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学生管理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的探索与研究

三悦文摘·教育
河北正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学生管理工作是高校教育管理的重点工作,也是提高育人水平与能力的重要渠道,更是明确人才培养定位和培养方法的根本保障。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是开展好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因素,学校教育是学生管理的主体,是学生成长教育的重要环节,但由于学生所处家庭情况各异,导致学生认知、处事等方面出现偏差,对高校学生管理造成了一定困难,将家庭教育融入高校学生管理,在高校课程中开设家庭教育元素很有必要,推动家庭教育与学生管理同向同行、同频共振,必须将高校学生管理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工作合力,为学生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因此,怎样实现学生管理与家庭教育的深度结合、协同发展,发挥家庭教育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作用,是现阶段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高校学生管理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的必要性

一是两者育人目标一致,便于形成合力。学生是高校学生管理与家庭教育的主体,是两者共同目标实现的基础,学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孩子在家长心目中是掌上明珠,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期待孩子成为社会栋梁之才,因此,两者目标一致,方向统一,愿景一致,便于形成工作合力。

二是两者教育侧重不同,便于优势互补。高校学生管理主要服务于学校教育,注重学生规章制度的遵守,行为习惯的养成和日常为人处世的锻炼,虽然较高中有一定不同,不再过分注重考试成绩,但各类考试成绩仍是考查学生能力和素质的一大决定因素。在家庭教育方面,父母更多关注学生生活,缺少对孩子学业成绩、心理成长的关心,并且高校大多为寄宿制,缺乏时间和精力陪伴孩子成长。两者教育侧重点的不同,决定了两者可以优势互补。

二、高校学生管理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存在的问题

一是家庭教育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作用发挥不够。网络交流导致家庭教育影响偏弱。大学生多为寄宿制,与父母直接接触较少,更多为网络上交流,这造成了父母对子女的大学生活环境、学习状况等缺乏深入了解,父母对孩子影响偏弱。原生家庭影响学生成长。受原生家庭影响,部分原生家庭对学生成长成才关心不够,教育方式不够科学,未能给学生以正确的指引,家庭教育的作用被淡化、弱化甚至失效。二是家庭教育与高校学生管理结合不够紧密。学校与家庭信息沟通不够。学校拥有雄厚的师资设备,有着完整的教育教学体系,学生日常学习生活情况由学校掌握,因此,学校教育是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主导,学校应该及时向学生家长通报教学活动情况,并引导家长配合。家长应该及时向学校反馈学生内心想法,心理波动等,只有家长和学校之间互通信息,积极配合,相互理解,才能形成学校与家庭教育合力。三是学校对家长引导不够。发挥好家庭教育作用,学校也要主动地为家长服务,包括开办相关讲座、培训等,为他们介绍最新的教育成果,帮助家长能够适应在家校交流和学生成长中的合理角色。高校学生管理与家庭教育合作意识淡薄。与学生在中小学求学不同,通常大学校园与学生的家庭所在地距离较远,受物理距离影响,高校辅导员与学生家长联系起来存在很多不便,且中小学阶段形成的家校互动,高校与学生家长合作意识淡薄。学校应发挥主观能动性,促进学校教育与学生家庭教育有机结合,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

三、推进高校学生管理与家庭教育有效协作的方式

一是统一育人理念,形成高校学生管理与家庭教育协作育人共识。高校要发挥好学生教育管理主体作用,家庭教育要发挥好基础作用,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生为本,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破除“唯分数”“唯论文”,营造多维多角度学生教育评价氛围。加强与家长沟通,邀请家长走进学校、课堂、宿舍,更多了解学校、认识学校,积极参与高校教育管理,共同推动学校的发展,扩大学校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二是强化建章立制,形成高校学生管理与家庭教育沟通协作机制。完善制度保障,建立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沟通协作工作制度,形成相关制度体系,明确沟通途径、频率、双方职责,最大限度地调动双方积极性,增强协同育人机制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家长参与高校学生教育以及学生的学习过程有其潜在的作用,如何衔接他们深入到学校教育、教学、科研等每个部分,全方位、全过程地参与大学生教育,将成为家长发挥潜在作用的关键。

三是注重交流方式转变,拓宽家校沟通交流途径。新冠肺炎疫情以来,线上办公、居家办公蔚然成风,给家校交流带来机会。相比以往线下家长会、家访等形式,信息化沟通方式更加灵活,更加便捷。因此,拓宽新时期家校沟通途径,实现高校学生管理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可以通过数字化赋能高校、家庭协同育人,打造便捷的协同沟通平台,通过微信群、QQ群等形式,及时输出学生的在校信息情况,同时结合大家访、校园开放日等契机,增进交流互动,定期开展讨论交流。

四是加强监督检查,做好评估反馈。加强对高校学生管理、家庭教育协同情况的监督检查,完善评价指标,分层分类进行评估。建立便捷信息反馈渠道,及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家长,设计优化改进环节和再评价循环路径,优化是评价改进机制的核心,持续调整方案,不断优化机制,增进家长与教师之间的联系,推挤家长与学校之间的沟通顺畅,真正提升高校、家庭协同育人工作机制的实效。

(此文章为2022年度石家庄市家庭教育研究与实践课题成果,课题编号JJKT22-028)。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