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小学劳动教育与少先队活动有效融合的实践探索
摘要:劳动作为人类共同的、重要的社会行为,具备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实践活动为少先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孩子们良好的劳动态度的重要渠道。基于少先队的独特的政治属性,我们尝试在六个领域,包括节日活动、品牌塑造、班级文化、课后服务、家庭课堂和社区实践,深度挖掘和践行小学劳动教育,以期让它们成为少先队活动的重要一环。
关键词: 劳动教育;少先队;实践活动
《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劳动是对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的必经之路",“勤劳是所有财产、价值的源泉”。新时代背景下,我们需培养未来一批拥有责任感、勇于接受挑战、敢于创造、善于解决问题、乐于奉献、乐于分享的接班人,而劳动教育正是实现这一育人目标的主要手段和重要突破口。
一、当下小学劳动教育现状及根源
(一)家庭方面
“以学业为先”的家庭教育理念,造成了家庭中“重智力、轻体力”的气氛,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小学学生对劳动价值观的认识都受到了影响,从而导致他们不乐意参与劳动,甚至完全失去了自主劳动的能力。
(二)学校方面
“奖励”的“重分数、重知识、重智力”的育人气息,以及“奖励”的缺失,使得一部分小学生们对劳动的理解存在偏差,这一问题需要得到解决。结果,小学生对劳动的热忱和勤奋的精神都受到了削弱。
(三)社会方面
在“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陈旧观念的影响下,人们将不同的职业分成了三六九等,对普通工人的尊敬比他们更低,对他们的怠慢也被无限地放大。从而导致了小学生对劳动缺乏兴趣,不尊重劳动,也不珍惜劳动的成果。
(四)学生方面
由于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作用,小学生缺少机会参与实际劳动,在有限的时间里也难以掌握必备的劳动技能。他们只能依靠“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教育来获得知识,而不是真正体验“重智力、轻体力”的乐趣,这导致他们对劳动的兴趣逐渐减弱,对艰苦的工作抗拒,变得懒惰和逃避。
二、劳动教育和少先队活动有效融合的意义
(一)丰富少先队活动内容
《少先队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强调:要培养孩子们正确的劳动观念,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学校以少先队大队会的形式开展劳动教育,让队员们在庄严的队活动仪式中感知劳动的重要性,提高对劳动教育的认知,为培养未来劳动者的奉献精神打下了良好的基石。劳动教育与少先队活动的融合,既可以丰富少先队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又能依托少先队组织,更有效地实现劳动教育之一育人目标。
(二)有助于少先队员的身心发展
少先队活动以其多样性、时尚性以及与当今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使得少先队员们能够融入到组织的环境中,并且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在当今社会,劳动已经不仅仅是一种体力劳动,“从劳动中创新,在劳动中传承”也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精神支柱。因此,通过少先队活动,我们可以更好地帮助小学生发展他们的身心,并培养他们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三)为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学生奠定基础
习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是先锋队,共青团是突击队,少先队是预备队,是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力量。”加入共产党,加入共青团,加入少先队,这是青年人在政治上追求上进的“人生三部曲”。因此,少先队活动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让孩子们在队活动中参与劳动,获得良好的道德修养,增强责任感,并且能够团结合作,共同创造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从而培养另党放心的强国接班人。
三、劳动教育与少先队活动有效融合的策略
(一)劳动教育融入少先队活动的内容探索
(1)养成优良的劳动习惯、劳动作风;(2)帮助家庭事务,从家务活中学到知识,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分得家务活;(3)在“我是学校的小主人”活动中,做得很好,积极发挥个人的作用;(4)积极投身于社区的活动,利用假日、节日和其他特殊的日子,积极发挥个人的作用,共同努力,共同创造美丽的未来。
(二)劳动教育和多样化的少先队活动有机结合
1. 劳动教育入节庆活动
目前,“乐桃校园”的少先队教育活动氛围已经形成,不仅有广播员、社会活动筹划、驿站速递员、红领巾管理员,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工作,让孩子们在充满乐趣的氛围中,更加热情地投入到工作中,从而更好地培养他们的团结精神,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能力,我们在第二课堂中建立了各种各样的社区,包括科学小组、“农夫”小组、手艺小组、排球队和篮球队。这些活动旨在提供各种各样的实际操作机会,帮助学生培养自己的能力和创造力。
2. 劳动教育入品牌建设
为了提升“光盘行动”的劳动教育质量,我们将“厉行节约章”作为一种特殊的荣誉,要“做光盘行动”的实践者、做坚决反对浪费的监督者、做勤俭节约的传播者、做节俭道德的倡导者”,鼓励参与者积极参与,并由辅导员对其表现给予适当的指导,以期达到最佳的劳动实践效果。
3. 劳动教育入班队文化
作为一名优秀的中队辅导员,我们应该深入学习《少先队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并将其融入到辅导活动中,以培养队员的劳动观念,让他们以劳动为荣,从而获得更多的指导和帮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在活动中更好地引导队员,让他们在劳动中获得成长。
基于“我是劳动小能手”大扫除活动,辅导员首先提供劳动技能培训,并仔细观察每一位参与者的工作表现;最后,对完成大扫除任务的优秀者给予表扬,以此来树立劳动者的榜样。
4. 劳动教育入课后服务
为让“双减”政策落地开花,丰富学校课后服务内容,学校将劳动教育融入课后服务,带领学生走进生活大课堂。学校因地制宜,将占地约200平方米的草坪改成菜地,精心开办“乐桃耕读园”。每班分一块“责任田”,师生们种上了自己喜欢的蔬菜瓜果,乐此不疲。同时开设劳动微课堂和美食制作班。授课教师从认识劳动工具、如何使用劳动工具入手,指导学生种植和管理各种瓜果蔬菜。美食班的学生掌握了各种烹饪技巧,从一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孩子成长为一名“小厨神”。
参考文献:
[1]彭云.劳动教育视域下的中学少先队活动探索——以“‘常爱童心’先心儿童救助暑期志愿公益活动”为例[J].少先队研究,2021(05):42-44.
[2]沈兵.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新思维和新路径——浙江东阳少先队劳动教育的新探索[J].少先队活动,2020(05):6-9.
[3]《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
[4]《少先队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