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科学思维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研究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诸暨市学勉中学

摘要:”教学评”原则源于布卢姆教育的分类学理论,一致性说的是教育目标、活动与教学评估结果之间的对应程度。但总的来说,对教师的教,就是对目标活动的教;教材的学,是为教学对象的学;而课程的评,则是对目标的评。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评”;教学设计

引言

随着中国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发展,近年来,”教学活动评”统一性在教育界被广泛探讨和运用。”教学活动评”统一性是指在一定的课堂教學中,学生的学、老师的教及其对学业的评估应具备要求的统一性。课堂要解决三个问题:第一,要达到什么样的教育效果,”要去哪里”;第二,通过一个具体的教学活动实现目标,”怎么去”;第三个,如何评估教学活动总体目标的达成度,”怎么知道到了没有”。本文以人教版中学自然科学必修一第三章”作用—力”的第二小节—”摩擦力”的课堂设计为例,研究并提出了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课堂方案设计。

一、高中物理教学设计现状

高中物理知识難量大,知识点更广,而且架构体系非常复杂,很多的物理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往往要长时间的琢磨才可以获取一点课堂知识。当前的课改来临,很多课程设置和新课标的规定相互违背,导致高中物理老师在进行备课的过程当中面临了很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1)首先许多高中物理老师觉得当前的教学方法比较成熟,不想再花更多的时间去改变物理化学课程的教学方法;并对一些先进的教学资料也缺乏涉猎,不注意丰富自身的理论知识储备,课堂实际活动不够,只能通过个人主观判断来完成物理课程。

(2)目前很多高中的科研活动都是单走形式,因此很多的年轻高中物理老师都没办法获得老教授的引导与帮助,从而在教育过程当中很容易产生无法克服的问题。很多年轻老师很难快速发展出来。

(3)应试教育的问题主要在于校长和教师重视学生的考试,但对学生在素质上的心理变化却不能引起注意。这种重视成绩和知识的现象很难改善,导致不少高中物理老师在实施物理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跟上课堂的步伐,根本忽略了学生的知识和复习进程,并未对自身的教育成绩加以反省。目前,高中升学率是教育成绩的唯一考核点,不少高中物理老师只能依靠知识传授的老方法来提升学校成绩,课堂设计环节只是摆设罢了。

二、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教材设计策略

党的十九大公报中明确提出:为经济社会培育出发展的综合型人员。所以,核心素养是其中的重点和重要抓手。因此高中物理教育必须重视训练学生的某一方面的特殊才能,并采用以点带面的教育方法,来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

(一)课程标准分析

关于”磨擦力”一课,教学标准要求透过试验了解滑动摩擦力的基本规律,能用动摩擦因数推算摩擦力。该课教学规范第一条的表现名词是”认知”,实现的方法是”透过试验”,因此,在教学滑动摩擦力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在日常中曾经经历过、体验过的跟磨擦力有关的物理现象,了解学生有关磨擦力的知识储备,再利用示范试验和小组实践,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实践中,通过观察并研究实验现状,得出原理。透过试验和密切联系日常中的一些事例,学生能够把自然科学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一起,体会”从日常步入自然科学,从自然科学步入社会生活”。专题研究第二句的重点为”计算”,所以老师在课堂上必须引导学生认识活动中磨擦因子的意思,并把握滑动摩擦力和压力之间的关系,最终掌握并统计滑行磨擦能力。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课堂上物理教育内容必须要切合高中的物理课程内容,而不能脱离实际的物理大纲,所以创造新课堂情景也将成为学校改革课程设计的重点。而高中物理老师也可采取提供图片或视频游戏等的方法,让学生加入到课堂互动当中来。例如,教授关于流体力学的课程时,教师可以带着一桶清水直接走进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合力和分力之间的具体影响,使学生充分地感受物理课程的吸引力。同时利用学习物理知识来处理现实当中的某些问题,使每一个学生都可以体会到物理课程的喜悦感。所以,课堂教学中的情景式教育的要点和重要。

(三)合理设置问题,培养科学思维

科学的思考不但要求构建相应的模式,同时也要求不断创新和推理、物理范畴和物理学法则都要求学生自己探索。采用了逐层深化的合理设定问题方法,使学生的物理逻辑与创新思维能力得以体现,在新课改要求中明确提出了老师的课程不能够脱离实际,合理设定了实际的物理问题,训练学生科学思考。通过自主思考不断反思,充分体会到每个物理学家对物理规律的探究所做出的不懈努力与艰辛,进而切实地提高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四)注重实验教学,培育科研研究力量

高中物理实验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必须采用假设论证实验的方法来考察这个假设是不是现实。在物理实验的各个环节中也必须设置合理环节,使每一个学生都具备研究意识和科学态度,以及求真的能力。学生通过实验也可以得到成就感,学生可以掌握重农主义所探索出的物理学定律,进而掌握更高的知识。经过持续的物理现象的科学探索,建立科学探索过程。

(五)作业分层设计,实现有效评价

高中物理课程的课堂作业,能够直观体现出课程的整体与教学效果。所以,不同的课程也促进了一个学生的个性化成长。老师可以通过设置的题目,使各个阶段的学生掌握更多的物理知识点,从而利用有层次的课堂教学获得更高的教学效果。分层作业能够充分实现对每个学生的合理评分,使每一个老师都可以得到来自每个学生的客观准确实际评语。但是有些教师作业十分繁琐,而且每当批改作业时都比较敷衍,所以不能对每个学生作业做出仔细的批改。所以,教师们应该批改学生作业受到充分的关注,以提高学生的作业检查积极度会效率,防止学生的学生之间互相抄写作业,以便使学生评语变得更为客观地真实性。

结语

单元整合教学与中学教评合一设计强调教师根据课程情景设定问题链,并通过对学生问题的过程中对教学效果做出及时评估,同时采用多样化的测评活动增加学生的参与性,为学生创造独立探索合作交流的机会并利用预先设定的测评量规,直接测评学生的学习成绩,以确保学生在感受知识发生的过程中,进行有意义的教学.

参考文献

[1] 马玉平.基于核心知识的高中物理教育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9(45):199-200.

[2] 赵建礼.基于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楞次定律课的教学设计[J].课程教育研究,2019(44):190.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