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传统文化融入小学班级管理实践探究
摘 要:小学班级德育管理是班主任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在班级管理中融入传统文化,将有效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提高德育教育成效。本文从借助传统营造良好班级氛围、借助传统节日契机渗透德育教育等方面对传统文化融入小学班级管理作一些实践探究论述。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班级德育管理;实践探究
新时代教育背景下,将传统经典文化融入小学班级管理,有助于促进学生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中受到洗礼,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 价值观和世界观,对学生道德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一、传统文化融入班级管理的必要性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视道德教育,强调人的精神内涵和道德品质,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念和规范,其体现和倡导的家国情怀、积极向上等德育因素,正是孩子成长最需要的品质养分。班级是塑造学生品德的重要场所,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班级管理工作,润物细无声地影响小学生的思想,会让我们的培根固本工作更加深刻,更促进班级形成积极向上、齐心协力的氛围,促进学生成长为正直向上、自信昂扬的优秀学子。
二、传统文化融入班级管理的实践探究
(一)班级精神,美美与共——精心设立班级文化
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班级精神是班级文化的核心,班主任应结合优秀传统文化,集思广益,建设班级精神文化,为班级确立一个积极向上的目标共识和班级名,促进班级向上发展。
在确定班名时,笔者所带班级四(4)班孩子不约而同地想到要从日常诵读的《论语》一书中选取。学生先搜集经典名句和含义,再由小组汇总整理,最后在班会课上讨论,最终我们选取了里仁篇中“见贤思齐”为理念的班级精神。再以“思齐中队”为班名,组织学生设计班徽、制作班旗,将这个“见贤思齐”的集体目标追求转化为简洁明快的、具有号召力的符号语言。在学校组织的田径运动会、传统文化节、队操比赛、足球比赛等活动中,我们挥动着班旗,发挥发集体教育的磁场效应,促进班级形成积极向上的班风与强大的凝聚力。
“无规矩、不成方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学校有学校管理的规章制度,班级有班级的规章制度。班主任就需要提高班级的“法治”管理水平,严格制定班训班规。
四(4)班孩子善于总结学习和生活经验,笔者引导学生共同制定班训。首先,学生
通过观察,了解班集体目前存的不良的行为现象,学生分小组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出合理建议,再在日常中检验班训的可行性并及时调整,最后形成了四(4)班班训:
1、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君子合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合。——尊重他人,与人为善,和睦相处。
3、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学会设身处地,换位思考。
4、君子动口不动手。——遇到问题要善于沟通。
5、凡事遇则立,不遇则废。——课前做好预习、上课做好准备。
6、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课后做好复习。
7、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学习使人进步。
8、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不浪费粮食和公共资源,树立节约精神。
9、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劳动最光荣,好习惯从点滴做起。
10、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少年强则国强。——人要立志,才能方向明确。
制定好班规班训,把它们醒目地标榜在教室中,鼓励学生将其作为行为准则,指导自己的言行,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优秀健康的品质。
(二)品味书香,营造氛围——以优秀文化涵养人文精神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就必须要继承传统文化经典,经典作品声律优美、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诵读经典,可以让这些优秀文化所传播颂扬的高尚情操,逐渐内化为学生的向往追求与道德自觉。
在与经典为伴的过程中,我们根据年龄特点选择相应的诵读书目,除了《小学必背古诗词》之外,低年级我们选读了《三字经》、《笠翁对韵》,进入高年级则共读《诗经》《论语》《大学》。
新学期伊始,四(4)班的“经典咏流传”——《论语》诵读活动同时展开。每天语文课的课前5分钟,朗朗的经典诵读声准时传起,通过诵读论语中简短又富含哲理的语句,学生在吾日三省吾身中养成善于反思的品质、在温故而知新中明白复习的重要性、在学而不思则罔中懂得思考的可贵……曾经苦口婆心的长篇教诲,转化为经典中某一句话的点到为止,点到学生的心里。再带领学生利用周末在微信小组群内打卡背诵,每周三在诵读课上进行反馈、总结和奖励。
在诵读形式上,我们将陈琴歌诀乐读法、吟诵法教给学生,发现老师教得很容易,学生诵读起来也朗朗上口,学生背诵古诗文难的问题也迎刃而解,真正提高诵读的时效。
(三)开设活动,传承文化——借传统节日培养优秀品质
传统文化活动是最能展现传统文化魅力的方式,我们可以借助传统节日、二十四节气等契机向学生渗透德育教育,组织学生进行民俗活动,引导其了解其中蕴含的精神内涵,让学生激活家国情怀,提升文化修养。
在立夏节气之际,四(4)班学生体验绘立夏蛋、做立夏狗、做蒲扇等的节气风俗,感受节气中蕴含的万物快速生长、充满活力的寓意,明白到每一滴汗水都将浇灌出未来,每一个劳动的姿态都将被定格为足迹,将珍惜时光、奋勇向前的优良品质渗透给学生,让他们懂得积极向上的情感。
在冬至到来之际,我们举办了冬至主题班会,并且从冬至这一天开始,我们带着孩子们学习古人数九,消寒盼春,为《消寒图》添彩,枝上共绘有九朵花,每朵花绘有九个瓣儿,学生学着古人,每天轮流将一个花瓣涂上色,当九九八十一个花瓣都涂满彩色,我们便扣开了春天的大门。孩子们在为《消寒图》添彩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古人与天地斗严寒的无穷智慧,体会坚持不懈须心细的品质。
万育德为先,传统文化融入班级管理,可以为学生行为习惯、道德品格等人文精神的塑造提供源源不断的养分,为我们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提供了丰厚滋养,有利于学生提升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增强文化自觉意识、提高文化素养,有助于引领学生在成长的路上拿捏传统文化的芬芳,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罗美莉,胡晓.试析小学德育管理中应用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践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5(3):10.
[2]史峰.你有责任去触摸传统文化[J].中学生,2010( 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