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大班幼儿情绪调节能力培养的行动研究

创新教育媒体号
苏州工业园区钟园幼儿园 215129

摘 要:幼儿情绪调节能力是幼儿社会情绪能力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在生活和学习中管理自身情绪状态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大班幼儿在认知、能力和情绪情感方面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且处于幼小衔接的关键时期。基于此,本文运用行动研究法以“心情小站”为例了解本班幼儿情绪调节能力的现状,并以此为平台循环推进培养幼儿的情绪调节能力。

关键词:情绪调节;情绪调节策略;心情小站

情绪在学前儿童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且大班幼儿正处于自我意识建立的关键时期,《指南》中也提出“大班幼儿要知道引起自己某种情绪的原因,能随着活动的要求,学会转移情绪。”由此可见,我国对于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教育要求中明确提出要培养儿童对于情绪的调节,因此培养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力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心情小站”初实践

(一)创设背景

情绪是人与生俱来的心理反应,不论是幼儿或是成人都有喜怒哀乐等情绪反应,随着大班幼儿社会化程度的加深和交往能力的提高,他们在一日生活中也有较多情绪问题。且大班幼儿处于幼小衔接的关键阶段,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力也有助于缓解焦虑,为顺利进入小学,适应小学生活学习具有积极的意义。基于此,笔者在班级中创设了“心情小站”,以其为切入点,尝试引导幼儿正确认识理解、表达和管理情绪,促进幼儿的情绪调节能力。

(二)心情小站现状

1.环境

(1)今日心情墙

为了让幼儿将“情绪”这一虚无缥缈的感受落地变成可管可测的客观存在,我们创设了今日心情墙,以便幼儿可以在一日生活的任何空闲时间在心情墙更新自己的心情。材料的选择我们采用了幼儿点心的“奶酪棒棍子”,经过我们的收集统计发现一共有9种不同的表情。

(2)锦囊妙计

在阅读了情绪绘本后幼儿对于如何调节情绪、改善情绪有着很多自己的想法,因此我们进行了“我的情绪小妙招”活动,引导幼儿通过表征,把自己的小妙招装进信封,为同伴在接下来遇到情绪困难时开拓思路,而教师则将幼儿的妙招分为了三个部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和经验分享。

(3)解忧信箱

由于在一日生活中幼儿有各种各样的情绪问题,其中有些情绪问题他们能自然消化,也有一些情绪问题他们难以解决甚至会伴随很久。基于此我们设立了一个“解忧信箱”为幼儿搭建了一个分享自己情绪困扰的平台。信箱的设立更为正式、私密和有仪式感,让幼儿在心理上得到满足和尊重,并且开始重视情绪问题,为后续幼儿正视情绪、感受情绪、接纳情绪做铺垫。

2.问题

(1)心情墙留痕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发现,幼儿非常愿意在心情墙更新自己的心情,且每天更新的时间、频率都不固定。虽然自由自主,但是对于教师掌握幼儿的情绪状态难度增加,由于教师对于幼儿情绪变化的原因无法具体掌握,因此为教师后续的了解、读懂和支持造成了困难。

(2)活动单一

在观察中我们发现,心情小站对比其他区域游戏更显冷门,且当幼儿处于情绪困扰时心情小站也往往不是幼儿的第一选择。经过调查发现,幼儿对于心情小站的兴趣受其功能和活动的影响,其中项目少、玩法单一是导致幼儿不喜欢的最重要原因;也有部分幼儿认为心情小站的自身负面功能属性过于突出,因此在日常生活、游戏中不是自己的选择。

(3)解忧不及时有效

由于幼儿在一日生活中有很多情绪的波动,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在幼儿需要进行情绪疏导时教师的帮助并没有那么及时,甚至是延后。

二、心情小站又思考

(一)多种表征,重留痕

为了让教师了解、读懂和支持幼儿,我们在简单的表情展示的基础上用绘画记录、照片记录和语音记录三种表征形式表现自己的心情变化,鼓励幼儿将自己心情变化的前因后果进行有意识的记录。同时多种表征形式,增大了幼儿的自由度和自主性。多元的表征形式能让幼儿根据不同的情境进行记录,记录更加便捷高效,留痕的内容也更加丰富。

(二)丰富活动,重体验

我们进行了团讨和头脑风暴,在原先活动的基础上根据幼儿的兴趣与需求增设了心情气味瓶、发泄史莱姆、我的表情镜子游戏、轻音乐欣赏等,从多感官、多维度满足幼儿的需要,帮助幼儿通过丰富的活动调节情绪。

(三)及时对话,重联结

为了帮助幼儿及时有效的调整情绪,我们设立了每天的“情绪对话小站”。同时对于超出幼儿园范围的情绪问题,我们增设了“与爸爸妈妈对话”,用坦诚的心告诉爸爸妈妈自己的烦恼,而通过爸妈回信这一方式来重构家庭之间的联结,同时增进家园互动,将幼儿的情绪问题真正做到闭环。

三、心情小站再联结

(一)关注同伴情绪变化

随着心情小站的调整和改造后,幼儿开始自主、真实的记录自己的情绪,幼儿之间对于情绪变化的敏感性大大提升。在关注同伴情绪变化的基础上,他们也能开始正确看待情绪,不再逃避这些负面的情绪,更能清晰辩证的看待情绪问题,同时运用适宜的方式来调节自身情绪。部分幼儿能在同伴、教师的帮助下挖掘情绪背后的原因、症结,通过交流来帮助幼儿正视缓解。

(二)读懂幼儿心理历程、回应幼儿情绪反应

看到幼儿的情绪是教师普遍能做到的第一步,而读懂幼儿的内心并为之提供适宜的支持我们却有很长的路需要走。心情小站作为一个平台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幼儿的情绪状况和情绪变化,但是情绪背后的原因需要教师与幼儿的对话沟通来了解,需要教师通过幼儿的行为举止、表情细节来解读分析,更需要教师以平等尊重的姿态来与幼儿产生心灵深处的联结,与之同频共振,在了解、读懂的基础上进行支持,为幼儿排忧解难。

(三)重建家园沟通桥梁

对于幼儿来说,他们的生活不仅仅局限在幼儿园这一方天地中,家庭、社会都是他们生活的地方,因此他们的烦恼也绝非仅仅停留在幼儿园。通过“与爸爸妈妈对话”、“爸爸妈妈的回信”这些活动,让爸爸妈妈走进幼儿内心,真正平等的与幼儿对话,了解幼儿的所思、所想、所感,因为幼儿的心理健康不仅需要父母的关爱和保护,更需要父母的理解、沟通和交流。同时以“心情小站”为媒介集合家园之力共同培养幼儿的情绪调节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S],2012,10.

[2]陈艳.创设“心情吧”促进幼儿情绪能力发展[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2(05):74-75.

[3]徐文怡.大班幼儿情绪调节能力的提升策略——以“心情小屋”为例[J].幼儿教育,2021(Z4):56-58.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