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中职语文升学与就业“双导向”教学模式
摘 要:中职教育是教育体系的重要部分,能够为我国培养出社会所需的高素质实用型人才。作为培养人才的主要阵地,中职学校应建立语文升学与就业的双导向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升学就业能力与核心素养。对于中职语文教师而言,应在开展语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升学与就业为导向,从不同方面入手向学生传授知识与技能,促进学生升学与就业率的不断提高。本文主要探究中职语文升学与就业“双导向”教学模式。
关键词:中职语文;就业“双导向”;教学模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市场大环境不断发生着变革,企业竞争与人才竞争都愈发激烈。各个企业在挑选人才时也有了更高的标准与要求。因此,在中职教育体系中,中职教师应积极构建中职语文升学与就业“双导向”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式。既要保证学生能够掌握充足的理论知识,也要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使学生能够满足企业的要求,在变化多端的市场大环境下具有足够的竞争能力。
一、构建中职语文升学与就业“双导向”教学体系
在新课改背景下,中职语文教师应创新教学思想与教学方法,立足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既能够顺利升学也能够具有足够的就业竞争能力。因此,中职语文教师应构建中职语文升学与就业“双导向”教学体系,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与语言应用能力,确保学生在就业时能够得到语言方面的保障。同时,中职语文教师也应观察学生思想动态,依据学生实际学习能力来完善中职语文教学体系,并针对学生的实际需求制定合适的教学方案,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与创新意识,让学生既能学到相关理论知识,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与未来升学与就业中合理的应用语文知识。毕竟,学生在升学与就业时除了需要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与个人技能之外,也需要使用恰当的语言来自我介绍,展示自我潜力。如此种种,都是学校选拔优秀学生、企业选拔人才所需要考虑的因素。所以中职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始终以升学与就业为导向,打造合适的教学体系,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例如,中职语文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相关知识点时,就应立足于升学与就业两方面来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相关知识点,为学生提供表达自我的机会,鼓励学生从不同方面表达自己的意见,做到出口成章、滔滔不绝。这样一来,学生在日后就业的过程中也可以在面试官面前充分展示自我,获得更多的青睐,实现更加良好的发展。
二、探索中职语文升学与就业“双导向”教学模式
中职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遵循新课改标准,从不同方面入手开展教学活动,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学习更多的知识点。然而,当前阶段,仍然有部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采用传统教学方式,不注重观察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始终保持教师主导学生听从的模式,难以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传统教学模式多以灌输式为主,很少给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自然也无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久而久之,学生只能在语文课堂上获得浅显的收获,而无法做到深入思考,继而影响学生日后的升学与就业情况,甚至导致有的学生在正式工作后仍然会不适应。面对这样的情况,中职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积极探索语文升学与就业“双导向”教学模式,既要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做到有的放矢的开发新教学模式,确保其能够真正满足学生的现实需求,也能够符合新课改标准。也应适当添加实用性语文知识,引导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学会应用,并给予学生一定的空间,让学生学会思考问题,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难题,从而扎实的掌握各方面的知识点,提高自身的探究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提升个人竞争力。例如,中职语文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咬文嚼字》相关内容时,就应探索升学与就业相结合的语文教学模式,通过问题导向法引导学生循序渐进的掌握知识点。当然,教师在讲解知识点的过程中也应适当的联系升学与就业相关内容,拓展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未来的升学和就业保驾护航。
三、选择中职语文升学与就业“双导向”语文教材
中职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积极挖掘教材中的资源,发挥教材价值,让学生学到有益的知识点。同时,中职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也应选择有效的教学内容,确保教学内容能够促进学生的升学与就业。总而言之,教材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教材内容的选择非常重要。所以,中职语文教师应依据当今社会的实际发展状况与学生的现实需求,选择中职语文升学与就业“双导向”语文教材,促进各项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为学生的学习与就业提供保障。要注意的是,中职语文教师应依据院校实际教学环境适当调整教学内容,既能发挥语文教材的优势,实现高质量教学。也能挖掘其中的升学和就业因素,实现中职教育的最终目标,让学生能在理想的学习状态之下提升自身的就业能力。例如,中职语文教师在开展以升学与就业双导向教学活动时,就应挑选最合适的语文教材,融合教材资源与升学就业内容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点,开阔学生的眼界与视野,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升学和就业内容,提前做好各方面的准备,从而积极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提升自身的竞争能力与工作能力。
四、健全中职语文升学与就业“双导向”评价机制
中职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不能忽略课堂评价的重要性。有效的教学评价机制可以让教师与学生掌握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从而进行有效的优化与调整。因此,中职语文教师应健全中职语文升学与就业“双导向”评价机制,全方位的对学生进行评价。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与语言应用能力评价学生,并在升学与就业双导向教学评价机制之下对学生开展动态性的评价,由此做出有针对性的指导与引导。另一方面,中职语文教师应在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以及学生对课堂的反馈之后,健全中职语文升学与就业“双导向”评价机制,积极采纳学生提出的有效建议,优化教学环节,确保新的评价机制能够真正发挥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职语文教师应打造语文升学与就业双导向教学模式,从多方面入手,采用不同的措施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与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胡卫军.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的研究与探索[J]. 读与写,2021,18(24):1-2.
[2]余福姑.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的研究与探索[J]. 文存阅刊,2021(24):141.
[3]肖海. 论中职语文教学如何适应学生就业与发展的需要[J]. 语文课内外,2020(21):81.