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关于提高初中化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三悦文摘·教育
榆树市于家镇向阳中学校 130400

摘要: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其有效程度也是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对于教师而言,只有通过合理的教学策略,才能在短时间内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引言

教育是关系着国计民生的大事,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下,初中化学课堂教学需要从关注学生成绩转变为关注学生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具体工作中需要围绕教学目标和学生需求展开。当前很多初中化学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仅仅关注于教材内容的讲解,而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新课程改革对初中化学教师提出了新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从学生学习兴趣、综合素质、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出发,设计教学方案和开展课堂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思考和提升学习能力。

一、目前初中化学课堂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初中生参与度低

相对于小学而言,初中化学是一门比较难学的课程,其知识容量

大、难度高。因此,很多初中生在面对如此大的学习压力下逐渐丧失了对化学课兴趣。尤其是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正处于青春期阶段,情感和思维都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下。因此,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应当从这个阶段学生认知水平出发,运用各种有效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化学学习兴趣,进而促进初中生化学综合素质水平的提升。

(二)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提问回答过于简单

教师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提问回答过于简单。根据教学实践调查结果显示,有90%以上的初中生都认为化学老师在上课时会提问自己,但是对于自己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问题则不是特别清楚。例如在“物质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个问题上有一半以上的学生会回答“发生了化学变化”,但是这仅仅是就某一个知识点而展开的,并没有结合相关化学原理来进行说明。而教师在面对这样的情况时则会认为这个问题太简单了而直接进行回答。

(三)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化学实验设计能力培养不足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化学实验设计能力培养不足。相对于其他科目而言,化学作为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很多初中生

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和较好的动手操作能力。然而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由于化学实验操作难度比较大,并且其中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等问题,导致很多初中生不敢进行动手操作实验。这不仅是由于实验对于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导致的,同时也是因为初中化学教师在课堂上并没有注重培养学生实验能力而导致的。教师可以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设计一些小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让学生分组对化学知识进行学习和探究,进而激发学生对于化学课的兴趣。

二、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一)初中化学教学工作应当以生为本

根据素质教育理念的要求来看,初中化学教学工作应当以生为本。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然而在目前我国初中化学课程教学工作中,大部分教师仍然无法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角。很多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课堂提问时不会对一些比较简单、基础的问题进行解答,而是会让学生自行思考然后回答问题。虽然这能够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但是在很大程度上会导致一部分初中生出现不会思考而直接回答问题的现象。

教师应当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从学生学习兴趣出发、从学生认知水平出发来设计课堂教学内容和进行课堂提问。

(二)提高对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视程度

根据我国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来看,在初中化学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当从学生认知水平和发展需求出发来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培养。然而目前很多初中化学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并没有对学生学习需求和发展需求进行充分地考虑,以至于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无法激发学生对化学课程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原子的结构”这一课时,大部分教师会选择让学生根据教材上所提供的元素图片来对元素进行简单的分类。然而这样简单、机械的教学方法不仅无法让学生深入理解元素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无法让学生对于元素结构进行系统的分析。

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应当以初中生发展需求为基础来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设计,这样才能够使初中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进而提高初中生对于化学课程学习的兴趣。

三、课堂教学中常用的化学实验方法

(一)将化学知识与生活现象相结合

根据我国新课程改革要求来看,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当注重对化学知识和生活现象相结合,这样才能够使得学生从情感上能够深刻地认识到化学知识所具有的实际作用。例如在讲解“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来让他们体验如何操作制取二氧化碳。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使得学生深刻地认识比较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方法,归纳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使得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到实验室制取气体要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去选择发生装置。

(二)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根据我国新课程改革要求来看,在初中化学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进行培养,这也是新课程标准所明确要求的。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通过实验来对学生进行教育,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使得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到各种物质之间的反应规律。

在讲解“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实验来对不同金属物质之间的反应进行研究。让学生设计并进行实验,比较、铜、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实验结论进行总结,这样就能够使得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了解学习本课新知。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对教学方法的创新和完善,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使得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当中,进而实现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最后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当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使得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学到更多知识。

参考文献:

[1]郑美娇.初中化学实验有效教学策略探[J].新课程学习(中),2014(10):82-83.

[2]张铁墩.实现初中化学有效教学的几点策略[J].学周刊,2014(18):140-141.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