找可利用的课堂资源,使得课堂教学整体得到完善与升级,并构建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的学科活动,将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育人价值体现出来。本篇文章,主要以大思政课视域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为中心,进行相关分析与探讨。首先,分析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存在的问题;其次,结合实际,确定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策略,为学生德育素养水平的提高,奠定扎实的基础。
关键词:大思政课;初中教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法
引言
在社会进步与发展的过程当中,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再适用于当前学生的学习需求了,尤其是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理念的更新,以记忆提高成绩这条道路不适合学生的成长。教材当中涉及到了生活当中的案例,与社会发展、时事政治紧密相连。在这样的条件下,作为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需与教材的中心思想结合,并结合教材之外可利用的教学资源,与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学习需求对应,实现学生素质的有效培养。学生们在这一过程中通过自主探究,掌握相应的问题解决方法,使得在课堂上所学习到的知识内化为自己能力的一部分,从而推动学生整体实力的加强。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式单一
时代在变化,教育在升级,一些重要手段已经无法与学生的学习需求相符合了,在全新的教育环境之下,教师仍存在运用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的情况,这样的模式所构建的课堂,不仅是学生的主动性被压制,教师的教学压力也十分大。单一的模式只会导致学生的思维被禁锢,成为学习的机器,不利于教学效率的加强,还与当前核心素养培养的理念背离。
(二)忽视学科重要性
初中时期的学生除了学习语数英这三大学科之外,开始接触生物、历史、政治、物理、化学这些学科,展开系统性的学习,同时还要注重体育、音乐、美术等领域的发展,涉及到的内容较多,同时有着较大的升学压力。那么在面对道德与法治这一学科时,学生会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无法提起浓厚的兴趣去学习,限制了学生能力的发展。
二、“大思政课”视域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一)精心设置教案,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无论课程目标如何变化,做好备课仍然是教学的基础,如果在课前没能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不了解学生的兴趣以及学习需求,那么就无法保证课堂教学质量。教学设计是进行教学流程的预设,有一个大致的框架,在实际操作时,将学生们的变化以及预料不到的问题填在其中,呈现一个完整的课堂。面对这种情况,作为教师须在课前掌握班级学生的学习水平,同时,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确定不同的教学要求,选择对应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全班级的同学真正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之中。例如,在进行我们与法律同行这一内容的教学时,用短视频进行课堂导入,将一些贪官知法犯法,最后锒铛入狱的典型案例在班级中进行播放,激发起学生学习接下来知识的兴趣,随后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让他们自主阅读教材,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相关问题的探究,随后正式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使得学生在这样紧凑的节奏中掌握了所学习的知识。
(二)布置课前教学任务,分散难点
新课程的教学标准主要以学生为主题,使其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体验不同种类的学习活动。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提高自信心。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属于现如今课堂教学的主流模式,通过这样的过程解决问题。在此期间,教师应从学习内容入手,结合学生感兴趣的点,使得学生可以积极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在进行学习成果展示的过程中,按照问题的难易程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充分的表现自己。例如,在进行敬畏生命这一知识的学习时,单纯的理论知识传授很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这时,可借助多媒体设备进行与生命相关的短视频播放,如最近比较火的生门纪录片,让学生从中体会到不同家庭对待生命的表现,并从中感受到生命的意义。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游戏、表演、辩论、演讲等不同的形式,将单一的知识以多样化的方式呈现出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三)激发学生参与意识,营造活跃课堂氛围
对道德与法治课程进行分析时,时政性是其中比较明显的一个特点,生活中所涉及到的真实案例,以及电视剧中所传递出的思想,今日说法,新闻连播等等,都是我们在教学当中可以应用的教学资源,如最近几年播出的“人民的名义”、“扫黑风暴”等电视剧,反腐倡廉的主题深入人心。在这样的条件下,可以向学生们传递生活与政治之间的联系,并让学生们从心中感受到道德与法治的作用,有利于他们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初步形成。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大思政课这一内容的引领下,进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必须要与时代的发展脚步一致,教师要分析当前教学的问题,找到对应的教学方法,运用合理的教学方式,给予学生更为丰富的学习体验。
参考文献:
[1]黄财洋. 小课堂里的”大思政”-”互联网+”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创新[J]. 文理导航,2020(25).
[2]王忠彦. 小课堂里的”大思政”——”互联网+”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创新[J]. 电脑爱好者(校园版),2021(24):123-124. DOI:10.12277/j.issn.1674-702X.2021.24.061.
[3]刘俐,王立仁.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视域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的三维探视[J]. 现代中小学教育,2023,39(1):12-16,42. DOI:10.16165/j.cnki.22-1096/g4.2023.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