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简析初中英语阅读分层教学的行与思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丹寨县第二中学?贵州省 黔东南州丹寨县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落实,基础教育更加重视运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促进学生综合发展。英语是一门基础性与综合性较强的学科,需要教师设置层层递进任务引领学生高效学习,让学生在层层递进的任务探究中感知英语学习趣味性。本文基于英语阅读教学,从设置读前分层阅读目标、创设读中梯度性探究任务、设计读后分层性练习作业,从结合学生个体发展规律,循序渐进地发展学生高阶思维和综合性阅读能力,创设高效阅读课堂。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分层教学

随着全面深化素质教育改革,在初中教育中教师更加关注学生主体的综合性发展。而初中阶段学生受内在知识基础和外部环境的影响,学生个体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他们对于知识的理解和吸收能力不同,需要教师坚持因材、因人施教的原则。且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限制了学生个性发展,需要教师结合素质教育目标对学生进行分层,并且统一学生学情和教学实际设置更具梯度性的学习任务,通过优化阅读目标与合理安排阅读任务,让学生在英语课堂中学有所得,进一步提高英语阅读课堂教学的整体质量。基于此,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从阅读前、读中、读后三个环节实施分层教学。通过有序设置阅读目标帮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安排探究任和设置读后练习活动,全面地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推动英语阅读教学增质提效。在此,本文简要阐述初中英语融合分层模式创新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设置读前分层阅读目标,关注学生个体

在素质教育理念影响下,初中英语教学更加重视渗透核心素养理念,促进学生语用能力、文化品质、思维意识、自主学习能力等综合发展。而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在阅读前明确学习目标,进而有序设计各个教学环节。但是初中阶段学生更加注重审视自身,且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思维认知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需要教师综合考量学生的基础水平、智力发展规律和学兴趣爱好,进而整合相关的教育资源设置个性化阅读课堂。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融合核心素养教育优化阅读教学设计,帮助学生在阅读前明确自身的学习方向,进而引导学生在课堂主动思考和探究。通过设置清晰和多元化阅读目标,实现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渗透教学思想促进因材施教,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例如,在阅读“ 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rainstorm came?”中,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谈论过去发生的事情,因此教师应融合教学内容与核心素养目标,设置语言知识整合、文化内涵探究等综合性目标,指导学生深度阅读。同时在阅读目标设置中,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能力差异设置更具层次性的目标,同时借助层层递进的目标构建学生基础练习和巩固挑战的空间,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更加明确自身的学习方向,进而发挥主动性完成基础任务并实现挑战提升。如在语言知识整合目标中教师可以设置词汇熟读、短句整合、语篇复述等具梯度层次性的阅读目标。既让学生结合阅读目标不断地解读文章语言知识和梳理发展脉络,又促使学生在层层递进的任务中掌握深入阅读,提升阅读实效。教师设置更具层次性的阅读目标,能实现以目标为导向引导学生学习探究,促进英语阅读教学增质增效。

二、读中设计梯度探究任务,培育高阶思维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落实,英语课堂更加重视运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思维,挖掘学生的潜力,让学生能够突破自己。在传统阅读课堂中以教师讲解语言知识和文章结构为主,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的空间不足,难以有效地培育学生创新性、批判性等高阶思维。因此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更具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同时借助梯度性的问题指导学生深入解读语篇。在阅读中教师可以引进项目式学习活动设置层层递进地探究任务,让学生合作解读语篇主题,并深入了解文化内涵,由此带领学生深入解读。并通过螺旋式上升的任务培育学生高阶思维,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全面提高。

例如,在“What does he look like?”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语篇主题设置项目化任务,并设置环环相扣的探究活动,促使学生小组发散思维自主思考和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法,实现借助由易到难的阅读任务培育学生阅读兴趣,又引领学生深入解析解读语篇思想内涵。如教师结合“Appearance description”项目主题设置Task1:Which word is strange for you in this passage? Task2:What is the main idea? 等问题。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引导学生从分析词汇意义逐步过渡到梳理文章线索,既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阅读过程中,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表现力,又拓展学生自主阅读的空间,培育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并提高其阅读能力。

三、分层指导读后练习作业,巩固阅读能力

在教育现代化背景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借助信息技术的视听交错、图文交融的优势,不仅能帮助学生快速地理解语篇文化背景和梳理文本结构,同样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突破时空的限制,设置趣味性、层次性的课后阅读活动。通过联动线上线下构建更具实践性、综合性的练习任务,即巩固学生阅读能力,又适当的拓宽学生知识面。因此在初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合理地利用网络平台设置分读后分层作业,既设计必做型语言基础练习作业,又设置可选择型实践拓展、思维创新作业。让学生利用课堂习得的语篇知识,完成知识整合等基础性任务和读后续写、创意写作等创新性任务,由此提高学生的读写综合性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发展。

例如,在“When was it invented?”阅读教学中,教师在带领学生阅读后可以结合语篇主题设置读后分层作业,并借助网络平台及时地给予学生辅导和评价,通过构建运用阅读信息进行迁移创新的活动,让学生感知自主阅读的趣味性。如教师设置文章陌生词汇整合和优美句式收集等基础性活动,让学生回顾语篇内容和文章语言知识点。同时可以设置读后仿写和创意续写活动,让学生结合生活现象描述这一主题,并鼓励学生在班级网络平台进行分享和评价。由此既运用基础练习培育学生阅读信心,又借助创意活动促进学生思维和读写能力发展。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稳步推进,教育理论与实践工作也实现了多元化发展。初中英语教学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并融合多元化教学形式促进阅读教学分层,既培育学生阅读兴趣和自主学习信心,又通过练习分层给予学生高阶思维和创新能力发展的空间,渗透核心素养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胡顺佳.分层教学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浅析[J].英语画刊(高级版),2020(05):127.

[2]胡岩.分层引导,分层目标——分层教学模式的初中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的体会[J].吉林教育,2020(Z2):85.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