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互联网+背景下儿童有声读物融入英语绘本教育的发展路径研究

西部文化媒体号
杭州师范大学

摘要:在互联网+背景下,儿童有声读物成为了一种新型且便捷的阅读形式,推动了各类有声读物平台(APP,微信公众号等)的快速发展。然而,质量良莠不齐,针对性不强,题材范围单一等现有问题,对儿童有声读物发挥其应有的育人意义造成了严重阻碍。因此,本文将以互联网+背景下儿童读物的特点和问题出发,通过对儿童有声读物平台“树洞绘本屋公众号”个案分析并提出有声读物融入英语绘本教育的新发展策略。

关键词:互联网+;儿童有声读物;英语绘本

一、研究背景

《2022年度中国有声阅读影响力研究报告》显示,有声阅读已逐渐成为国民阅读的重要途径,其中儿童有声阅读的潜力被进一步激发,得到了各大行业的广泛关注。在互联网+背景下,儿童有声读物以其传播便捷,资源丰富和语言生动等特点,逐渐了成为英语教育的新选择与新形式。然而,儿童有声读物仍存在内容质量良莠不齐,读物针对性不强,题材范围单一片面等问题,不利于提高儿童对有声读物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体验,难以发挥出儿童有声读物的教育价值。因此,在数字媒体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创造与技术巧妙融合,符合儿童身心发展需要的优质有声读物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

二、儿童有声读物的新发展路径

借助视频、音频、文字和图片等多媒体形式,“树洞绘本屋”公众号将儿童有声读物融入到英语绘本教育,通过支持“云”问答、弹幕、评论以及后台留言等新型互动形式,创造性地发挥了儿童有声读物的优势。在互联网+背景下,本文将以“树洞绘本屋”公众号为例,提出儿童有声读物融入英语绘本教育的新发展路径与策略。

(一)巧用技术,提高有声读物的交互性与沉浸感

传统的阅读方式往往侧重单一感官的培养,缺乏阅读的真实感,难以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而互联网+背景下的儿童有声读物,借助视频、音频和图片等多媒体技术,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多感官阅读,实现视听结合,提高阅读的效果。评论、实时弹幕、交互式提问等已逐渐成为儿童有声读物的新型交互形式,极大地提高了儿童阅读的立体化和沉浸感。在“树洞绘本屋”公众号中,儿童可以通过弹幕等进行自由发言,实现了“云”问答。公众号依托不同英语绘本主题的有声读物,开展英语配音比赛、制作展示视频等,实现有声读物的二次创作,有力地提高了阅读的交互性与体验感。此外,在有声读物的系列视频中,会适当设置相关生活化场景的重现。例如,《修剪一下》绘本的有声读物以现实生活中剪发的场景为导入,配以剪刀的咔嚓声,增强了该有声读物的生动性和真实性,能够吸引儿童的注意力,更好地发挥有声读物的育人价值。

(二)善用标准,实现儿童有声读物的受众分级

儿童有声读物是以广大儿童为受众,依托声音为载体的读物。然而,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分类仍存在较大争议,对应的读物也难以设立标准。因此,作为媒体发展现代化和阅读资源丰富化的必然产物,分级阅读可以为儿童提供针对性强和适切性高的阅读材料,满足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个性化需求。孙乐(2019)指出在新媒体视域下,儿童有声读物通常以年龄为依据进行分类,即孕期、0—2 岁、3—6 岁、7—10 岁、11—14 岁。韩红星和罗红(2022)提出KaDa 故事以年级进行分类,包括是学龄前阶段、小学阶段和初中阶段。然而,英语绘本受众存在英语水平的差异,这会对儿童的阅读体验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树洞绘本屋”公众号以英语词汇量以及难度为衡量基础,加之以阅读内容的难易程度,对不同儿童有声读物进行分类,以期更好地匹配不同程度儿童的阅读难度,发挥好英语绘本类阅读的效果。

(三)妙用内容,提高各类有声读物的质量

儿童有声读物是音频和内容的有机结合体,既需要高质量的内容,也要求高水平的音频。在音频方面,录音者抑扬顿挫的语音语调以及动听悦耳的背景音乐是优质儿童有声读物的代名词。在内容的领域上,目前儿童有声读物趋向于低龄化,缺乏儿童有声读物的丰富度,涵盖话题和领域较为单一和片面。因此,创造出生活化,特色化并以儿童为视角有声读物是儿童有声读物创新与发展的新趋势。“树洞绘本屋”公众号提供了生活类、文化类、常识类和自然类等多个领域的主题,贴近儿童的生活,并根据儿童发展时期特点推送相关有声读物,以期发挥好儿童有声读物的教育意义。例如,在《选择一个派》绘本中,公众号以派这种食物为背景,让他们领略了不同的文化习俗与美食。在《枕头城堡的秘密》绘本中,详细地介绍了家庭游戏pillow fort,并配以丰富和生动的图片,让儿童在玩中学,寓教于乐。

三、结语

在互联网视域下,创造数字赋能的优质儿童有声读物是新趋势和新方向。“树洞绘本屋”公众号是对儿童有声读物融入英语绘本教育的一次积极实践。虽然仍存在不足之处,但仍对儿童有声读物的新发展路径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与启示。

参考文献:

[1]程书凡.新媒体视域下儿童有声读物的发展路径探析[J].文化产业,2021(30):98-100.

[2]韩红星,罗红.我国儿童有声读物分级现状、问题与推进建议[J].出版发行研究,2022(04):79-84.

[3]蒋焜竹.新媒体语境下儿童有声读物价值及发展研究[J].西部广播电视,2023,44(10):37-39+55.

[4]孙乐. 国内出版机构儿童有声读物发展研究[D].北京印刷学院,2020.

[5]宇涵,田颂云.儿童有声读物内容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凯叔讲故事”为例[J].视听,2021(06):180-183.

[6]邹静萱.数字出版时代儿童有声读物平台发展策略——以“小荷听书”为例[J].传播与版权,2022(03):57-59.

作者简介:范彬彬(2002-),女,汉,浙江嘉兴,杭州师范大学,本科,英语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