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油气储运技术专业招生与就业的探索

安防科技
大庆职业学院石油化学工程系?黑龙江省 大庆市?163255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随着国际油价的剧烈波动,大庆职业学院油气储运专业的招生与就业出现较大波动。本文在广泛调查学生报考、就业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石油和化工行业基本情况,探讨分析基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油气储运技术专业招生与就业情况,探究了相应的解决措施。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行业内的技术升级、工艺改进和设备更新,企业运营模式的改革和实施国际化战略,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会有所变化,00后大学生报考和就业观念也会发生改变。因此,调整油气储运技术专业招生策略和拓展中下游就业市场是刻不容缓的。

关键词:油气储运技术;招生;就业

1 石油和化工行业基本情况

当前石油和化工行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产业规模达到世界第二,创新由“跟跑”转向“并跑”、“领跑”,先后攻克了MDI、工程塑料、异戊橡胶、T800级以上碳纤维、聚碳酸酯、PX、芳纶以及特低渗透油气田开发、页岩气开发等一大批长期制约产业升级的核心关键技术;现代煤化工产业,相继攻克了大型先进煤气化、合成气变换、大型煤制甲醇、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煤制乙醇等一大批世界级技术难题,并实现了关键技术设备产业化,走在了世界煤化工产业创新发展的前列;研制出12000米特深井石油钻机、大口径高等级螺旋缝埋弧焊钢管、海洋石油“981”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炼油全流程技术装备、乙烯以及芳烃成套技术装备等,千万吨级炼油装置国产化率超过95%、百万吨级乙烯装置国产化率达到90%左右。油气管网规模不断扩大,建设了以西气东输、俄气、川气东送、陕京线为首的天然气管线和以兰成渝、兰郑长为首的原油成品油管线;建成了西北中哈原油管道、中亚原油管道,东北中俄原油管道,西南中缅原油天然气管道;沿海地区已建成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13座,满足进口接卸需求。由此可见,未来几年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可观。

2 我校油气储运技术专业招生与就业的现状分析

以大庆职业学院油气储运技术专业招生及就业情况为例进行分析,具体数据见下表。

2.1本专业近年招生情况

2011年-2016年,我校油气储运技术专业招生人数基本保持稳定,均在30人上下。近年来,由于生源数量逐年下降,招生政策不断调整变化,学院所处地理位置较偏僻,本科院校入取分数段下调,职业学校之间生源竞争不断加剧,特别是国际油价的低迷对石油行业造成了很大的冲击,2017年油气储运技术专业的报考人数明显减少,下滑至10人。2018年持续低迷,但是从2019年开始油气储运技术专业同中国石油销售公司签订“加油站经理预备班”订单招生培养,其就业范围相对比较广,工资待遇也比较高,外地的学生及家长相对比较认可。因此,2019年油气储运技术专业招生达到85人,2020年招生人数升至90人,油气储运技术专业招生情况有所好转。

2.2本专业近年就业情况

通过近四届就业情况分析,油气储运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率相对来说,还是比较高的,

但是就业相关度偏低。而且通过市场调研来看,企业对油气储运技术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还是比较大的,尤其是具备高素质高技能的石油高职人才,近几年毕业生就业单位有:中石油上海宝嘉石油分公司、中石油上海中油同盛分公司、恒力石化大连炼化分公司、吉林石化公司、昆仑能源有限公司新疆分公司、甘肃昆仑燃气、北京托普威尔石油技术股份公司等企业。由于受到近几年国际油价低迷,石油企业降薪裁员的影响,生源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同时00后大学生已经成为高校的生源主体,独生子女比例很大,她们的价值观、就业观等方面发生重大变化,很多在校生对石油化工相关企业产生抵制心理,甚至谈“倒班”色变。学生自己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当石油石化相关企业来招聘时,却又无人问津,追求一蹴而就,缺乏创新精神。

3 解决措施

3.1 改变招生策略,制定新形势下招生方针

首先,精心制作专业招生宣传材料,重点宣传油气储运技术专业(中石油销售公司加油站经理预备班)的就业优势,真正实现“入学即入职,毕业即上岗”。其次,专业教师直接入到学校,直接面对教师和学生,积极正面宣传本专业优势,打消学生及家长对石油化工行业不安全的顾虑,让专业形象在学生和家长中广泛树立。最后,加强全员参与意识,不断加强招生宣传工作力度,扩大招生宣传规模。

3.2 全面拓展中下游油气储运就业市场

主动走出去,巩固和开拓石油石化企业就业市场。除了传统的油田上游企业外,多渠道、全方位拓展中下游油气储运就业市场,特别是油气管道和燃气输配等发展前景较好的单位,还有就是南方需求人才较多的炼化企业;举办石油石化行业中小企业专场招聘会,发掘石油石化中小企业就业资源;依托就业信息网,构建立体就业网络,为毕业生争取更多的就业机会。

3.3 加强校园环境建设,改善实习实训条件

加大校园硬件设施建设的投入,创造优美的育人环境。紧密依托大庆油田和其他合作企业,不断增加联合育人企业、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数量,持续提升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水平。新建油田数字化管理实训中心;拓展技能鉴定实训基地、应急救援演练实训基地;改造无人值守转油站;更新工程流体力学实训室,加快建设具有“教学、培训、鉴定、生产、服务”五大功能为一体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4 结语

近年来,油气储运技术专业学生毕业后大部分签到各石油石化单位任职,就业率保持相对较高水平,就业相关度不高。本文分析了大庆职业学院油气储运技术专业的招生和就业情况,发现当今学生在报考和就业过程中,存在着怕吃苦、就业期望值高和职业规划不够明确的错误观念,这对学生的报考和就业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今后,学校将进一步坚持不懈地以提高就业质量为目标,提高学校办学条件,加强师资团队培养,做好思想教育和就业指导等工作,从而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发展和人生规划。

参考文献

[1]梁金禄,方丽萍,李家明,李岩,石海信.新设油气储运工程本科专业特色及就业状况分析—以钦州学院为例[J].钦州学院学报,2015(11):19-23.

[2]刘庆伟.油气储运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1(10):297.

[3]李亮辉.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J].网友世界,2014 (3):116.

[4]李江飞,段兴华,李岩芳,张康,任亚东.石油学校油气储运技术专业就业现状分析及策略研究[J].石油教育,2016(06):83-85.

[5]陈元高.以就业为导向,以产教融合为抓手,大力实施现代职业教育[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74-76.

[6]李婷婷,孙明.大学生就业稳定性的问题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38):188-189.

作者简介:高颜儒,男,1988年12月,大庆职业学院石油化学工程系,汉,黑龙江省兰西县,硕士,教师,讲师,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高等学校教改工程项目:“基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油气储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中石油销售公司加油站经理预备班为例”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SJGZY2020013)。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