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被室友赶走的他

西部文化媒体号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000

摘要:高校宿舍矛盾普遍存在,常以更换宿舍的手段来调解宿舍矛盾,但这做法本质上是在逃避问题,并不利于培育学生的健全人格和独立处理人际关系问题的能力。本文尝试利用“感情移入”法,引导涉事学生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使不良的心理状态得以有效遏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关键词:宿舍矛盾;室友;辅导员;沟通

一、案例概述

10月29日辅导员接到学生B(学生A的宿舍长)哭诉的电话,情绪非常激动,称学生A欺人太甚,忍无可忍想要申请调换宿舍,担心学生A半夜会谋害他,如果这次辅导员没法协调宿舍,后面估计会忍不住自己情绪,把学生A“打死”。得知辅导员本周轮岗回家无法到校后,学生B在电话中讲述了过去一年宿舍中发生的奇怪事情,他和学生A曾经因为做核酸发生过肢体冲突,并称宿舍里其他所有同学都能作证。一天过后,学生B趁着和其他室友到食堂吃饭的机会,再次致电辅导员,声称其他室友都不想宿舍长离开宿舍,室友C、D、E、F接连在电话中向辅导员哭诉,电话中全宿舍提议把学生A换去其他宿舍。

二、案例分析

(一)宿舍存在问题

1.深夜打游戏问题。学生A下铺室友C反映,在大家都睡着了大概凌晨1、2点时候学生A还在打电脑游戏,A的手提电脑就放在床上,鼠标和游戏手柄加起来声音就比较大,基本要等A睡了下铺C才能睡。有时候下铺同学C先睡着了,学生A玩游戏还会自言自语,甚至情不自禁晃动了床直接把下铺C吵醒。

2.霸占书桌问题。宿舍一共四张桌子,8人寝按理说每两人共用一张桌子,学生A的吉他和电脑就占了其中两张,即剩下两张桌子给宿舍其余7人使用,但是A平时也不坐那两桌子,而是坐第三张桌子。放了学生A个人物品的那两张桌子,大家基本都不敢靠近、不敢碰,室友说只要动一下他的东西都会被骂。有一次室友D想坐在学生A隔壁空位吃东西,学生A不让D坐,直接叫D走到一边吃,因为桌面上放着吉他。

(二)学生否认室友说法

1.关于深夜打游戏的说法,学生A在辅导员面前否认自己晚上有打游戏的习惯,但会用电脑看直播,有时候是因为写作业写太晚了。

2.关于个人物品放置问题,学生A自述从来不会骂室友,认为桌子椅子大家都能使用,自己的吉他和电脑只是放在桌子上,椅子大家都可以随便坐。

三、案例解决思路

(一)整个宿舍长期以来缺乏正确沟通

除了宿舍长敢怒敢言,其他室友从来不敢正面面对问题,只在宿舍长面前抱怨各种大小问题。辅导员需要引导该宿舍的沟通变得有效,对那些学生自己完全有能力解决的问题,一定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设法解决,这样学生才能从中学会一些为人处世的方法与经验。

(二)学生A太以自我为中心

学生A忽视周边人的感受,偏执、敏感,经常在老师和班长面前把自己塑造成弱者形象,否认室友们的说法,认为室友都在欺负他。辅导员不必立即将当事人找来进行批评教育,也不必直接去插手解决他们的问题,而应该先帮助学生分析问题所在,然后从旁指导,教给学生自行化解矛盾的方法。

【经验与启示】

一、案例经验总结

高校辅导员承担着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和优良品性的任务,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即学会尊重、学会沟通、学会宽容、学会自律。为了尽快化解这次宿舍矛盾,总结了以下三条经验:

(一)深入了解客观情况,化解上下铺的矛盾

学生A是C的上铺,通过与邻床两名室友E、F谈话,辅导员更全面地了解由于床和墙缝特别大,上铺的东西有时候还会往下掉,学生A则视而不见,有时候C甚至觉得A是故意把灰尘扫到下铺。C性格内向一直隐忍,没跟A说过这些影响睡眠的问题。室友E、F提到他们上下铺的问题向来没怎么直面沟通过,都是跟宿舍长抱怨。

辅导员引导学生C主动地与人交往,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的意识,以后如果对A的行为存在不满,可以尝试在微信或QQ委婉提醒,这样也不会影响到宿舍内其他同学。以后步入社会,总要学会自己勇敢去面对问题,为学生架起正确沟通的桥梁,化解了上下铺矛盾。

(二)走访宿舍了解环境,视情况而定方法

为化解霸占桌子问题,辅导员专门走访学生A的宿舍,发现两张桌子确实分别放了A的吉他和电脑。室友E、F曾劝说学生A把吉他放去别的地方,但A没当一回事。

对于以上问题,矛盾点在于学生A对宿舍公共空间使用问题存在“自私”的现象。由于学生A是家里的独生子,生活条件较好,未曾意识到个人物品霸占了公共空间问题,辅导员带着学生A走访了不下10个宿舍,让他见识到正常的集体生活和秩序。此后学生A答应会将吉他放到属于自己的床下或柜子。

(三)换场景约谈学生,用感化换取改变

对于总认为自己是弱势一方的学生A,没有现场否定学生A,而是对他说:“明晚来操场散步,不谈宿舍,谈点别的。”经过几天晚上的散步谈心,以讲故事方式灌输“人情味”,感化学生。后来辅导员提出换宿舍的建议,A表示不愿意,他认为自己可以改变,只要室友愿意向他指出问题,他就会愿意改变。

本次宿舍矛盾最后得以圆满化解:“被全宿舍赶走”的学生最终如愿留在原来的宿舍;宿舍长在肢体冲突事件中由于先动手被辅导员给予了严重警告;其他室友经过这次“换宿舍”风波,学会了宽容,学会了一些人际交往的方法与经验。

二、案例启示

(一)引导学生自行设法解决宿舍矛盾

一个宿舍来自五湖四海的八个人,能聚在一起是来之不易的缘分,如果能够处理好一个个大小矛盾,在磨合中培养出深厚的友谊将会铭记一生。有些宿舍矛盾,只要辅导员引导得当,学生是完全有能力处理得很好的,有时侯甚至比老师亲自调解、评判效果更好。

(二)提高辅导员心理学方法运用水平

宿舍矛盾会以多种多样的形式表现出来,采用的处理方法不能干篇一律。本次案例用到的主要方法是心理学上的“感情移入”法,当宿舍矛盾发生时,不妨引导涉事学生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运用心理移位法,这样就可以让自己体验到对方的情感,有利于理解别人,使不良的心理状态得以有效遏制。

参考文献:

[1]《辅导员工作100个怎么办》[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孙淑荣, 贺宇新. 高职院校学生工作面临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 吉林教育:综合, 2013(5S):1.

作者简介:

李敏慧(1993—),性别:女,民族:汉,籍贯:广东佛山,职务/职称:辅导员/助教,学历:硕士研究生,单位: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工业设计工程;

严晓雪(1991—),性别:女,民族:汉,籍贯:甘肃武威,职务/职称:辅导员/助教,学历:硕士研究生,单位: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化学工程。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