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体育信息化教学困境及改善对策研究
摘要: 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体育信息化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分析高校体育信息化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以期推进体育教学的信息化进程,同时满足特殊情况、特殊时期的教学需求,为国家教育化建设及体育教育事业发展助力。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体育;信息化教学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和现代教育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教育”也实现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紧密联系和深度融合。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承担着提高高校学生运动技能,增强高校学生身体质量的重要责任,但在现阶段,高校体育教学质量却还处于提升缓慢的时期,教学手段,教学效率等还达不到较为理想的目标,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还停留在摸索阶段,在信息化教学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也尚待解决。因此,研究将通过文献综述的形式,分析普通高校体育信息化教学现状,并提出可行的改进对策,以期对高校体育教师开展信息化教育教学工作提供建议和参考,助力国家体育教育事业发展及教育信息化建设。
1 普通高校体育信息化教学改革的现实意义
1.1 因材施教,激发兴趣,提升体育课堂教学效果
高校体育课堂因其教授内容以技术动作为主,教师在传统课堂中因学生数量多、专业技能基础不同,场地有限等原因很难实现因材施教,导致基础稍差的学生跟不上进度而失去对于技能学习的兴趣或基础较好的学生无法进步而感到体育课程枯燥,从而使去学习兴趣。体育信息化教学改革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根据自身技能基础选择学习内容,基础稍差的学生也可以借助信息化平台对学过的内容进行复习。同时,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搭建在信息化平台之上,体育工作部可以利于平台进行体育知识教学、竞赛等活动,使学生避免因体育知识枯燥而缺乏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根据平台上学生的学习内容及认知能力对学生进行教学调整,帮助学生有效掌握技能动作与相关专业知识。在信息技术对教师与学生两方面的作用下,教师根据学生水平及个性化需求进行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得以较大提升,学习效果也能大大提升,教学质量得以保障。因此,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是教师满足学生学习需求,促进教学不断发展的必经途径。
1.2 开拓空间,随处学习,打破体育教学时空限制
体育技能的传授过程因其课堂内容的特殊性,存在极大的学习束缚,离开课堂后学生因时空限制性无法随时随地的进行学习、复习。而信息技术能够使得这一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学生进行学习的过程不再被束缚在课堂上,他们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学习。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与学生的互动,生动形象地解决学生一些无法仅仅用言语形容与描述的问题,在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同时,也减轻教师的压力,促进师生交流,使得他们的关系与联系更加的密切。最后,学校也可以利用信息化手段,完善体育课堂的选课等制度,使学生能够在自身条件合适的范围下完成自身教学课程任务,实现我们所倡导的课内外一体化。
1.3 落实主体,提升素质,拓展体育教学资源空间
课堂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应当是学生,教师应当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高校将信息化教学引进体育教学课堂,其一,能够利用慕课登在线网络课程,实现体育课堂资源的拓展和延伸。其二,信息化技术拓宽了学生获取体育知识的渠道,与体育课堂中重实践、轻理论的情况形成互补。最后,信息化技术能够激发学生自主地进行学习,教师也能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及能力出发,转变教学方式,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双向提升教师与学生的素质的同时,也拓展了体育教学资源空间。
对高校体育信息化教学进行改革是大势所趋。一方面,它是时代快速发展的产物,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经之路。另一方面,它为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实施主体、服务对象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支持。对体育教师来说,体育信息化教学既减轻了教学负担,还能为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创造多样性,提高了教学效率,保证了教学质量,更方便教师对学生进行管理。对学生来说,体育信息化教学能让传统体育课的氛围从枯燥乏味变得生动有趣,也能让体育动作的演示从抽象变为具体,还能让获取体育知识的渠道从单一到多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被动变为主动,改变了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大大提高了学生对体育的认知和兴趣,实现了体育教学目标。
2 高校体育信息化教学所面临的困境
目前,体育信息化教学虽以进入高校体育课堂,但是依然只处于萌芽阶段,发展还很缓慢。因此,为了体育信息化教学能快速发展,那么解决以下问题就刻不容缓。
2.1 对信息化教学的重视程度不足
