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新时代下小学家庭教育协同指导的现状、问题及策略探究
摘要:文章围绕新时代背景下小学家庭教育协同指导方面的具体问题与现状进行多角度研究,依照相关问题,逐步探索具有针对性地解决策略以及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希望通过本文研究,可以帮助广大教师明确新时代背景下小学家庭教育协同指导的重要性与必要性,采取正当措施,促进小学家庭教育协同指导模式的合理化发展,随后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模式进行深度融合与对接,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协同指导的积极作用与促进作用,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现代化发展的优秀人才。
关键词:新时代;小学;家庭教育;协同指导
引言:
小学家庭教育协同指导主要指的是以小学教师为教育主体,以学生为教育对象,以家长为教育辅导,由教师面向全体学生家长的细致讲解课堂教学的主体要求以及育人要求,随后引导家长树立科学且正确的教育思想与理念,帮助家长快速调整原有的教学策略以及育人方法,引导学生家长积极与教师之间产生深度合作关系,提升家庭教育的整体质量与水平,在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产生深度合作关系,搭建互联、互通与合作的桥梁。因此,笔者将在文章以下内容中,结合新时代小学家庭教育协同指导现状与问题,合理分析相关的教学措施以及育人策略。
一、新时代下小学家庭教育协同指导的现状分析
我国政府教育管理部门在推出新课改教学政策之后,着重强调了小学阶段家庭教育协同指导的重要价值,小学家庭教育模式与方法正在随之发生相应调整。在此前提之下,许多学生家长以及教师正在充分意识到小学家庭教育协同指导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学校方面已经对小学家庭教育协同指导的具体模式与方法进行适当调整,逐步优化原有的教学流程,简化教学步骤,强化家校协同指导教学效率。但在此过程中,依然存在一系列比较复杂的教育问题。
二、新时代下小学家庭教育协同指导的问题分析
(一)家长缺乏协同育人意识
一部分学生家长只是单纯地认为学生教育问题需要由教师解决,学生的教育责任需要有教师承担,学生家长并不需要过多关注学生的学习问题及能力发展问题。也有一部分学生家长并未充分了解协同育人模式的主要内涵与概念,并不了解协同育人机制的实行方式以及教育模式,导致许多家长缺乏系统育人意识,并不了解学校内部推进家庭教育协同指导策略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也无法结合教师的实际要求与指导,调整自身的家庭教育理念与思想。此外,一部分学生家长工作繁忙,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问题,导致亲子关系逐渐紧张,家庭教育逐渐丧失主体地位,进而导致许多学生家长直接将孩子托付给教师,或者是盲目信从教师的教学策略与方法,并未过多考虑到家庭教育方面的相关问题。家长缺乏协同育人意识,可能会导致小学家庭教育协同指导策略无法积极推进,无法进一步促进小学家庭教育协同指导模式的合理化发展,导致教学效率低下。
(二)家庭教育协同指导方式单一
在许多学校内部推进小学家庭教育协同指导模式的过程中,并未调整原有的教学策略与工作方法,只是采取强硬手段,缺乏与学生家长的有效沟通,强迫学生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工作并未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也并未强调协同教育主体的多样性特征。导致许多家长并不了解家庭教育的具体策略与方法,在家长与教师共同探索家庭教育协同指导模式的过程中存在诸多教学问题。家长无法与教师进行紧密配合、家长与教师之间缺乏细致沟通等问题一直困扰着学生家长与教师。由于经济社会发展速度相对较快,许多家长的家庭教育理念更新速度较快,一部分家长工作繁忙,缺乏有效的家庭教育,陪伴子女的时间相对较少,但是此类家长却无法接受来自教师的帮助和指导,家庭教育方法缺乏生活性、情感性、多样性、自发性、组织性等特点。
(三)家庭教育协同指导缺乏针对性
大部分学生家长教育理念陈旧,不能紧跟学生的年龄和心理变化,导致亲子关系紧张、家长焦虑、学生叛逆等。一部分教师在开展家访活动或协同指导教学活动过程中,并未结合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能力发展情况与家长进行有效深度沟通与交流,仅采取普遍类型的教学方法与指导策略,导致学生家长并不了解学生的日常学习情况,在学生家长头脑深处形成了片面认知。如果家庭教育协同指导缺乏针对性以及可操作性,可能会导致学生家长缺乏积极性与主动性,学生家长无法继续参与家校协同指导教育工作,对家庭教育协同指导教学模式产生一定误解,甚至对家庭教育协同指导教学模式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以及排斥心理。
三、新时代下小学家庭教育协同指导的策略分析
(一)提升教师的协同指导能力与专业教学素质
