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立德树人引领下初中思政课议题式教学尝试

三悦文摘·教育
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丹凤中学?655700?

摘要:立德树人是初中思政课程建设的目标与发展改革的宗旨,为落实“以人的发展”为主的教育思想,教师可融合议题式教学尝试,建设学生在初中思政课程学习过程的知情意行的统一性。议题式教学形式是以思政课程的教学内容为支撑,以议题的情境为载体,以交流议论为途径的课程教学形式。教师要通过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以及社会热点问题,针对教材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进行探讨辨析。本篇探讨基于立德树人理念下初中思政课程议题式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立德树人;初中思政;议题式;教学尝试

前言:

针对初中思政课程的发展方向及教学目标建设,教师要从初中学生的学情以及年龄特征出发进行分析。针对初中学生思维建设及人格建设的必要性,教师可转变思政课程的课程性及应试性目标。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开展议题式教学活动,突破教学重难点的同时;能够引导学生辨析明理、实践笃行。对此,本篇提出如下见解:

一、根据教材目标,选择合理议题

开展议题式教学活动,教师需要以课程内容作为活动开展的支撑,根据教材目标选择合理的议题。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议题中,突破教学重难点问题。促进学生的感悟,拓展学生对社会热点的认知见识。

例如:教师要针对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生活中的“小事”,设定合适的议题——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现实应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社会性认知;又能够引导学生借助学习的知识,合理地处理生活中的事务和关系。以七年级学习的《友谊的天空》为例,需要通过合理议题的选取引导学生重视友谊,学会“交友的智慧”。在选取议题时可结合班级中的“小文”交友的议题进行辨析。在课堂中,我提供并讲述了小文与同学发生矛盾后“打人”的行为。当他人用语言刺激或无意中的语言伤害到小文时,他选择用“打人”的行为进行攻击。而在教材中针对“深深浅浅话友谊”的课题探讨中,需要让学生明确“友谊的真正含义”以及“如何在发生矛盾时解决问题、珍惜友谊”。针对小文的议题,教师向学生提问“小文的做法违背了友谊中的哪些原则?”并且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如果你是小文应如何解决这件事?”引导学生通过生活实际的例题案例进行充分的辩论与探讨,达到解决生活难题、转化知识运用的目的。教师要根据教材的目标选择合理的议题,才能够在探讨的过程中促进议题的针对性。

二、展开情境讨论,针对议题辩论

议题式教学尝试中是以议题情境为基本的教学载体,所以教师要帮助学生构建合理的议题探讨情境,激发学生针对议题的思考。实现自主性议题辩论活动。

例如:在情景化议题探讨中,教师可通过问题引导或相关视频展示的模式建设议题思辨情境。此时,教师可将议题案例的展示与探讨放置于课前活动中,用于激发学生的探讨自主性与兴趣。以《认识自己、做更好的自己》为例,教师可借助学生实际发生的问题提出议题情境:班级中的小楠因为缺少父亲的关爱而产生了自卑的情绪,在课堂教学中总是扰乱课堂秩序、课下活动中向其他同学挑衅。教师针对小楠的问题进行提问:“关于小楠的问题是不珍惜友情吗?”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共同探讨后,教师再通过视频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你认识自己吗?”让学生在“认识自己”的课题中思考“自己在集体活动、在家庭以及在社会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强化学生的认知能力。基于情景下引导学生学习本课知识,并且根据教材所学知识分析“小楠出现的自卑情况”的原因。最终,通过原因对其进行关爱与重视,减轻小楠的自卑情节。通过情境思辨议题的形式,能够促进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和自主认知进行议题思辨。

三、促进议题反思,统一知情意行

基于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开展思政课议题式教学活动,教师要促进学生对议题进行反思,统一知情意行的建设与发展。其中可通过辨析活动引导学生明辨事理、提升认知;也可通过实践笃行强化议题反思与内省

例如:针对议题进行探讨、交流和议论后,教师再根据议题引导学生举例说明、辨析明理。在探究《生命的思考》主题时,教师可针对班级中患有肾结石的小承同学展开议题是探讨。在讨论过后教师总结:患有慢性扁桃体炎的学生应注意饮食、不吃过热或过冷的食物;同时,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哪些食物是过热或过冷的食物。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举例补充;针对“校内不可购买垃圾食品”的问题,引导学生交流、探讨哪些食品属于“垃圾食品”,推动学生针对议题进行反思内省。教师还可结合科普的形式,为学生讲解经常运动与不经常运动的骨骼与肌肉的发展情况,让学生理解运动的益处,体悟健康身体的重要性。最终,引导学生通过实践进行议题活动的道理。在关于“生命的意义”与“健康的身体”等议题活动中,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提升“生命的意义”,不要提供多种公益活动渠道,带领学生在实践中体悟思政课程议题的意义。最终统一知情意行的发展建设。

结束语:

基于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下,在初中思政课程中采用议题式教学尝试,教师要根据教材目标选择合理的议题,引导学生通过情境创设展开议题交流与讨论。促进一题的反思与实践,强化学生的认知和行动力。同时,通过议题的探讨,也能够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临场发挥能力,促进思维与素养的同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殊芦. 课程思政背景下赣南采茶戏融入中学音乐课堂的路径研究[J]. 长江丛刊,2022(6):56-58.

[2] 陈建武. 关于立德树人理念融入初中政治教学改革的研究[J]. 课堂内外·初中教研,2022(9):147-149.

[3] 王晶晶. 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落实立德树人理念路径探讨[J]. 读与写,2022(12):14-16.

[4] 范寿荣.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议题式教学的实施策略[J]. 中学教学参考,2022(22):57-59. DOI:10.3969/j.issn.1674-6058.2022.22.019.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