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记忆的永恒》

西部文化媒体号
杭州师范大学?浙江杭州?311121

摘要:20世纪初西方国家兴起一种艺术运动——超现实主义,它基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和伯森特的直觉主义,强调的是梦幻、幻觉和非理性的创作方式。达利作为超现实主义核心成员之一,创作了许多具有超现实主义特色的作品。论文就以达利的《记忆的永恒》为重点,首先介绍作品创作下的背景以及关于达利的相关内容,其次探讨《记忆的永恒》的主题、符号解读、空间构建以及价值。

关键词:达利;《记忆的永恒》;超现实主义

一、背景

1.时代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欧洲国家带来了剧烈的冲击和深刻的痛苦,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对于社会和世界产生了怀疑,因此他们进行了一系列的精神探索。民众不在局限于古典主义画家笔下的现实世界,于是印象派、后印象主义、立体主义以及达达主义逐一出现,基于它们的超现实主义艺术也开始萌芽,短暂出现的达达主义对超现实主义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这个时期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学兴起,艺术家开始探索由外至内的精神意识,在他们的作品中出现梦境、幻觉,反映着不可理解的心理现象,这些强烈地表达出他们自我内心的冲突与欲望。

2.达利绘画风格介绍

萨尔瓦多·达利是20世纪最著名的超现实主义艺术家之一,达利的创作与他的童年经历息息相关,童年时期的达利与普通孩子不同,他是这样形容自己的:“从我九岁开始,就成为一个孤独的儿童,我从远古以来就是一个疯子,我曾经是一个不屈不挠的人,现在更是如此,我的孤僻狂躁以一种病态的火焰在加剧,我要爬到房顶平台上的渴望无比强烈。”达利作品中的扭曲和奇怪在一定程度上也与他的精神状态相关。

达利的绘画体现出特有的风格,他的超现实主义风格主要从这几个方面体现。第一为达利善于利用变形和扭曲的手法营造不寻常的视觉效果。另外还会有错位、拉伸等技法。第二点达利注重细节的描绘,画面线条精细。第三为色彩的运用,达利作品中的颜色鲜艳明亮,色彩对比强烈。第四为光影的变化,《圣安东尼的诱惑》画面中的色彩变化与光影变化都是值得注意的,左下角的人物枯瘦的身体处于阴影处,中间升高的马与大象则是明朗的,强烈的明暗对比增加了画面的立体感。最后一点为画面中明显的透视感,达利善于利用透视法来创造画面空间感。

二、《记忆的永恒》的分析

1.主题和象征意义

《记忆的永恒》这幅作品的主题可根据不同的观察和理解而变化。首先一种为梦境与潜意识的联系,作品中所描绘的为梦境世界与现实世界,画面中奇特景象和形变的钟表突破了现实的限制,这是一种新探索,第二种是根据作品中融化的钟表推测《记忆的永恒》的主题为强调时间的流逝,表现出人们对于时间流逝或者事物流失的焦躁与不安。

关于《记忆的永恒》的这幅作品的主题仍需要更多资料考证,但作为观者,每个人自身的解读就变为了作品的主题。

2.《记忆的永恒》视觉符号的解读

视觉符号是指通过图像、图标、线条等符号要素用于传达信息的媒介载体。视觉符号不同于一般的符号,视觉符号能够传达出个人情感与意识。达利在作品中独断寻找属于自己的艺术表达语言形式。

2.1潜意识符号—蚂蚁

达利作品画面中的蚂蚁是潜意识符号之一,蚂蚁代表着恐慌、不安。在达利小时候,表哥打到一只蝙蝠,达利发现蝙蝠的周围全是蚂蚁,他很恐慌,于是发疯一样地咬住蝙蝠的头部,所以蚂蚁象征的不安情绪是童年时期开始萌芽的。《伟大的自慰者》中描绘着一个巨大的软体,软体上有着女人的头像,软体的右下方爬满密集的蚂蚁,它象征着达利的“性焦虑”。

2.2潜意识符号—软体

第二个潜意识符号为软体,软体也频繁地出现在达利的作品中,《记忆的永恒》的钟表就为软体,达利认为时钟是为时间和空间的产物。“有关于象征机械的事物永远是我的天敌,至于钟表,我认为他们不应该存在,而是应该永远消亡和消失。”这句话验证了达利对于时间流逝的厌恶。

3. 基于视觉表现特征《记忆的永恒》的分析

达利非常注重作品空间构建,《记忆的永恒》作品就具有代表性,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3.1写实手法与双重意象手法的结合

达利创作时擅长将写实手法与双重意向相互结合。达利能够以写实手法来描绘物体与人物,同时在创作时加入了一些怪诞的元素。双重意象一般都是通过画面中的视觉符号来实现的,双重意象手法不仅能够营造出更加戏剧化和深度的效果,也能体现出更多象征意义。《记忆的永恒》中的融化钟表仿佛处于一个异常的状态,似乎不属于这里,通过画面的写实手法与意象手法的结合,《记忆的永恒》这幅作品的内容就有了多重解释。

3.2不相干的事物出现在同一空间

达利通常会把没有联系的物体融合在一起,并做出艺术处理。《记忆的永恒》中沙滩上的怪物、枯死的树、软化的钟表、蚂蚁都互不相干,但却出现在同一时空。而融化的钟表挂在树枝上、挂在怪物身上这些都是达利做出的艺术处理。

3.3物体的扭转、旋转

物体的重构、同构、异构和解构改变了画面一成不变的效果,同时达利将物体扭转、变形,象征时间的流动性。例如《尼禄鼻子的非物质化》中的面包与圣柜被分裂成几个写实的立方体。这种手法在达利的作品中并不少见,并且这也为达利作品显著特点之一。

4.《记忆的永恒》的价值

《记忆的永恒》为超现实主义的记忆探索,从《记忆的永恒》出发,分析空

间构建与潜意识符号探索达利的艺术表达,从童年到成年的记忆都影响着达利的创作,软体、蚂蚁、面包都不是横空出现,这些都成为超现实主义的情感载体。《记忆的永恒》代表超现实主义的一部分,影响了随后的许多艺术家,例如西班牙导演路易斯·布奈尔创作出许多具有超现实主义的电影,在《安达卢西亚之犬》和《黄金时代》都有着类似达利绘画作品中的梦幻、离奇。以波普艺术闻名的安迪·沃霍尔的作品虽然与达利的超现实主义风格作品截然不同,但是他借鉴了达利的绘画作品。达利的作品对艺术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正是这种怪诞、离奇激发了许多艺术家对于艺术创作方式、观念的探索。

三、总结

达利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统观念,挑战了传统艺术的观念和技法,《记忆的永恒》这幅作品也成为人们探究达利潜意识和梦境世界的重要依据。画面中的钟表、奇怪的物体等图像和意象深刻表达出达利内心深处的情感与欲望。《记忆的永恒》作为超现实主义的探索也启发了其他的艺术家与创作者,出现了超现实主义跨领域合作。达利利用自我意识创造出的艺术世界成为了永恒的记忆,钟表继续融化,艺术的发展也在另一维度上持续前行。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