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四维治理模式的物流寄递涉烟监管方式和策略研究
摘要: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产业和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物流快递行业发展迅猛。但物流快递在行业自律、法律意识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不法分子利用此可乘之机,把物流快递作为了销售非法卷烟的重要渠道。本文通过总结分析物流快递涉烟违法活动现状和问题产生原因,针对性的提出建立四维治理模式,以实现对物流寄递涉烟精准监管,维护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
关键词:四维治理 物流寄递 涉烟 监管
不法分子利用物流寄递违法贩运“假私非”卷烟的现象由来已久,相关问题也一直都是烟草专卖监管的重点内容。伴随现代物流业发展等政策规划的出台,物流支柱性地位更加明显。在此背景下,如何提升涉烟物流寄递管控成效,构建起全方位的监管体系,是新时期烟草专卖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1.物流寄递涉烟违法活动现状
从物流寄递涉烟案件查获情况来看,受非法利益驱使、违法成本较低、运输方式便捷等因素影响,相关违法活动呈现明显增加趋势,已经成为非法卷烟流通的重要渠道和方式,主要有三方面特点。
1.1物流寄递案件总体“频发高发”。经统计,以我省某市为例,2021年共查处物流寄递案件927起,同比上升43.3%。寄递环节案件和查获非法卷烟数量明显增多,以往整车运输的大宗物流逐步减少,沿途中转、分批卸货、多点运输、化整为零的寄递形式成为主流,其中“两条一件”的涉烟包裹出现爆发式增长。
1.2涉烟案件类型呈现“趋势变化”。近年来,随着福建云霄、河南漯河等全国性制假源头不断被捣毁,制假贩假成本直线上升,假烟生存空间进一步收窄。与此同时,真烟利润率逐步提升,部分零售户为追逐利润而冒险倒卖卷烟,导致假烟案件数量出现下降,但真烟流通案件和数量明显增加。
1.3电子烟等新型烟草的冲击“从无到有”。在电子烟常态化监管以来,“线下引流、线上销售、寄递配送”的新方式开始兴起,物流寄递成为部分非国标调味电子烟、奶茶杯、可乐杯等非法电子烟的主要流通渠道,以“网购+寄递”为手段经营电子烟的问题愈发突出。
2.物流寄递涉烟监管难点问题分析
随着物流寄递产业规模的高速发展和涉烟违法打击的不断深入,当前监管手段与实际执法需求不匹配的矛盾愈发突出,主要存在以下难点问题:
2.1专卖执法受限制,协同配合有待加强。根据相关政策法规,专卖执法人员须由公安、交通等部门执法配合才能依法对嫌疑涉烟物品开箱验视。但物流货运的监管并非公安、交通等部门日常工作的重点,难以实时配合烟草专卖执法。根据调查问卷显示,受访执法人员中约71%认为,当前执法效率受制于第三方。
2.2案情判断凭经验,技术手段亟待升级。尽管当前案侦技术和设备不断提升,但运用到涉烟案件侦查特别是物流寄递监管环节较少,对比日益翻新的伪装技术,传统案侦手段已捉襟见肘,在面对存疑包裹时,仍采取“望闻问切”式感官鉴定法,判断全以经验为主,探查准确率亟待提升。同时,缺乏对海量数据的分析与运用,历史案件数据价值并未得到充分体现,情报研判仍存短板。
2.3信息来源不对称,案件侦办溯源较难。当前,违法分子反侦察意识更强,犯罪活动更加隐蔽,例如在涉烟寄递面单中,收件人填报内容多为虚假信息,真实可用情报较少,特别是当前涉烟寄递面单中收件人姓名、地址等收件方信息几乎都是人为编造,此类关键信息臆造的情况不胜枚举,严重干扰执法判断。
3.防控物流寄递涉烟问题的对策措施
基于以上现状和问题,笔者认为需要搭建物流寄递涉烟的四维监管模式,即:数字化监管维度、立体化监管维度、常态化监管维度、多元化监管维度,并以此综合形成立体多维监管格局。
3.1以数字化转型延伸监管触角。
执法部门间要打破数据交互壁垒,联通政府、企业信息平台,依法采集物流寄递及周边关联数据,收集典型物流寄递大要案件历史信息,不断扩充数据来源,实时更新各地运输情报动态,实现对物流寄递涉烟重点对象的“全域画像”。依托大数据,推动涉烟情报分析从“人脑风暴”到“电脑研判”转变,引导物流寄递涉烟监管向“线上研判、数字导侦”转变,突破传统“小零散、碎片化、应急式、被动型”的防御打法,进一步提高监管质量和效率。
3.2以立体化打击提升监管效能。
从当前情况看,物流寄递与互联网涉烟紧密相关,解决物流寄递涉烟问题既要管住线下,也要管好线上。执法部门要密切关注线上交易平台,开展敏感词、关键词监控,深挖买卖双方线索,从源头展开线索经营,占领情报主导权。主动串联案件来源地、发货方、途经区、收货人等关键信息,深究背后寄递关系网络,加强落地打击和向上溯源相结合,以全链条捣毁为最终目的,真正实现寄递涉烟案件全流程斩草除根。
3.3以常态化机制形成监管合力。
构建多部门协同监管机制,综合形成“政府牵头、部门联合、多方参与、联合打击”的联防联控体系,采取“打、防、管”为一体的监管思路,下移监管重心,拓宽战线力量,合力整治涉烟物流寄递违法行为,对辖区各大交通要道出入口开展涉烟嫌疑车辆路检路查,严厉打击涉烟违法活动和违法人员。加强对物流寄递企业的法律法规宣传,不定期约谈揽件不规范的企业,敦促物流寄递企业落实邮政寄递“三项制度”主体责任,将规范寄递卷烟的要求植入企业日常业务中,有效加强源头管控。
3.4以多元化协同打造监管平台。
要充分营造监管的社会氛围,畅通与社会公众、消费者、零售户及物流寄递企业的互动渠道,探索建立以微信小程序、二维码为基础的投诉举报监督平台,鼓励物流企业、社会群众、消费者对涉烟违法线索进行举报,对已核实查办的举报,给予举报人相应奖励,不断调动参与涉烟物流寄递监管的积极性,打造“全民参与”的举报监督平台,实现对物流寄递企业涉烟问题的全面立体监督。
4.结语
综上,物流寄递涉烟监管要真正取得实效,执法部门就要努力做到从经验监管向数字监管转型,传统监管向现代监管迈进,通过构建四维治理模式,切实形成规范化、体系化、智能化的物流寄递涉烟监管体系,持续推动社会经济的平稳发展,更好的维护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
参考文献:
[1]刘泽林.浅析新形势下“互联网+物流寄递”涉烟违法行为监管难点及对策.经贸实践,2018-07-03.
[2]沈璐婷.浅谈“互联网+物流寄递”涉烟案件法律风险及防范对策.上海市烟草学会2020年度优秀论文集,2021-07-01.
[3]马阳红.探讨“互联网+”环境下物流寄递环节涉烟违法行为的处置.法制博览,20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