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小学德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深度融合的措施探究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龙湾区永中第一小学

摘要:小学德育教学对于学生的身心以及未来的成长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教师应该把小学德育和心理教学结合起来,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小学德育的顺利进行,也可以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关键词:小学德育;心理健康;措施研究

引言

小学生正处在学习成长关键期,心理能力也在不断分化发育,所以小学进行的德育心理健康教学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这无疑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能够全面地得到心理能力健康发展。现阶段,一些小学没有意识到实现德育建设与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高度融合的重要性,也还没有明确将小学德育质量放在重要日程上,针对目前没有德育教学活动的严峻现状,相关负责的领导部门更应该及早认识到上述问题产生的严重性,并应不断研究进行改善,提出推进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互融合的各种措施,从而全面保证小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一、心理健康教育和小学德育内容整合面临的困难

在中国现代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的作用下,更多小学教师都已意识到了小学心理教育和德育教学相互结合的特殊性,并主动地参与到了心理健康教育和小学德育教学的整合模式的建设热潮中,试图为小学生的身心发展保驾护航。心理教育和小学德育教学的相互整合单纯地借助小学教育的社会资源是不足的,同时家庭也应该为小学教育带来发展动力,并主动地协助小学进行对小学生的心理培养教育工作。但目前,家庭和小学教育之间不但未能构建起互动的联系,而且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对小学生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使得学生找不到合理的发展目标,也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健康素质教育与小学德育的教学方式相结合的目的,就是希望让小学生初步形成一个健康端正的科学思维方式,使之在学业和人生上起到切实的影响。

二、心理健康教育与小学德育教学融合的应对策略

(一)在开展实验过程中推进心理健康和德育课程教学内容的整合

老师和学生一起构建教学模型,老师和学生必须起到一定的角色,创造一定的动力才可以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果老师单纯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按部就班的教学并不能使学生完全的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稳定性。所以,为了实现学生健康素质教学与小学德育心理教学模式结合的效果,为快捷正确地组织实现学生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老师们本身就应该敢于打破小学以往固有陈旧的教学方式,积极主动地进行课堂实践活动,给予学生崭新的生命知识经历和体验,使学生看到了学生健康教育与道德心理教学结合的无限价值,从而更加主动地投入到今后的课堂教学中,以达到教学目的。比如:在小学交通安全知识教学课本上,老师们可选择直接指导学生自己参加的小学交通安全活动项目。老师指导每个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选择不同的任务,再由老师通过各种多媒体手段来帮助学生搭建真实的场景,增强整个的真实感,提高课程本身的趣味性,提高每个学生对社会公德价值目标的深层次理解,引导学生树立起正面的价值观,让每位学生今后可以做到比较认真和良好的去遵守交通规则。为确保每个学生在短期内能够正确理解规定并及时做到真正严格遵守,老师会根据学生现有的生活习惯,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实际生活情境中及时遵守规则的意义。同时合理的罗列了一些在生活、教学中容易出现的各种交通规则、提出相关的问题和方法,让学生明白不知道如何遵守规则所会产生的影响。

(二)在生活情景中融入德育知识

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学在学生的发展中具有实际意义,也可以达到心理教学和德育教学结合的效果。所以,老师在进行心理教学和德育教学结合课程中,要主动地融入人文化元素,向学生介绍知识和身心健康方面的问题,并指导学生以不同的观点不同的方式思维,有助于学生深入掌握老师传授的学习内容。在保证学生对心理与德育知识都能形成系统初步深入的认识掌握体系同时,老师们还应尽可能全方位地注意培养每个学生自己更加完善的德育与专业意识,了解每个小学生自己在小学具体学业过程和社会日常生活环境中之间的不同动态状况,并寻找比较适宜教学的道德衔接时间节点,把小学心理卫生健康的教学理念和道德实践课程合理整合到小学生具体的教学生活实践中,使学生能够在社会日常生活情境中全方位地体验德育内容,并逐步主动地在教学实践中找到小学德育的学习内涵和与社会现实生活情境之间存在的某些关系或规律,从而积极有效地改善各种小学生总体的教学思想境界,使小学全体学生都能集中精力高效地处理小学教学过程和实际生活活实验中遇到的一系列困难,实现全体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三)小学应和家长共同协作

家教行动与课程教学分开是在小学阶段每个学生受到文化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对每个学生未来的个人发展都有着至关最主要的意义。就家教行动来看,校园是每个学生受到良性教育形成的首要场地,对每个学生一言一行的形成、每个学生们对于周围事情的认识,乃至每个学生的生活方式、价值理念的形成等都有着最直观的意义。就小学教育活动来看,校园是每个学生受到系统性学习教育的最初始场地,对尚处在各种思想素质力量的形成时期的学生来说,小学教师在实践过程中的言谈举动都是学习与效仿的主要对象,对每个学生思想德育力量的形成都有着重大引领意义。根据以上研究表明,由于父母与小学教育工作的目标基本一致,有着许多的相通点,而二者间的协作又可以带给学生更多的促进,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因此,老师们应认真积极地去与学生家长建立良好合作关系,进行经常共享研究学生平时在学习中所遇到的情况和困难,并一起研究怎样科学有效合理而有序地指导学生成才的方法,进而力争透过老师和父母双方的共同努力协调协调,以促进小学生心理行为健康运动与德育教学理念的结合,从而促进小学生高尚品质的形成。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的德育教育和健康教育都是当下中国教育行业迅速成长进程中所需要着重注意的内容,通过二者有效的相互融合,就可以更有效的去实现在当今发展的大时代背景下,我们对当今小学教育所提出来的新发展需求,并由此适应了当代小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要,同时对于促进小学生个人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提高、小学教育自身的和谐成长进步,及其与社会的良性发展相互促进也是有着积极的教育意义。

参考文献

[1]曾初珍.浅谈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J].新课标(小学),2017(2):469.

[2]单作民.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性分析[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7(10):19-20.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