体育信息化教学自被提出以来就收到颇多质疑,除其他学科的相关人士外,体育信息化教学的实施者与被服务者对此的重视程度也严重不足。加之多数体育老师的信息化水平不高,没有全面的系统的信息化操作技能和方法,对信息化教学比较排斥,导致资源浪费。由于认知的限制,导致他们对于需要克服的一些困难过于夸大化,认为信息化教学实现困难,缩小化运用信息化教学的作用及意义。
2.2 设施设备陈旧,资源配置失衡
由于对于信息化教学重视程度不够,从教师端口的不重视也导致相关的科研、教学实践较少,进一步导致相关的资源配置者在信息化设备与设施进行审批时考虑颇多,不会将资金等投入过多。这也就形成了一个小型的恶性循环,最终造成体育信息化教学因遇到教育资源配置失衡,信息化设备设施陈旧,可用的体育信息化教学资源匮乏等问题而进入困境。
2.3 信息化教学趋于表面性
由于资源、设备等的问题,加之信息化系统范围受到限制,导致许多信息化教学大多数由相关研究生、学者在进行教学实验时才会进行信息化教学校验其运用优势。大多时候,再进行教学过程中,教师迫于教研室、工作组等的要求进行信息化教学,但由于信息化教学发展的不够成熟,再加上教师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信息化教学趋于表面性,深入研究实践不够也会一直使得其停留于表面。
信息化系统范围受限,教学停滞于表面。
2.4 体育信息化教学管理模式不够先进
因此对信息化教学不能重视,其教学考评方式比较单一,不能完全全面的评价教学效果。加之体育教学信息化设备缺乏等等问题导致了信息化教学发展缓慢,也导致高校体育教学中管理模式落后,这些都成为一个恶性循环使得信息化教育发展缓慢。
3 高校体育信息化教学的改善对策
3.1 增强师生信息化教学意识,提高教师信息化技术水平
要实现信息化教学的优质发展,改变教师教学理念是关键。体育课因其特殊的性质让很多体育教师缺乏了对信息技术的求知,他们认为,体育跟信息技术的关联并不大,无需将二者结合,其实这是一个教学理念落后的表现。很多体育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本就不高,也不愿意学习信息技术,这就从根本上忽视了体育信息化教学的重要价值和意义。教师的不重视也极其容易引起学生的不重视,他们对待体育课更加敷衍,这无异于是雪上加霜。因此,教师的教学理念必须得到更新,必须学习和提高信息技术水平,学校要加大对体育教师信息化技能的培训力度,将信息化技能作为教师业绩考核的一部分,全面提升他们的信息化素养,从根本上解决阻碍体育信息化教学发展的内部问题。
3.2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善教学资源配置
良好的教学资源是开展教育教学的基础。目前大部分高校信息化基础设施设备建设相对落后,能供体育教学使用的资源更是少之又少。高校应加大对信息化教学设备及教学场所的资金投入,完善多媒体教室、数字图书馆、信息化教学平台、电脑配置、光纤网络等相关硬软件设施,为信息化教学提供强有力的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同时,还要着眼于体育信息化教学的发展。首先,体育信息化教学的场地不应再局限于操场或传统教室, 而应增加专门的为体育教学所用的信息化场所。其次,高校应打造属于自己的体育教学信息化平台,充实体育教学资源,丰富体育教学内容,让师生在多种教学渠道下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实现体育教学目标。
3.3扩大信息化教学范围,充分发挥信息化教学功能
信息技术在不断发展,而体育信息化教学范围却因体育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有限而狭窄,信息化教学的功能尚不能完全利用,这直接导致了信息化教学资源的严重浪费。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全面地了解信息系统,加强学习,让信息技术能力不再停留在简单的某一处。同时,各个高校应加强联系,实现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将信息化教学功能发挥到最大化。
3.4更新信息化教学管理模式,创建多元考核评价方式
落后的传统教学管理模式显然已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改革发展,管理模式只有随着教学方式的改变而改变,才能达到一定的管理效果。既然信息化教学已成大势所趋,那么教学管理模式也应相应地建立信息化管理,以便更好地为信息化教学服务。高校应该在充分考虑自身条件的情况下建立起一套科学的系统的教学评价体系,教师根据这套评价体系对体育信息化教学采用信息化考评方式,要将学生使用信息化技术学习体育知识的能力纳入考核之中,从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全面推进信息化教学的发展进程。
4 结语
现代信息技术在不断发展,国家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在未来,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联系将会越来越密切,体育教学也将会深入融合于信息化,但随之而来的也将会是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因此,体育信息化教学的发展过程任重而道远,需要每一个高校体育教师不断深入了解和学习信息技术,不断推进体育信息化教学改革进程,最终实现体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双向发展,使信息技术更好地服务体育教学。
参考文献:
[1]逄涛.新时期高校体育信息化教学困境及改善对策[J].当代体育科技,2021,11(17):107-109.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0-1579-8092.
[2]任鹏.关于“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体育信息化教学改革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30):171-173.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03-5699-0101.
[3]彭军,钱桂花.“后疫情时期”高校体育信息化教学改革与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0(17):145-146.
[4]赵凤静.新时期高校体育信息化教学困境分析及措施探析[J].山西青年,2020(06):175+177.
[5]熊俊.略论“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J].新课程研究,2020(05):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