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儿童视角下劳动教育策略与实施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福建省福州市闽清县第一幼儿园

摘要:学前教育学的给幼儿进行综合素质、综合能力培养的关键阶段,同时也决定了未来幼儿是否可以健全的成长,更加快速的成长,3~6岁这一个阶段是幼儿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往常老师在给幼儿开展教学活动游戏设计的过程之中关注知识,但是现在应该真正加强给幼儿进行良好习惯的培养,但是有些老师把劳动当作一种惩罚来给幼儿进行开展,这对于幼儿来说是极为不利的,这掩盖了劳动的价值掩盖了劳动的意义,同时也让幼儿对于劳动产生了抵触心理和厌烦心理。

关键词:幼儿劳动 教育实施 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之前的论述之中说过,劳动是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的劳动是极为光荣的,为此在教育部下发的有关于幼儿的相关劳动教育的过程之中也说明了一定要在幼儿园教学阶段给幼儿进行劳动的教育,要让幼儿逐步拥有一个正常的正确的劳动的观念,这样才能促使幼儿的发育更加完善和健全。

一、幼儿劳动教育的实施途径

1.生活活动中实施劳动教育

在给幼儿进行劳动教育的过程之中,老师必须要清晰的认识到,给幼儿进行劳动教育,并不是让他们学习有关于劳动的相关理论知识,而是应该真正让幼儿将劳动内化,让幼儿从内心之中认可劳动是极具有意义的,并且劳动是对于自身发展有极大帮助的,同时老师还要针对于幼儿的实际发展情况给幼儿进行实践活动的安排,让幼儿在实际劳动的过程之中去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态度,让他们学会将学习的劳动技能学以致用。当然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之中,老师给幼儿进行劳动的设计还需要依据不同年龄幼儿的特点,同时老师也需要联合家长以及社区,共同给幼儿进行教育,给他们进行不同的劳动教育的渗透,同时也需要让幼儿在家庭中也做一些己所能及的事情,以此来促使幼儿潜移默化之中形成劳动的习惯。对于小班幼儿来说,笔者在教学时就会让幼儿学会自己进行洗脸,自己进行吃饭,穿脱衣服等等。对于中大班的幼儿他们也已经有了一定的独立自主能力,并且在小班教学的过程之中,就已经给他们进行了劳动意识的渗透,为此老师就开始在大班幼儿之中安排起值日生,去进行这一天的劳动,学会整理日常用品,促使幼儿在劳动的过程中实现自我的提升,实现服务他人能力的提高。

2.教学活动中渗透劳动教育

对于幼儿来说,劳动意识并不会在他们脑海之中凭空形成,也不会在他们潜意识之中凭空产生,为此在给幼儿实际开展教学的过程之中,老师应该真正在多个学科,语言、社会、健康、艺术等领域之中,跟幼儿渗透相关的劳动教育教学内容,在音乐教学里老师就可以给幼儿进行一些劳动歌曲的引导,在语言教学过程之中,老师就可以给幼儿进行一些有关于劳动的故事的讲解等,将劳动教学内容潜移默化的给幼儿进行描述,然后再有意识的将各个学科与劳动相联合,这样能够更加强化幼儿对于劳动认知的效果,同时也能够使幼儿对于劳动的感知力更加深刻。

例如笔者的班级之中,在五一劳动节来临之际,就有带领全班的幼儿进行了一个主题活动,这一主题活动为我爱劳动,让幼儿寻找自身生活之中劳动的印记,并将其打印成图片,然后给其他学生进行展示,幼儿还可以以劳动为主题写一份相关内容的手抄报,以此来让幼儿对于劳动成果更加的珍惜和理解,来让幼儿对于劳动的热爱之情更深。

