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化学工程技术发展现状与优化探究

作文指导报·科教视野
柳州工学院

【摘  要】化工技术的发展得益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现如今化工技术已经在多领域中得到应用。但是,从目前来看,化工技术的发展比较慢,在管理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所以,本文将会从化工技术的现状入手,然后罗列其目前存在的问题,最后再提出一些可行的优化措施。

【关键词】化学工程技术;发展现状;优化措施

前言:

化工技术能够优化相关的工艺环节,进而促进化学的反应原理,提高生产的效率。通常来说,在化学工程技术中,需要涉及多领域多学科的内容,但主要还是以石油化工、有机化学以及无机化学为主。此外,随着时代市场的变化,化工技术也在逐渐升级改造,以便满足工业化生产的需求。

一、化学工程技术发展状况分析

(一)绿色化学

化学工程的相关工作,对于环境具有一定的危害。所以,为了响应国家绿色发展的号召,化学工程也将朝着绿色化的方向发展。简单来说,就是通过科学合理的化学技术,降低化学工程对环境的污染,一方面,可以从化工的原料入手,采用一些无污染或者对环境污染比较小的原料。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一些化学手段,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从而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例如,可以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研究农作物的生长过程,提高对生物化学技术的应用,进而减少化学物品的使用。

(二)超临界化学

从目前来看,处于临界状态的化学物品,在医药行业以及食品行业都具有很大的作用。针对超临界液体而言,在化学工程技术中的应用性更强,抗溶剂法与快速膨胀法等都是目前比较常用的技术,这在材料制备以及化学分析中给予很大的支持帮助。

(三)分离技术研究

分离技术主要利用物质的物理性质或者化学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离。在传统的分离技术中,虽然其操作比较方便,但整个分离的过程时间非常长,进而导致其分离的效率不高。所以,随着科技的发展,工业技术也有进一步的加强,新型的分离技术已经处于试验阶段,这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之一。

(四)发展计算机技术的作用

化工技术的理论知识还是非常广泛的,有时候还需要涉及到数学计算与物理知识。如果没有完善数学的计算方式,将会产生较大误差的结果。所以,在新时代中,计算机技术给予数学计算很大的支持,其能够在短时间内计算与分析化工生产中的数据信息,并实时监控其整个生产过程,以便能够及时发现漏洞及时处理。

(五)化工技术管理的提升

从目前的化工技术管理来看,其管理的制度还不够完善。由于化工技术需要投入的研发资金比较多,其技术管理方面需要承担的压力会比较大,很多人的想法都是明哲保身,并不会“多管闲事”。那么,这就容易造成管理者掌握不了实际的研发情况,进而给大规模的化学生产埋下安全隐患。所以,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将会重视技术的相关管理,并做好员工心态调整的工作。

二、化学工程技术存在的问题

(一)化工技术有待提高

根据化工技术的水平,可以大致推断出现代工业化的水平。所以,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必须重视化工技术水平的提高与创新。但从目前的现状来看,我国的化工技术手段还比较保守,没有及时地转型升级,所以与发达国家的发展相比还有一段的距离。

(二)化工技术人才数量少

虽然很多高校都有设置化工专业,但实际在化工领域中的人才比较少,容易出现人才断层的情况。造成这样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很多化工的高校毕业生,认为化工类工作对自身健康有很大影响,且其工作压力与精神压力都比较大。所以,他们并不会选择化工类的工作。第二,化工企业没有人才培养与维系意识,容易忽视员工的真实想法,进而打击到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其缺少相应的创新意识。

三、化学工程技术发展的优化措施

(一)加强化学工程基础应用的研究

一项化工技术的研究往往需要花费极高的时间与成本,且还不能完全判断其未来是否能够产生经济效益。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持续地研究与创新化工技术,对于化工领域的发展来说具有推进作用。所以,这就要求相关人员加强对技术的基础应用研究,不断地学习先进的知识与技术,以及优化国外的核心技术,进而打造一套属于我国的化学核心技术。

(二)加强高校、研究所和企业之间的联系

高校一般是理论的学习,企业一般是实际性的应用,研究所一般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所以,想要培育出优秀专业的化工技术人才,就必须在各个阶段给予足够的教育与支持,不然将会产生管理脱节的情况。简单来说,就是要加强上述三者之间的衔接与联系,可以建议一个学术与实践的交流沟通平台,让高校在校生以及研究所的相关人员,能够从实际的研究课题中提升自我的专业能力。

四、结束语

通过上述的内容可以发现,虽然化工技术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但目前的发展还处于原地踏步阶段。那么,这就要求相关的技术人员,引进一些先进的理念与技术,并尽快实现我国化工技术的转型升级,从而使化工技术朝着绿色化以及科技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伍绍俊.化学工程技术的发展现状与优化措施[J].化工设计通讯,2021,47(07):122-123.

[2]张杰,李宁,傅敏,王星敏,李伏坤,刘学成,高春凤.化学工程专业学位点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探讨——以重庆工商大学为例[J].化工高等教育,2020,37(01):91-94.

[3]陈洁,刘辉亚,曾宪忠.化学工程系统模型的定性分析及其优化设计[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01):64-66.

[4]毛海舫,陈桂娥,鲁彦,俞俊,方向,徐孙杰.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专业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化工高等教育,2017,34(03):44-49.

[5]晋梅,邹琳玲,王小雨,路平.化学工程训练实践教学改革与优化设计[J].化工高等教育,2017,34(06):52-54.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