在学校方面正式开展小学家庭教育协同指导工作之前,必须要明确小学日常教学要求以及人才培养要求,还需要积极提升广大教师的协同指导能力以及专业教学素质。首先,教师必须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以及教育观念,必须要充分肯定家庭教育的重要价值,必须要引导广大学生家长了解协同教育指导的重要地位与积极作用,将家庭教育协同指导工作的主体由教师转变为学生家长,对原有的教学问题进行适当反思与研究,积极鼓励学生家长对现有的家庭教育协同指导流程与内容进行自我总结与研究,引导学生家长与教师之间产生深度互动与沟通。教师可以要求家长参与到学校的日常教学工作之中,将家庭教育的具体价值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指导学生家长正确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以及生活习惯,促使学生的多方面学习能力及学科综合素质可以得到进一步发展,学校方面可以为广大家长提供相关的教学指导与技术帮助,学生家长可以与教师进行定期沟通与交流,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日常生活情况以及学习情况,以便教师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问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均衡发展。作为班主任,我经常通过打电话、面谈、借助网络工具等形式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也会每学期都会分小组和一对一的形式开展实地家访。我结合学生不同学习、交友、心理等情况与家长进行了深入面谈,对不同类型的孩子如何进行教育进行了针对性辅导,解决了家长的困惑。我将小学生分为五种类型,分别是:聪明的懒孩子、自信的熊孩子、温暖的慢孩子、内向的倔孩子、专注的乖孩子。事实证明,经过帮助家长一段时间的调整与研究之后,许多学生做出了很大转变。
其次,从另一角度分析,教师可以利用空闲时间以及业余时间主动参与各种各样的职业技术培训活动以及主题教育,或者是参与各种专家座谈活动,结合学校内部所制定的培训计划以及协同教育规划,系统性的学习家庭教育方面的相关知识,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技术指导能力及语言沟通能力,在教师与家长进行面对面平等交流的过程中,采取正当措施解决家庭教育环节之中的各种问题,为广大家长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指导与帮助,在促进学生多方面能力快速发展的同时,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
(二)构建个性化家庭教育协同指导教学体系
小学阶段家庭教育协同指导教学工作必须要凸显针对性与个性等特征,必须要强调教学工作以及指导工作的多样性、全面性、现代性。在此过程中,广大小学教师必须要对原有的家庭教育协同指导目标与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必须要确定新型的教学目标以及人才培养目标,必须要丰富小学家庭教育协同指导的内容与形式,对原有的教学方法进行系统性梳理与归纳,逐步构建较为个性化的家庭教育协同指导教学体系,凸显教学与家校协同指导的个性化指向。此外,广大教师需要结合学校日常教学要求以及学生管理要求,结合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及能力发展情况,为广大家长提供个性化的指导与技术帮助,教师可以直接设计个性化的教学指南或者指导指南供学生家长使用,学生家长也可以定期与教师保持密切联络,通过线上交流或者是线下沟通等形式,及时帮助家长,进行个性化辅导。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社会发展快,孩子们的成长更快,如果家长不学习、不成长,对孩子的教育将会束手无策,甚至产生严重后果。一个人的认知不变,行为和信念也不会改变,所以提高家长的认知是当前必须进行的工作。为了更直接、有效地指导家长开展教育,我建议将教育形式分为以下四种。
1.以班主任为中心的家校小团队。
2.以教育专家为中心的家校大团队。
3.以德育校长为中心的家校小团队。
4.以家委会为中心的家长小团队。
经过一系列落地指导,让家长由内在的思维变、看问题的视角变、观念变、信念变转变为外在的语言变化和行为变化,只有家长经历了这一系列变化,先把自己成长起来,才能真正解决孩子的问题。
四、结束语
近年来,在我国政府教育管理部门逐步推行新课外教学政策的过程中,提倡家庭教育协同指导教学模式。尤其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广大教师更加需要充分重视家庭教育协同指导,需要引导广大学生家长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以及育人观念,还需要引导学生家长的积极主动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与成长环节之中,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积极作用,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效衔接,教师与学生家长共同合作,协同培养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包蕾蕾. 小学家校社协同育人实施的现状及策略研究[D].天水师范学院,2022.
[2]常帅丽. 新时代小学家校合作共育的策略研究[D].河南大学,2021.
[3]吕春宇. 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21.
[4]文维毅. 小学家校协同育人及其实践路径研究[D].湖南大学,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