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在课程游戏化理念下,浅谈大班幼儿滚筒游戏开展的研究策略
摘要:幼儿对笨重的大型器械滚筒展开了一系列的探索,在重复练习中一点点的调整着难度,创造着属于自己的“最近发展区”,以适合自己的节奏,小步推进,不断突破自己的能力和极限。
关键词:大班幼儿;滚筒游戏;观察;策略
引言
滚筒游戏充分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促进幼儿身体、心理、情感、个性的全面发展。
观察与实录
片段一:操场上来了个“大块头”
大户外游戏时,小朋友发现操场上多了几个白白的“大块头”,他们好奇极了。对着滚筒摸摸、拍拍,用手推滚筒,双腿打开骑在滚筒上面……一个孩子提出站在滚筒上,这种玩法对大班孩子来说充满期待,跃跃欲试。
识别与分析
初次接触滚筒,可以看出大班幼儿对于新事物是乐趣探索的。滚筒作为一种结构简单、功能多元而又有较强操作性的低结构材料,满足了孩子们探索、游戏的愿望。
站在滚筒上对力量、平衡、协调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滚筒有别于平时固定不动的独木桥之类的游戏,对于孩子是有一定挑战性的。
回应与支持
为了后续继续支持幼儿的游戏,对班级幼儿的现有水平进行了初步了解和统计。观察发现班级幼儿分为四个水平:
水平一:乐意尝试,但无法站立在滚筒上,占班级44.7%
水平二:双脚站上滚筒时就会掉落,占班级28.9%
水平三:摇摇晃晃的站立在滚筒,占班级15.8%
水平四:平稳的站立在滚筒上,占班级10.5%
从对幼儿站在滚筒上的情况统计来看,很多幼儿存在困难,但并不是不可挑战的。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充分放手游戏,给予孩子挑战自我的机会和充裕的时间、空间、材料,供孩子去探索、去学习,相信儿童是有能力的学习者。
小朋友交流对滚筒的探索情况,并将问题和方法进行了整合与梳理。
问题一:滚筒不稳,不敢爬上去怎么办?
解决策略:
1、寻求老师帮助,让老师扶着自己。2、和朋友互相帮助,扶住滚筒两边。3、先选择小的滚筒进行练习
问题二:站在滚筒上怎么保持平衡?
解决策略:
1、打开手臂保持身体平。2、要站在滚筒的正中间。3、同伴之间相互帮助
片段二:我和“滚筒”交个朋友
通过不断的尝试,越来越多的小朋友可以站立在滚筒上。但是班级里依然有少数幼儿还无法站立在滚筒上,橦橦小朋友就是其中一个。一开始橦橦总是选择在旁边看,自己探索的时候也只是跨坐在轮胎上左右进行摇晃,不敢尝试去站立在滚筒上。我鼓励他去试试,并表示我会在旁边保护,他才愿意进一步尝试。尝试过程中,橦橦不是没踩好就掉下来,就是刚两只脚同时踩上去就掉了下来。在不断的鼓励和帮助下橦橦第一次滚筒站立挑战成功。
识别与分析
生理因素:《指南》中提出幼儿在动作方面“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动作协调、灵敏。”橦橦小朋友平时不爱运动,缺乏运动能力和运动经验。
心理因素:橦橦是一个胆量比较小的孩子,滚筒站立一是在灵活的物体上,二是在一定高度上,所以在心理上产生了一种恐惧感。但是在老师和小朋友的帮助、鼓励下,最终完成了滚筒站立的挑战。这也说明了,他人的鼓励,会让幼儿的运动状态和能力有所改变。
家庭因素:橦橦小朋友在家里属于家长包办过多,很多事情都不能够自己独立完成,在生活中经常会因为遇到问题而产生畏难情绪。
回应与支持
在进行了分析后,我们决定从两个方面去帮助橦橦。一是在幼儿园进一步观察分析橦橦玩滚筒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他有针对性的指导。在日常游戏时,鼓励他积极参与,陪伴他一起练习。二是在家园共育方面,通过与橦橦的家长进行沟通,引导家长注意观察孩子日常的运动习惯,提升幼儿的自信心和胆量。适当的增加运动量,多尝试一些关于平衡类的运动。
片段三:“滚筒”滚起来
我观察到很多小朋友没有凭借任何外力,就能在滚筒上找到了平衡点在滚筒上站立。安硕又一次站上了滚筒,站稳后只见他将双臂微微打开,双脚一点一点的交替向后挪动,就这样,笨重的“大块头”滚了起来……
识别与分析
滚筒游戏中的核心动作经验就是平衡。平衡素质分为静态平衡和动态平衡,当幼儿双脚站立在滚筒上,站立时间反映的是静态平衡,而在滚筒上向前走则反映的是动态平衡。 在日常运动的观测中发现,班级幼儿在“走滚筒”发展上存在差异。
回应与支持
针对班级幼儿目前的情况≤1s的有15人, 1—5s的有16人,占了班级总人数的86.8%,可以看出大部分幼儿对于动态平衡的掌握还比较弱。
为了更好的支持幼儿的滚筒游戏,我们链接一日生活中的体育游戏环节、家园合作,培养幼儿的平衡能力。半个月后,我们又对班级幼儿“双脚连续走滚筒”的时间进行了观测,发现幼儿双脚连续向前走的能力较之前均有提升,孩子们也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片段四:“滚筒”的进阶玩法
茜茜和小潘都可以很熟练的在滚筒上行走了,开始尝试两人走滚筒。两个人手拉手,慢慢的双脚交替小步向前挪动,虽然距离很近,但这是她们第一次成功挑战双人走滚筒。
安硕想要在滚筒上进行抛接球,找到朋友开始尝试。一开始在接球的时候,身体一动就会出现脚下不稳,从而整个身体前倾或后仰的掉下来。经过尝试,他们找到了方法,当身体不平稳的时候,脚随着滚筒一起动,通过脚步控制滚筒的速度和前后,让滚筒慢慢的停下来。
识别与分析
在观察幼儿游戏中我们发现,其实幼儿是具有自我调整游戏难度的能力。看似单调的重复游戏,其实并不简单,重复中是有变化的。
“双人走滚筒”、“滚筒上抛接球”的出现表明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能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开动脑筋不断的变化玩法,同时也看到了他们的创造能力和合作能力。
效果与感悟
短短时间,孩子们从一个人玩推滚筒,到与同伴的互动游戏。冒险成功的那一刻,孩子是无比兴奋和喜悦的。通过这样的体验,大胆尝试、不畏艰难的品质就会逐渐形成。关于我们和“滚筒”的故事还在继续,孩子们还在向“滚筒”发起更高的挑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2]陆晔.《幼儿个性化运动课程》.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
[3]刘春雨.滚筒游戏(大班)[J].幼儿教育·教育教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