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初中美术教学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摘要】日常教学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传统美术文化可以说是青少年今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学校可以看作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阵地。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要转变美术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引入传统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初中美术;传统文化
一、美术教学和传统文化的关系
美术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美术资源,美术教学的开展,可以将一些抽象的文化信息通过画面直观、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能够接触到美术作品,充分理解文字信息。传统文化如果只是依靠语言、文字来进行传播和继承,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有很多民间传统文化中包含我们所说的民间美术。初中美术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美术技能和审美能力,还要培养专业的美术人才,让学生在特定的文化环境当中学习美术知识,提升学生的艺术文化素养。初中美术教学中隐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教师要通过美术教学让学生了解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珍惜传统文化的情感,积极地参与到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当中,这是中学美术教学的重心。
二、初中美术教学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一)美术教学能有效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
美术作品的直观性、可视化特征在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初中生在获取外界信息的时候大部分都来源于视觉。美术可以说是一种视觉化的艺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来说,需要进行可视化的转化,美术活动的加入可以丰富文化的视觉性,使抽象的文字内容变得简单易懂。如在对《弟子规》中文化的传承过程中引入了很多插画,图文并茂的形式使初中生很感兴趣。图画的引入需要借助美术活动,由此可见,在传承文化的过程中融入美术活动是很有必要的。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传统节日习俗,如元宵节看花灯的习俗和起源,帮助学生理解传统文化,告诉学生花灯代表了人们在新的一年当中美好的希望,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各式各样的花灯造型,并进行花灯创作。学生会发挥想象力,运用不同的材料来制作花灯。这一过程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想象力,还能够让学生对传统的花灯有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能让传统文化在学生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在学生完成了花灯制作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绘制的花灯布置起来,可以模仿古时赏花灯的习俗,在花灯当中放上灯谜,由师生共同开展猜灯谜活动。这样的美术教学生动有趣,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还能够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二)美术教学能有效促进传统文化的创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其涵盖的范围之广是我们无法想象的,唐诗、宋词等文化作品和书法、国画等艺术的结合,使文化的内涵和外在的表现形式显得更有深意,书法、国画两者的紧密结合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升文化品位,美术作品当中所说的诗情画意更多地来自传统文化当中,诗词歌赋有了外在的表现,其意蕴更为深刻,物化的视觉形象创造了独有的境界,使文化艺术品广泛地流传开来,有着雅俗共赏的特征,两者的结合极大地推进了传统文化的创新。例如,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解水墨画,先带领学生学习水墨画的基础知识,欣赏传统的水墨画,了解其创作背景和内涵以及采取的绘画方式,并为学生讲解中国传统水墨画的技法和工具,让学生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加入自己的理解,在创作过程中可以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这样的美术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国画知识,还能够帮助学生了解绘画方式和理念,有效提升初中生的绘画水平。
(三)美术教学能有效开辟传统文化发展新途径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初中美术教学当中需要引入民间美术为传统文化的发展提供新的路径,这就要求美术教师要立足当地,搜集和整理当地的特色传统文化,还可以将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请到校园中,让他们走进课堂,为学生展示传统文化,让学生近距离地接触、感受、体验传统文化,在此过程中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民间文化是十分丰富的,其中剪纸、吹糖人等民间文化的引入,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初中生的心理,学生对这些新鲜、奇特的事物充满了好奇,产生了浓烈的参与热情,这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极为有利的。
(四)结合建筑艺术,领略传统建筑文化特色
初中美术教学的开展不应局限在美术技能和理论知识的学习上,教师必须打破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将学生放在课堂的核心位置,一切教学活动的开展都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实现传统文化和美术教学的进一步融合。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将学生引入文化情境当中,让学生在文化情境中理解美术,这样才能够实现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初中美术教学要帮助学生了解民族审美观念,让学生主动传承和保护传统文化,这是初中美术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可以借助现代化的设备,为学生展示特色建筑,可以是少数民族的民居吊脚楼、蒙古包等,学生在欣赏的同时会惊叹工匠技艺的高超,也会对建筑艺术有更深层次的感悟,感受到其中隐含的传统文化元素,进而在今后参与到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中。
综上所述,在初中美术教学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十分重要的。美术教学是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美术教学中的引入不仅可以打破传统美术教学枯燥乏味的现状,还能够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实现美术教学的现代化。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学方式,积极引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传统文化来影响美术教育,促进学生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的提升,实现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思考[J]. 赵占良.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2022(01)
[2]中小学教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培养探究[J]. 杨秋惠. 文化产业. 202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