3.在游戏活动中渗透劳动意识

对幼儿来说,他们的一日都是以活动为载体的,因为游戏活动是对于幼儿来说最具有吸引力的同时,也是对于幼儿来说,可以提升他们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为此现在老师必须要在游戏活动之中逐步给幼儿渗透劳动的思想。而在幼儿游戏活动之中,会分为不同的区域笔者也会借助于不同的区域来给幼儿进行劳动相关内容的渗透。在角色扮演区域可以让幼儿扮演各行各业的角色之时,老师就会让幼儿演绎一些劳动者的职业,进而让幼儿在真实扮演的过程之中,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之中,对于劳动者的这一职业角色有更加深入的认识,真正让幼儿在理解劳动者的基础之上去尊重热爱工作。在美工区域,老师会给幼儿教导一些有关于编织的技能技巧,让幼儿真正的进行手工的编织,以此来加强幼儿对于劳动的积极性,使得幼儿在劳动的过程之中感受到劳动带来的成就感,感受到劳动带来的乐趣。而在生活区老师会给幼儿准备一些无毒无害的厨具用品,让幼儿真实的去感受一下如何进行做饭,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去体会劳动的乐趣,给幼儿的整体劳动教育带来更加深入的影响,当然老师现在还可以在户外活动之中给幼儿设置一些有关于劳动的活动,比如笔者就借助于户外的一片空地,让幼儿自己学会种植花草,真正让幼儿在种植的过程中,养殖的过程中,培育的过程之中去体会劳动的收获,去体会劳动的意义,从而增强幼儿的劳动效果。

4.结合社区家庭资源实施劳动教育

幼儿虽然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幼儿园之内进行学习,但是并不代表着幼儿只在幼儿园之中,幼儿还有可能会在家庭之中,会在社区之中,而这些地方也是给幼儿进行劳动渗透的良好的地方,为此现在老师可以借助于幼儿的社区,让幼儿去服务他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以此来使幼儿在服务他人的过程之中感受到劳动的价值,感受到劳动的意义。当然幼儿教育也需要家园共育,家长在家庭之中也需要给幼儿一定的机会,让他们去帮助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以此来让幼儿有劳动的机会,去培养幼儿良好的劳动习惯,加深幼儿对于劳动的情感。

二、劳动教育的意义

1.有利于幼儿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

劳动对于幼儿来说是极为重要的教育,我国贯彻落实素质教育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劳动就占有其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在幼儿阶段是给孩子启蒙的关键时期,为此在这一阶段老师必须要针对于幼儿的劳动技能,幼儿的劳动意识进行,思维上的启蒙以及行为上的启蒙,真正促使幼儿从小就能养成良好的劳动意识以及对于劳动有正确的观念,最终促使幼儿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品质,让幼儿从认识到劳动是具有价值的,劳动是具有意义的,可以促进幼儿的健全人格的培养,也可以促进幼儿综合全面的发展。

2.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现在很多幼儿在家庭之中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于孩子十分的宠溺,十分的照顾,甚至在家庭之中不让孩子进行劳动,这就进一步的促使了幼儿在脑海中没有形成劳动的概念,没有形成劳动的意识,甚至经过实际的问询调查,发现有一部分孩子认为劳动就应该是大人干的事情,自己就应该获得劳动的果实,所以根本不会在潜意识之中去积极主动地开展劳动,这对于幼儿今后的发展来说是十分不利的,也不利于幼儿今后进入小学以及社会,所以现在在幼儿园阶段应该矫正幼儿的这些思想,真正给幼儿进行健康的正确的劳动意识的引导。对于幼儿来说这一阶段受他们身心发展的实际影响,他们的好奇心极强,并且他们的动作模仿能力以及思维模仿能力都极强,为此老师可以借助于幼儿的这一特点给他们进行全面的培养。

劳动本身是具有生活性以及综合性的,对于幼儿来说他们可以通过劳动来获得最为简单的生活经验劳动技能,并且对于幼儿来说,适当的劳动还可以促进他们的身体健康发展,可以提升幼儿的综合能力,使得幼儿的身体成长的更加健壮,还可以有利于幼儿的自身以及肌肉的灵活性得到增强,还能让幼儿在合作团体进行劳动的过程之中多进行沟通交流,提升幼儿的社交能力,促使幼儿在潜意识之中学会去沟通,学会去思考,学会去解决问题。

例如笔者班级里有一名幼儿,老师让他擦桌子,他发现如果拿一个布擦桌子,那么桌子怎么也擦不干净,这时他们就想到如果可以将布沾水擦,可能会擦得更清洁,于是他就将麻布蘸上水再擦桌子,就将污点擦下去,这一过程其实就是幼儿自主去思考自己去研究的过程,它不仅仅进行了劳动,同时还进行了大脑的飞速运转,促进了幼儿的全面成长,促进了幼儿的全面发展。

总而言之,目前在幼儿园阶段给幼儿进行劳动教育的渗透有利于幼儿的综合能力提升,有利于幼儿的综合素质培养,同时也有利于幼儿的三观以及思想道德品质逐步加以完善。

参考文献

[1]徐丽.浅谈劳动教育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J].新课程,201 8,35(06): 122- 1 23.

[2]王浪.幼儿劳动教育实施策略[J].教育观察,2019,8(38):60-62.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