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大概念的高中生物学主题式教学研究
摘要:“大概念”理念的提出,使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得到了新的进展。大概念教学是指,在某一学科中,最能体现教学大纲的、最有价值的核心内容。大概念教学能够充分有效的将学科核心本质以陈述的形式展现出来,从而帮助学生梳理学习任务,使其能够以高层级思维审视学科课程,计划学习任务。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我安排学习的能力,教师应根据学生思维发展特征,结合学科本身特点,设计适合高中生思考模式的主题式教学方法,从而引导学生顺利完成学习目标。在高中生物教学中,以大概念理念为指导,科学设计教学主题和教学进度,可以使学生将琐碎的知识点进行有机链接整理,增强了其逻辑思维敏捷度,提高了其学习效率。
关键字:大概念,高中生物,主题式教学
引言
高中生物是一门以概念为核心的理性学科,其概念性的内容分类较为繁多琐碎,将其教学内容以大概念为基础进行设计,可将分散的多级概念进行有效的整合,构建完整丰富的生物学科体系,加深学生对各级概念的理解记忆,减少学生对生物学科复习巩固的阻力,提高学生生物学科的学习效率。教师要基于大概念理念做好各个章节主题的开发和设置,加强知识的衔接和串联,使学生学习的知识系统化,从而拓宽学生学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加强学生对于各层级概念的整体消化,有益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思维。本文以大概念理念为基础,对高中生物主题教学研究进行分析探究。
一.设置合理的教学主题,分层递进概念逻辑
在高中生物的主题式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分析高中学生思维水平和知识逻辑,设置贴合实际的的教学主题,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学习和梳理。例如:在学习《组成细胞的分子》一章时,教师可以按照本章的知识特性来设立合理的主题,分层递进概念。如在“元素和化合物”的知识教学中,教师可设置“土壤经常需要施加氮肥”为主题,通过引导课帮学生构建元素和化合物的知识概念,再通过设置问题“不同生物的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种类是否相同?含量是否一致?”引发学生思考讨论,并自主探究生物真理,进而引导学生深入学习课本知识。教师还可设置实验主题,例如以“蛋白质、脂肪、糖类的显色反应”为主题,利用实验以实践动手形式验证科学概念和原理,在每一个概念层级上设立不同的教学目标,围绕设置的主题,实现层层递进的逻辑关系,使学生对课本中的各种知识概念能够前后衔接,加速了对各级概念的理解和认知,通过课堂讨论交流,实现知识的统一和提升。[1]
二.创设科学的教学情境,寓教于乐概念刨析
大概念教学理念的实施需要教师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同时也需要学生迅速进入课堂学习模式,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积极配合教师的思路讲解。因而,教师在设置教学主题时,需要从生活情境入手,利用学生熟悉的容易理解的现象引入课堂概念,迅速吸引学生注意力,顺利进入正式课堂。例如:在基因与性状关系的大概念主题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设置主题。比如,以转基因大豆油高产价格便宜为主题,首先列举不同植株的大豆花型、豆粒饱满度等性状是由不同基因控制的是已知的,从而引出问题“基因是如何控制形状表达的”。在浅显易懂的自然现象中引发思考,吸引学生继续探究生物本质的兴趣。在深入探讨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从而控制性状的表达时,教师可利用对比法进行教学情境创设,如转录和翻译过程的对比记忆,加深学生印象,方便学生梳理基层概念。如梳理基因-蛋白质-性状之间的关系,多媒体播放转基因大豆和非转基因大豆的差异,从而引出基因与性状的对应关系,深化性状受多种因素影响的观点。[2]
三. 构建适当的教学内容,纵向衔接概念深化
教学内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部分,运用大概念教学理论进行主题式教学时,需将概念知识点多维度融合联系,紧密衔接,使学生在接纳新知识时不陌生、不孤立,在巩固复习旧知识时,即时联想新课程内容,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这就要求教师在分类课程设计时,提前精炼出本章节核心价值概念,围绕核心概念梳理次级概念和零散知识点,通过相近知识区的主题设置,使学生自动建立内在的知识体系,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例如:在学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一章时,可以分为三部分教学内容,核心概念可提炼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在不同的细胞分裂中进行径直传递或自由组合,最终控制性状的合成”。第一节阐述了细胞分裂的两种不同方式,让学生了解几种细胞分裂方式和受精作用的原理,实质为染色体的变化。而遗传物质实际位于基因上,为第二节基因在染色体上打下了学习基础。在果蝇验证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中,又涉及到基因和染色体的平行关系,从而可以联想到第一节的孟德尔定律,该章的主题可以设置为“色盲患者男性多于女性”,“佝偻病患者女性多于男性”等。该类主题均以围绕课本知识进行设置,引发学生探究课本知识的欲望,且教学内容实现了前后有效衔接,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举一反三。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生物主题教学中,深化大概念理论的运用十分重要,高中生物的概念性学科特征决定了其对大概念教学的适用度。围绕学科大概念进行教学设计研究,重在跳出惯性思维,提炼准确的核心概念,同时融合新课标理念,从而进一步优化高中生物的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有效整合教学内容,提高教材的利用度,最终实现学生生物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柳佳雨.基于学科大概念的高中生物单元教学设计及实践研究[J].西南大学重庆市211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109.
[2]曾静敏.基于“大概念”教学视角的高中生物单元教学策略[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2,7(04):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