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二十四节气的幼儿园食育教育实践研究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健康的关注也越来越高。而食物作为人类生存的必需品,其质量和安全也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在这样的背景下,食育教育作为一种提高人们对于食物认知和健康素养的教育方式,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二十四节气作为一种独特的时间计算方式,既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也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幼儿园阶段,通过二十四节气作为主要的时间节点,来开展食育教育实践,不仅能帮助幼儿们更好地了解食物的来源和特点,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健康饮食习惯和环保意识。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基于二十四节气的幼儿园食育教育实践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幼儿园食育教育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二十四节气;幼儿园;食育教育
引言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是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所确定的,每个节气都与气候、农事、饮食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联。在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导致了许多健康问题的出现。同时,幼儿园阶段是儿童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培养健康饮食习惯的重要时期。因此,将二十四节气与幼儿园食育教育相结合,有助于提高幼儿对于饮食的认识和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一、二十四节气对于幼儿园食育教育的意义
(1)帮助幼儿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二十四节气与气候、农事、饮食等方面密切相关,孩子们通过学习二十四节气,可以了解每个节气所对应的食材和饮食习惯,并引导孩子们养成合理的饮食习惯。例如,在立春这个节气,应该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在秋分这个节气,应该多吃一些补充身体能量的食物,如糯米饭、南瓜等。通过二十四节气的学习,孩子们可以了解到不同季节所适合食用的食物,从而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促进健康成长。
(2)增强孩子们的审美情趣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其中蕴含的教育价值和自然经验,是让幼儿在大自然中,汲取文学、科学、健康、艺术等文化内容,逐渐受到美的熏陶,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文化品格和科学态度[1]。
(3)促进孩子们的综合发展
二十四节气涉及到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文化传承等多个方面的知识,将其融入食育教育中,可以促进孩子们的综合发展。例如,在介绍谷雨这个节气时,教师可以带领孩子们一起观察春雨的形态和作用,了解雨水和植物的关系,同时还可以介绍谷雨时节的传统习俗和食品,增加孩子们的文化常识。通过多方面的知识学习,可以提高孩子们的综合素质和学习兴趣。
二、基于二十四节气的幼儿园食育教育实践策略
(1)建立节气主题餐
以二十四节气为主线开展活动,引导幼儿感知了解节气美食、亲身体验制作节气美食并与人分享节气美食,丰富幼儿的身心体验,带领幼儿感受节气美食的独到之处,传承祖先优秀的饮食文化[2]。建立节气主题餐是基于二十四节气的幼儿园食育教育实践策略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针对每个节气,教师可以制定相应的食谱,包括节气相关的食材、食品搭配等方面的内容。食谱的编写需要遵循饮食均衡的原则,要保证食品的口感和营养,同时融入节气的文化元素和民俗特色,让幼儿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了解节气的文化内涵。在食堂中,可以利用餐具、装饰等方面的设计,营造出浓郁的节气氛围。开展幼儿园中班节气食育主题活动,能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例如在春分节气时,餐厅可以在餐桌上摆上鲜花和小草等春天的物品,同时利用绿色的餐具和装饰物来表达春天的色彩。此外,餐厅可以在食品的选择和制作上融入春分节气的特点,选择新鲜的蔬菜、水果等食材来制作菜肴,或者选择清淡的口味来符合春季养生的特点。在冬至节气时,餐厅可以餐桌上可以摆上饺子和汤等冬季特色食品,同时利用红色和白色等冬季的色彩来营造冬至的氛围。此外,餐厅可以在食品的选择和制作上融入冬至节气的特点,选择猪肉、韭菜等食材来制作饺子,或者选择热气腾腾的汤来温暖幼儿的身体。同时,餐厅也可以在食品制作过程中邀请幼儿参与,让他们亲身体验制作饺子的乐趣和冬至的气息。
(2)家长参与饮食指导
在基于二十四节气的幼儿园食育教育实践策略中,家长的参与非常重要,特别是在饮食指导方面。幼儿园可以准备一份家长手册,内容包括儿童饮食知识、食品安全知识、节约用餐等方面的内容,让家长可以随时查阅和学习,掌握正确的饮食指导方法。幼儿园还可以邀请家长参与食育活动,组织家长与孩子一起制作健康的午餐或晚餐,或者参加节气主题餐等,让家长和孩子一起体验健康饮食的乐趣。最后幼儿园可以利用家长会、微信群等平台,与家长进行及时的交流和沟通,分享孩子在幼儿园用餐的情况、家庭饮食指导经验等,建立良好的家校互动关系。
例如幼儿园可以提前准备好食材和食具,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参与食品的选择、制作和搭配等环节,体验健康饮食的乐趣。在制作食品的过程中,幼儿园可以结合不同的节气主题,在立春节气时制作春季蔬菜沙拉,在夏至节气时制作清凉饮品等,让家长和孩子了解不同节气的饮食特点和健康饮食的原则。同时,幼儿园还可以在食品的制作中加入食育课程的内容,例如讲解食品的营养成分、讲解食品的安全卫生知识等,让家长和孩子更好地了解食品的重要性和健康饮食的原则。在活动结束后,幼儿园可以邀请家长和孩子一起品尝制作的食品,分享制作的过程和体验,同时也可以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反思自己的饮食习惯,探讨如何改善和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通过这样的活动,家长和孩子可以一起学习和体验健康饮食的乐趣,同时也可以促进家庭和幼儿园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提高家长的饮食指导能力,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二十四节气的幼儿园食育教育实践,旨在通过节气文化的引入,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幼儿园可以将食品安全、饮食营养、饮食文化等多种元素相结合,为幼儿提供全方位的食育教育。我们相信,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幼儿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健康饮食的知识和技能,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为未来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肖青兰. 论二十四节气与幼儿园食育课程的融合[C]//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国际院士联合体工作委员会.教育教学国际学术论坛论文集(八).[出版者不详],2022:3.DOI:10.26914/c.cnkihy.2022.056742.
[2]戴丽君.开展中班节气食育主题活动的实践研究[J].新教育,2023(S1):18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